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堂拜师

第3章 学堂拜师

在学堂之中,萧若风面带和煦的笑容,对着身旁的萧澈说道:“十一弟,这几位皆是我的同门师兄。”

萧澈神色温和,眼中带着真诚的笑意,开口道:“久仰大名,北离八公子的名号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诸位风采,果然名不虚传。在下萧澈,见过各位公子。”

萧澈虽贵为北辰王,却毫无王爷的架子,言语之间谦逊有礼,让众人相处起来并未觉得有丝毫不自在。

雷梦杀爽朗一笑,开口说道:“北辰王殿下太客气了,你既是老七的弟弟,那自然也是我们的弟弟。”

萧澈闻言,连忙说道:“既然如此,雷师兄就别再叫我殿下了,像九哥一样叫我十一便是。”

顾剑门微微颔首,眼中带着几分赞赏,说道:“没想到北辰王如此平易近人,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小十一。”

雷梦杀上下打量着萧澈,笑着说道:“早就听闻北离继镇西侯爷之后,又出了一位杀神,没想到居然是这般俊秀的小弟弟。”

柳月也跟着打趣道:“确实生得好看,与我相比也不遑多让。”

顾剑门忍不住笑骂道:“人家小十一明显比你好看得多,你可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这时,萧若风抬头看向高处,问道:“师父呢?”

话音刚落,只见李长生从高处飘然而下,目光如电,直视着萧澈说道:“你就是萧澈?”

萧澈连忙恭敬行礼,说道:“正是晚辈,萧澈拜见先生。”

李长生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说道:“太安帝真是有眼无珠,如此出色的苗子,怎么能把你送到代州那等穷乡僻壤之地。”

萧澈神色平静,眼神中透着坚定,说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若不是曾在代州历练,恐怕也难以成就今日的我。”

李长生闻言,微微点头,说道:“你倒是豁达。听说你想学裂国剑法?”

萧澈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说道:“正是,还望先生能够教导晚辈。”

李长生目光深邃,凝视着萧澈,说道:“可以,不过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萧澈微微一怔,随后拱手说道:“还请李先生恕罪,晚辈实在不能拜您为师。”

这突如其来的拒绝,让在场众人皆是一愣,原本大家都以为萧澈会欣然答应,从此便多了一个小师弟。

雷梦杀连忙劝说道:“小十一啊,李先生可是天下第一的高手,你再好好考虑考虑。”

萧澈感激地看了雷梦杀一眼,说道:“李先生,晚辈即将要去做的事,可能会带来诸多麻烦,实在不愿牵连他人,还请李先生谅解。”

李长生目光如炬,直视着萧澈,说道:“你可知道,老七把你带到我面前,是为了什么?”

萧澈微微颔首,说道:“九哥是想让我多一份保障。”

李长生追问道:“那你又是为何拒绝?”

萧澈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李先生,晚辈要做的事极为艰难,这条道路荆棘满布。拜入先生门下,固然能让事情变得容易一些,但晚辈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而连累他人。十几年来,晚辈一直孤身一人,虽有些许孤单,但也正因如此,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我觉得这样的状态也挺好。”

李长生微微皱眉,说道:“若你拜了师,这些人都是你的师兄,他们自会帮衬你、照拂你,还有我这个天下第一的师父在,你便不会再孤单,你想做的事也会轻松许多。”

萧澈微微摇头,眼中带着一丝忧虑,说道:“我只怕将来会连累各位师兄,到时候他们会恨我。”

萧若风拍了拍萧澈的肩膀,安慰道:“师兄们虽出身江湖,但个个都是明事理之人,断然不会如此。”

李长生再次开口,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说道:“怎么样,愿意拜我为师了吗?”

萧澈思索片刻,说道:“我记得拜师是要参加学堂大考的,若是这般直接走后门,似乎不太妥当吧?”

李长生哈哈一笑,说道:“无妨,我要收徒弟,还没人能管得着。”

萧澈犹豫了一下,最终单膝跪地,恭敬说道:“弟子萧澈,拜见师父。”

雷梦杀兴奋地说道:“这下好了,咱们北离八公子,看来要变成九公子了。”

李长生从怀中取出一本剑谱,递给萧澈,说道:“这本剑谱给你,好好研习。”

萧澈接过剑谱,感激说道:“多谢师父,不过师父,这本剑谱上的内容,我已然都会了。”

李长生微微一怔,惊讶道:“你都会了?”

萧澈点了点头,说道:“以前无人教导,我只能靠自己摸索学习。这本剑谱在街边三文钱便能买到一本,我最初练剑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

众人心中皆是一震,堂堂皇子,竟无人教导,只能自学这街边三文钱一本的剑谱,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李长生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不错,有这般天赋和毅力,实属难得。那你看好了,裂国剑法,为师只演示一遍,能记住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萧澈连忙正色道:“是,多谢师父。”说罢,便全神贯注地盯着李长生,准备用心记下这难得一见的剑法演示。

平清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太安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地看向下方的萧澈,缓缓开口道:“听闻你已拜入李先生门下,可有此事?”

萧澈神色恭敬,微微颔首,说道:“回父皇,确有此事。而且李先生已将裂国剑法传授于儿臣。”

太安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说道:“既已拜师,便要潜心修习,不可懈怠。”

萧澈连忙应道:“儿臣明白,定不负师父教诲与父皇期望。”

太安帝微微眯起眼睛,继续说道:“你的奏折,朕已仔细看过。朕决定将虎贲军交付于你,影宗的人马也听你调遣。此外,稷下学堂的先生,钦天监的国师,你皆可按需调用。天启城乃我北离都城,绝不容许有人肆意妄为,你可有信心整治一番?”

萧澈挺直身躯,眼神坚定,大声说道:“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这时,一旁的萧澈向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依儿臣之见,侠以武犯禁,归根结底是江湖门派势力愈发膨胀所致。我北离开国之时,江湖豪杰也曾出过不少力,这也是当年萧家先祖未能对江湖势力加以严格约束的缘由。毕竟,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是为北离战死的英雄。儿臣以为,我们不妨直接嘉奖各江湖门派,朝廷不主动插手江湖之事,但也绝不能让江湖门派脱离监管,否则他们定会愈发肆无忌惮。”

太安帝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既出自你手,那便由你去操办此事,切不可让朕失望。”

萧澈连忙拜谢:“谢父皇,儿臣定当尽心竭力。”

萧澈此时也向前一步,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儿臣思忖,这些江湖门派中不乏有能之士,若能善加利用,许以他们相应的官位,为朝廷效力,岂不是更好?如此,既能收揽人心,又能增强朝廷的实力。”

太安帝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些许赞赏之色,说道:“嗯,此计倒也可行。你且下去,将详细的规划写成奏折呈上来,朕再做定夺。”

萧澈恭敬行礼,说道:“是,父皇,儿臣告退。”说罢,便转身退出了平清殿,心中已然开始谋划起下一步的行动。

景玉王府内,烛火摇曳。萧若谨眉头微蹙,看向萧若风,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与疑惑,缓缓开口道:“若风,父皇竟将虎贲军交付给了十一,还准许他调用影宗的力量,此事你作何看法?”

萧若风微微沉吟,目光平静而深邃,说道:“小十一曾与我提起过,他打算建立督察司,以此来约束江湖势力。如今江湖中人常以武犯禁,甚至对皇权构成了威胁,父皇对此早有不满。”

萧若谨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说道:“依我看,父皇真正不满的恐怕是李先生吧。可既然如此,又为何同意让十一拜入李先生门下呢?”

萧若风轻轻一笑,解释道:“师父身为稷下学堂的祭酒,又有着天下第一的威名。有他这层身份加持,小十一行事会顺利许多。况且,小十一既是师父的徒弟,徒弟做事,做师父的自然不会故意为难,说不定还会暗中相助。再者,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师父起到约束作用,让他有所顾忌。”

萧若谨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些许不甘之色,说道:“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通过联姻才与影宗建立起联系。可如今父皇却将影宗的调用权给了十一,还真是小瞧了这个弟弟。”

萧若风听了,心中明白哥哥这是对萧澈有了忌惮之心,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微微叹息一声,沉默不语。屋内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唯有烛火在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皇家兄弟间复杂的心思与微妙的关系。

在静谧的室内,相意微微欠身,恭敬地开口道:“阿澈,依我看来,陛下此番举措,实则是有意让你发展并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

萧澈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冷静,说道:“父皇心思通透,他应当是看出了我既不打算站队青王,也无意偏向景玉王。当初我提出想要学习裂国剑法之时,想必他就已明白,我是要为自己谋出路、争前程。”

相意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忍不住问道:“如此说来,陛下这是在支持你争夺大位吗?”

萧澈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说道:“青王不足为惧,景玉王心思深沉、谋划周详。不过,父皇心中真正满意的皇子,其实是九哥。”

相意微微一怔,随即说道:“陛下让琅琊王带着你做事,是不是想让你转而支持琅琊王殿下呢?”

萧澈轻轻一笑,带着几分洞悉世事的淡然,说道:“父皇自然看得出,九哥生性纯善,并不想做皇帝,一直以来都在支持自己的同胞兄弟景玉王。但不可否认,九哥确实是众多皇子中最为优秀的一个。父皇这么做,是想借我与景玉王之间的争斗,让九哥放弃对景玉王的支持,转而为自己争取皇位。毕竟,我与青王不同,在皇子之中,我有与九哥他自己相当的实力,又有父皇在背后支持,击败青王和景玉王并非难事。”

相意眼中满是敬佩,说道:“在相意心中,阿澈才是最为优秀的那一位。”

二人相视一笑,气氛缓和了几分。相意又想起一事,开口说道:“可是,据我观察,琅琊王殿下似乎对你并无恶意,反而多有照拂和帮助。”

萧澈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说道:“我的这位九哥,心地纯良,善良至极。也正因如此,他虽才华出众,却并不适合那至高无上的皇位。父皇正是明白这一点,才让我充当这磨刀石,替他扫清前路的障碍。”

相意微微动容,刚要开口,萧澈摆了摆手,笑道:“无需担心我,我没那么脆弱,不会轻易被击垮的。”说罢,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思索着未来的道路。

萧澈身着一袭玄色华服,步伐沉稳地踏入国师府,径直前往齐天尘的居所。

齐天尘远远望见萧澈走近,眸光微凝,不过片刻,便洞察出眼前这青年的不凡命格——承紫气而生,恰似凤鸣岐山之象,其命格竟与北离的国运紧紧缠绕,难解难分。此子天赋卓绝,宛如凤凰展翅,足以涤荡山河间的浊气,若假以时日,或能开创出千古难遇的盛世局面。然而,天道向来变幻无常,凤凰虽能振翅高飞于九天之上,却偏偏生而无爪,纵有凌云之志,也难寻安稳栖息之所。这也就注定了他要以性命为烛火,照亮北离的万里江山,待使命完成,便魂归天地之间,只留下不朽的功业铭刻于青史之上。

萧澈上前行礼,神色恭敬却不失英气,开口道:“国师,父皇命我组建一个部门,用以约束江湖上的各门派,还望国师能赐下良策。”

齐天尘微微一怔,似是没想到萧澈会突然提及此事,沉吟半晌,才缓缓说道:“此事恐怕不易,江湖门派向来崇尚自由,最不喜受人约束,更何况是来自朝廷的管制,他们怕是不会轻易答应。”

萧澈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坚毅,说道:“我打算建立一个督察司,其成员就从江湖各门各派中挑选。稷下学堂内秘籍万千,凡加入督察司的人,皆可随意翻阅。而且,督察司内有诸多名师指点,又有珍贵秘籍可供研习,如此优厚的条件,何愁招募不到人才?”

齐天尘闻言,一时有些惊愕,细细思量之下,觉得这个想法倒也可行。或许那些底蕴深厚的名门大派对此不屑一顾,但那些苦苦挣扎的小门派,必定会趋之若鹜。

萧澈见齐天尘陷入思索,继续说道:“待督察司建成,它便会成为朝廷手中的利刃。既能替朝堂平息江湖上的纷争,又能镇压那些谋逆叛乱之徒,让江湖势力在朝廷面前不敢肆意妄为。”

说罢,萧澈周身气势陡然一沉,一股森然的杀意隐隐散发出来。齐天尘心中微微一惊,他自然明白当今陛下组建这部门的深意。而眼前的萧澈,身上既有萧若风那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又有着身为帝王应有的杀伐果断,当真是不负那身负的凤凰命格。

齐天尘微微皱眉,面露无奈之色,说道:“敢在天启城肆意妄为的人,着实没有几个。”他心中清楚,若是真的组建了这个部门,江湖上必定会再度陷入血雨腥风之中。

萧澈目光坚定,直视齐天尘,沉声道:“父皇要的,不是‘没有几个’,而是要做到无人敢在天启城放肆!本王要的是无人再敢以武犯禁,触犯朝廷法律,还天下一份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齐天尘心中感叹,这才是天下期盼已久的明君啊。

齐天尘目光敏锐,见萧澈面色略显苍白,不禁关切地问道:“殿下,您的脸色似乎欠佳,莫不是染了病?”

萧澈轻轻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疲惫:“或许是近日太过劳累了。”

齐天尘微微颔首,恭敬地说道:“老臣对医术略知一二,不如为殿下诊治一番。”

萧澈心中涌起一丝暖意,点头道:“有劳国师费心了。”

齐天尘伸出手指,搭在萧澈的脉搏上,细细诊察。片刻后,他的神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感叹:难怪此子命中是无爪凤凰之象。

“殿下……您的身体,先天本就不足,而后天又有所损耗。”齐天尘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萧澈眼神中闪过一丝紧张,连忙问道:“国师,可有治愈之法?”

齐天尘思索片刻,说道:“臣会开个方子,殿下按方服用几剂药,身体状况应会有所好转。”

萧澈微微松了口气,拱手谢道:“多谢国师。”

这时,萧澈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座建筑吸引,开口问道:“国师,那便是传说中的剑阁吧?”

齐天尘顺着萧澈的目光望去,点头道:“正是,殿下可有兴趣进去一探?”

萧澈苦笑着摇了摇头:“国师说笑了,本王连裂国剑法都尚未学精,又怎能打开剑阁的大门呢。”

众所周知,开启剑阁依靠的是自身深厚的功力,然而,即便成功进入,能否得到那柄天斩剑才是关键所在。那柄天斩剑灵性十足,绝不会轻易认主。

齐天尘微微皱眉,似乎感应到了天斩剑传来的一丝细微异动,但转瞬即逝。他暗自思忖,或许是时机尚未成熟吧。

萧澈前往拜访齐天尘一事,太安帝早已知晓。原以为不过是寻常的交谈,可当他听闻萧澈身体状况之差时,不禁面色一沉,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与复杂的情绪。在这深宫之中,他竟从未想到萧澈的身体竟是如此糟糕。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萧澈幼年的模样,太安帝心中涌起一阵疑惑与自责:在那幼年时光里,萧澈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日子,才会落得个先天不足、后天亏损的身体状况?

一旁的浊清敏锐地察觉到太安帝神色的变化,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压抑的气氛。太安帝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从库房中挑选一些上等的补品,即刻送往北辰王府。再传太医令,让他们多关注澈儿的身体,务必精心照料。”

浊清微微颔首,心中明白太安帝这是对萧澈心生愧疚之意。这份愧疚,如同当年对琅琊王的那般,甚至更甚。毕竟,身为父亲,却在孩子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没能给予应有的照顾。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办。”浊清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匆匆离去,只留下太安帝独自坐在龙椅上,眼神中满是沉思与忧虑。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综影视进入影视世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网游竞技 综影视进入影视世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学堂拜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