第2章 督查司
在北辰王府内,青羽恭敬地向萧澈禀报道:“殿下,府中的事务已收拾妥当。”
萧澈目光深邃,语气沉稳地吩咐道:“找个借口,把府上的人都换掉。”
青羽微微一怔,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忍不住问道:“殿下,全都换掉吗?”
萧澈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错,换上我们自己的人。”
青羽心领神会,恭敬答道:“明白了,殿下。”
就在这时,青宁匆匆走进来,神色恭敬地说道:“殿下,青王、景玉王、琅琊王以及其他几位皇子都已到府外求见。”
萧澈轻叹了一口气,略带无奈地说道:“连让我歇口气的时间都不给啊。罢了,快请他们进来吧。”
待几位皇子进入王府,萧澈立刻迎上前去,拱手行礼,言辞恭谨:“臣弟见过各位皇兄。”
青王萧燮满脸笑意,亲切地说道:“十一弟,无需多礼。咱们兄弟多年未见,二哥心里可一直记挂着你呢。”
萧澈面带温和的笑意,言辞恳切地回应道:“臣弟远在代州,也常常思念父皇和各位兄长,日夜盼望着能与大家相聚。”
这番话说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思念之情,又不失分寸。
景玉王萧若谨微微点头,温言说道:“二皇兄,十一弟,咱们别在这儿站着了,先进去吧。”
萧澈连忙应道:“是是是,皇兄们请。”
众人往里走去,青王萧燮环顾了一下王府,关切地问道:“十一弟,你这王府可曾彻底收拾好了?要是还缺些什么,尽管跟哥哥们说,一定给你添上。”
琅琊王萧若风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小十一,刚回来,还不太熟悉,有什么事儿都可以跟哥哥们说说,别见外。”
景玉王萧若谨上下打量着萧澈,眼中满是疼惜,说道:“十一弟,这次回来,感觉你长高了,却也黑了、瘦了,在外面必定吃了不少苦头吧。”
萧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感激的笑意,说道:“三哥和九哥还是和从前一样温柔体贴啊。”
琅琊王萧若风笑着拍了拍萧澈的肩膀,说道:“你是我们的弟弟,做哥哥的照顾你是应该的。”
萧澈微微皱眉,脸上露出委屈的神情,说道:“还是哥哥们对我好。不像有些人,竟在背后骂我心狠手辣。哥哥们说说,弟弟我哪里心狠手辣了?对待敌人,难道我还能心软不成?再说了,我生得这般俊美,一看便是人美心善之人。哥哥们可得帮我整治整治那些乱嚼舌根的人。”不可否认,萧澈的容貌在一众皇子中的确是出类拔萃,气质非凡。
琅琊王萧若风微微挑眉,说道:“哦?看来小十一刚回来,就已经听闻那些流言蜚语了。不过,小十一你放心,九哥一定会想办法制止这些流言的。”
萧澈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连忙说道:“那就多谢九哥了。依臣弟看,那些污蔑我的人,说不定都是些乱臣贼子。他们不心疼北离的将士和百姓,却为了敌人来污蔑我,恐怕早就有了投敌叛国之心。九哥,你可得好好彻查一番,千万不能放过这些居心叵测之人。”
青王萧燮神色严肃,语气坚定地说道:“十一弟你放心,二哥一定会把这些人揪出来,给你出气!”
萧澈摆了摆手,脸上露出大度的神情,说道:“不用不用,一切按律法处置就好。我这王府还未完全收拾妥当,不如咱们出去吃顿饭,好好叙叙旧。”
青王萧燮思索片刻,说道:“行啊,那就去碉楼小筑吧,那儿的菜还不错。”
萧澈笑着点头:“一切但凭兄长们做主。”
尽管晚宴上推杯换盏,气氛热烈,萧澈却始终保持着清醒,没有丝毫醉意。他一一将兄长们妥善安排送回各自的府邸,而后踏上归途。
在回府的路上,夜色如墨,万籁俱寂。萧澈乘坐的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压过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声响。而此时,李长生正立于一处高处,目光如鹰隼般紧紧锁定着萧澈。
敏锐的萧澈瞬间便察觉到了那道隐藏在暗处的目光,他微微一怔,不动声色地暗中观察。在细细感受那目光中并无恶意后,他便放松了警惕,没有过多理会,继续向着王府的方向而去。
三日后,太安帝于宫中大摆庆功宴,一时间,宫殿内灯火辉煌,丝竹声声。宴会上,太安帝神色威严而又难掩欣喜,向群臣宣告北辰王萧澈得胜归朝,此番归来,实乃北辰之幸。
在王府的书房内,相意恭敬地向萧澈禀报道:“阿澈,过不了几日,你便要上朝听政了。”
萧澈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沉静,缓缓说道:“这是迟早的事。只是那些皇兄们,如今对我这般热情,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心生恨意了。”言语间,透着对局势的清晰洞察。
相意思索片刻,开口道:“也不尽然,琅琊王殿下或许不会如此。依我看,琅琊王对您是真心关怀。”
萧澈轻轻一笑,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暖意,说道:“也只有我这九哥了。九哥确实不错,既有手段谋略,又心地善良。只可惜,他一心想要帮扶自己的亲哥哥,立场已定啊。”
相意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将听到的消息告知萧澈:“阿澈,听闻陛下有意为你赐婚,安排一门亲事。”
萧澈神色淡然,语气坚决地说道:“我已经推掉了。我可不想步三哥的后尘,依靠女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实在不是大丈夫所为,何况我已经有了你。”
相意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还差不多,我还听说,景玉王向陛下请旨,求娶影宗宗主的女儿,没想到陛下竟然应允了。影宗向来只听从皇帝的调遣,如今与皇子结亲,这在北离开国以来还是头一遭呢。”
萧澈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冷冷说道:“影宗……易卜那家伙太愚蠢了。影宗本就是皇帝手中的利刃,怎能轻易为他人所用?他此番与景玉王结亲,无疑是自寻死路,迟早会招来大祸。”
平清殿内,烛火摇曳。太安帝微微眯起双眼,目光深邃,看向身旁的浊清,缓缓开口道:“浊清,依你之见,朕这澈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浊清微微欠身,神色恭敬,不假思索地回道:“北辰王殿下,行事极为稳妥,言语间无懈可击,心思更是细腻周密,令人赞叹。”
太安帝轻轻颔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认同:“确实如此。那你觉得,他与若风相比,谁更胜一筹?”这看似寻常的比较,实则暗藏深意,无疑是在考量二人谁更有资格继承皇位。
浊清略微沉吟,斟酌着字句说道:“北辰王殿下刚归朝不久,对于朝中政务的诸多细节,尚需时日熟悉,历练一番,方能更加成熟稳重。”
太安帝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先跟着若风好好学习吧。”
庭院中,树影斑驳。萧若风微微皱着眉,目光中透着关切,看向萧澈,轻声叮嘱道:“小十一,如今觊觎你的人不少,行事务必多加小心。”
萧澈神色认真,微微颔首:“我心里有数,九哥。”
萧若风顿了顿,似是想起什么,接着说道:“兄长让我给你带个话,想邀你过府,与他叙谈一番。”
萧澈眸光微闪,没有丝毫迟疑,坦诚道:“九哥,实不相瞒,臣弟并不想卷入党派纷争,不想站队。”话语掷地有声,态度十分坚决。
萧若风凝视着萧澈,沉默片刻后,索性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小十一,你可觊觎那至尊之位?”
萧澈微微垂下眼眸,思绪似飘远,缓缓开口:“九哥,同样身为不受宠的皇子,你和三哥比我幸运许多。其实我心里一直很羡慕你们,甚至也羡慕二哥,他母家尊贵,生来便得父皇疼爱。若可以,我只盼着我们兄弟情谊能永不改变,长长久久。”这番话看似未正面回应,实则委婉表明了他有争位之心,却又不想因此伤害兄弟情义。
萧若风静静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随后轻轻点头,温和道:“好,九哥懂了。”
静谧的书房内,茶香袅袅。李长生微微抬眸,目光带着几分探究,看向萧若风,轻缓开口道:“听说你见过你那位小弟弟了?和他相处下来,感觉如何?”
萧若风神色微怔,唇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反问道:“没想到师父竟也在关注他?”
李长生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杯,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欣赏,缓缓说道:“十八岁便踏入逍遥天镜中的扶摇镜境界,这般天赋,实属世间罕有,想不关注都难啊。”
萧若风微微皱眉,面露疑惑之色,开口道:“扶摇镜?这不对呀,据我所知,他不是才刚刚进入逍遥天境吗?”
李长生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深邃,似洞察一切,说道:“他刚归来不久,在这局势未明之时,又怎会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有所隐瞒,也是人之常情。”
萧若风微微颔首,陷入短暂的沉默。仔细想来,十一弟初回这风云诡谲的朝堂,对他们有所防备也是情理之中。
李长生目光一亮,饶有兴致地说道:“寻个空暇,带他过来让我瞧瞧,我也好奇,这等天才究竟是何模样。”
萧若风立刻起身,恭敬地应道:“是,师父,我记住了。”
平清殿内,烛火柔和地摇曳着。太安帝靠坐在龙椅上,目光慈爱地看向萧澈,轻声问道:“这些日子跟着你皇兄,感觉如何?朝堂上的诸多事务,还能适应得过来吗?”
萧澈恭敬地微微欠身,神色温和:“多谢父皇关心,儿臣一切安好。九哥对儿臣极为关照,教了儿臣许多朝堂上的门道和经验。”
太安帝摆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亲昵:“这里不是朝堂,你我父子私下叙话,无需如此拘礼。”
萧澈微微点头,应道:“是,父皇。”
太安帝微微眯起眼睛,似在思索,随后开口道:“你回来也有段时日了,可有想好今后的打算?想在这朝堂之上做些什么?”
萧澈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认真说道:“儿臣从前一直没有机会学习裂国剑法,不知父皇能否恩准儿臣学习这门剑法?”
太安帝微微一怔,这才想起,萧澈早年便被自己送去了封地,在那天启城时无人照拂,确实也无人教过他萧氏传国剑法。太安帝缓缓说道:“这有何难,让你九哥教你便是。”
萧澈面露无奈之色,解释道:“儿臣曾问过九哥,可九哥说他并不会裂国剑法。”
太安帝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说道:“如此,便只能去找李先生了。让你九哥带你去拜访一下,看看李先生愿不愿意教你。”
萧澈连忙拱手谢道:“多谢父皇。”
太安帝微微颔首,话锋一转:“除了这学剑之事,对于如今的朝堂局势,你有何看法?”
萧澈神色一肃,郑重说道:“儿臣确实有个还不成熟的想法。”
太安帝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说道:“但说无妨。”
萧澈深吸一口气,侃侃而谈:“父皇,儿臣以为,‘侠以武犯禁’,江湖中人的行为应当加以约束。”
太安帝闻言,目光一凝,沉声道:“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约束江湖中人,我北离建国百年以来,都未能做到。”
当初影宗成立暗河,本意就是为了控制江湖,可如今暗河已然脱离掌控,影宗也今非昔比。况且影宗的野心日益膨胀,太安帝确实有除掉影宗之意,才答应了景玉王与影宗的联姻。萧澈此时提出这般提议,倒有些意思。
萧澈不慌不忙,继续说道:“儿臣曾在代州试行过约束江湖人的举措,成效颇为不错。短短五年时间,代州因江湖人士引发的案件减少了许多,想必父皇对此也有所耳闻。儿臣觉得,这等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亦是可行的。”
太安帝目光深邃,似在考量,缓缓说道:“你可知这样做会面临多大的阻碍?”
萧澈神色坚定,言辞恳切:“父皇,每年江湖之上,因江湖人士的纷争死伤无数,又有多少无辜百姓受其牵连,这些想必父皇心中明镜似的。儿臣并不否认江湖儿女应当有他们的意气风发、随心而动,但儿臣实在不忍看到无辜百姓因此丧命。就好比,有的侠客施展剑招,招式固然漂亮,如漫天花雨一般,可那些被毁掉的花朵,却是花农们一年的心血。几息之间,花农们便血本无归,求告无门,生计艰难。儿臣只是想让百姓们不再受江湖侠客的无端影响,能够安稳地维持生计,吃饱穿暖,生活无忧。在代州的时候,儿臣看到老百姓生活安康,脸上洋溢着幸福,儿臣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儿臣是淋过雨的人,总想给别人撑一把伞啊。”
太安帝听着萧澈这番肺腑之言,想起萧澈不受自己疼爱,也没有同胞兄弟,母妃早逝,孤苦伶仃,心中也有所触动,微微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朕允许你建立督察司,招募可用之人。具体的事宜,你拟一份章程出来,有不懂的地方,多和你九哥商量。”
萧澈激动不已,连忙跪地谢恩:“儿臣遵旨,谢父皇隆恩!”
月色如水,洒在静谧的庭院之中。萧若风微微皱眉,目光中透着关切,看向萧澈缓缓说道:“小十一,你为何执意要成立督查司?这督查司与影宗相比,又有何不同之处?”
萧澈微微扬起下巴,眼神坚定而自信,语气沉稳地回道:“自然是不同的,影宗虽有权力,可管不了那些江湖侠客,而督查司却能约束他们。”
萧若风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劝说道:“你此番举措,不仅会分走影宗的权力,还要将那些江湖人士纳入管束范围。如此一来,定会得罪不少人,这条路走起来,只怕是艰难万分。”
萧澈微微颔首,神色坦然:“我明白,如此行事,头一个得罪的便是三皇兄。他本与影宗有联姻之约,我这横插一脚,定会让他不满。”
萧若风轻叹一声,上前一步,拍了拍萧澈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十一弟,兄长并非是反对你的做法,只是心中实在担忧你啊。”
这时,萧澈走上前来,目光深邃,似有回忆之色浮现:“九哥,你也一向向往江湖。江湖人最是讲究意气,只是,他们所谓的意气,不知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难道以为到了逍遥天境或者半步神游的境界,便可以肆意妄为了不成?我在代州之时,亲眼见过那些江湖人,仗着自己武艺高强,欺压百姓。那些普通老百姓无处申冤,只能眼睁睁看着家破人亡。当时我在代州采取了一些措施,效果还算不错,所以我才想着,将这些措施由朝廷来实施。”
萧若风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忍不住问道:“你这是打算对江湖动手?”
萧澈目光坚定,直视着萧若风,缓缓说道:“江湖与朝堂,本就不应该混为一谈。从前朝中虽也试图约束江湖门派,可也仅仅是不想让江湖脱离朝廷的掌控罢了。但实际上,朝廷根本管不了江湖,或者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并无消灭这些江湖门派的打算,只是想好好约束他们,让百姓不再受苦,仅此而已。”
萧若风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开口说道:“好,此事若真能做成,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兄定会助你一臂之力。不知明日你可有空?我带你去见见师父。”
萧澈眸光一亮,脸上浮现出一抹欣然之色,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有空,能得九哥相帮,又有机会拜见李先生,实在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