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杨增
退出仁寿宫,与黄锦前往西华门。
黄锦两手揣在袖子里,埋怨着徐孝先不够意思,松花蛋竟然只给皇上。
难道他们就没有资格吃到吗?
“这两日我给您送些过来。”
徐孝先说道。
黄锦点头,满意道:“这还差不多。”
随即想了想道:“既然你打算亲自去浙江布政司,看来是不打算用如今北镇抚司的人了,就靠你壬字所的一百人了?”
“末将正是这样想的。而且若是破了这件案子,末将正式前往北镇抚司任差遣,岂不是也就显得有底气了?”
徐孝先呵呵说道。
黄锦赞同地点着头:“北镇抚司办差,东厂都得派人跟着,即便是审讯,东厂同样也得有人在旁听审,这些你都已经熟悉了,所以想必心里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快。
麦福跟福善两人吧,你跟他们也熟。
想来也不会有抗拒心理,必定,这是东厂的职责所在。”
“末将巴不得如此这般呢,但……末将有些丑话得说在前头。”
黄锦愣了愣,看着公事公办的徐孝先,有些不解道:“说来听听。”
“末将是想说,福大人、麦大人金贵,这一路上的吃住行可能要简陋一些,还望您给两位大人说一声,有个心理准备才是。”
黄锦诧异道看着徐孝先:这小子是真不打算享福,还是真不会享福啊。
不过转念想了想,多少有些明白徐孝先的意思。
毕竟是第一次独立办差,而且如今已经是北镇抚司掌印镇抚了,想必是想要把马墉一案办得漂漂亮亮的,好让皇上满意。
“这件事情没问题,我会叮嘱他们二人的,包括所有的决断都会听你的,绝不干涉。”
“明日末将派人给您送一大竹篓过来。”
徐孝先从黄锦这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立刻奉承道。
黄锦无语地翻了翻白眼。
西华门处两人分别,直直穿过宫城来到东华门。
杨增还在东厂衙署等着徐孝先。
看到徐孝先进来,杨增有些诧异道:“这么久?”
“皇上不放心,所以就多吩咐了末将几句。”
徐孝先在杨增对面坐下。
“你真打算要亲自前往浙江布政司?”
徐孝先点着头,这也是他在来的路上决定的。
虽说他对做官并没有什么野心,但如今不管是形势还是处境,就如同浪涌一样在推着他往前走。
而他面对嘉靖的赏识又不能、也不敢怠慢。
何况马墉一案,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而起。
就像是最初揭发仇鸾时一样,自己再次跟陆炳绑在了一起。
徐孝先既然被架上了北镇抚司掌印的位置上,那么他也不会去推脱、或者是故作姿态。
更不会像王应举那般一下子就飘飘然。
所以随着这一股由仇鸾贪墨自己军功而引起的浪涛,把漫无目的的他推到如今这个处境时,徐孝先也想站在京城以外,看看这个权力中心,以及慎重思考下自己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你去了,你就放心你嫂子独自一人在家?那么漂亮的一个小丫头,加上你家里的破事儿就没有断过,打算怎么安排?”
杨增问道。
徐孝先有些发愁地叹了口气,无奈道:“还能怎么办?让吴二哥跟陈不胜的媳妇儿,白日里没事多往我家坐坐呗。”
“那晚上呢?”
杨增淡淡问道:“外城终究不比内城安全,鸡鸣狗盗、三教九流的不在少数,要是有个万一,你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听你这么一说,程兰这还成了我的累赘了?”
徐孝先自嘲笑道。
杨增没跟着笑,想了想道:“放心去办差吧,这两日把倒座房给我腾出一间来,我过去。”
“这不合适吧?末将怎么能……。”
“还末将呢徐镇抚?你我如今可是同品,而且若是论权利,徐镇抚你可是权利比我大啊,所以我这是巴结讨好你呢。”
杨增没好气道。
徐孝先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嘴里连连说着不妥不妥:“我徐孝先跟我嫂子何德何能,怎么能让你……。”
“知道我今年多大了吗?”杨增突如其来地问道。
徐孝先打量着对面的杨增,违心道:“看着也就三四十岁……。”
“门在那儿,滚!”
杨增端起面前的茶杯,作势欲砸向徐孝先。
徐孝先不为所动,呵呵笑道:“这是嫌我夸你年轻了,还是嫌我把你说老了?”
“过完元日,我就五十有一了。”
杨增神情肃穆,看着徐孝先郑重道:“俺答扰京被俘,本以为这条不值钱的贱命就要这么交代了,但……是你小子救了我。
从而,也让五十知天命的我看透了这人生,官场蹉跎一辈子,最终的目的不过是有一个善终罢了。
钱财乃身外之物,如今这句话我是看得透透的。
可……若是到了终了的那一天,谁能给我一个善终的体面呢?
小子,现在我就跟你说心里话吧,从你救下我那一刻起,而后再到我在陆指挥使跟前推举你的那一刻,我就打定了主意,趁着如今手里还有点儿权利跟人脉,能帮你就尽力的多帮,无非就是想跟你结个善缘。
能明白吗?”
徐孝先呆呆地看着杨增,他不需要问为什么是他。
因为答案跟原因很简单:是自己当初救了他。
“您这身子骨至于想那么长远缥缈的事情吗?”
徐孝先心头也不自觉地跟着沉重认真起来。
叹口气道:“明白了,西厢房本就空着,回去我就……。”
“不用,倒座房就很好,西厢房住不惯。”
杨增坚决道:“那天去家里吃饭,我看了看第一间倒座房就很好。总之……等我真老了后,你只要不让我跟胭脂住在马厩里,我就心满意足了。其他……不奢求。”
“对了,既然说起这些了,那我能不能问您个事儿?”
“是想问我,以前的宦官老了后,都是怎么安度晚年的吗?”
杨增笑了笑,道:“都差不多,到我这岁数了,基本上就开始琢磨身后事儿了,要么认个干儿子,用自己手里的权利给他铺路做交换养老,总之这种事情心照不宣罢了。
而一些没有这想法,或者是碰不到合适人选的,那就是孤苦伶仃一个人了去残生了。
大部分都是如此。毕竟,手里能捏着权利的宦官不多,总共就那么几个,大部分人的晚年,谈不上悲惨,但也谈不上舒坦。”
“成,明日我就拾掇第一间倒座房,今晚就先把炕烧上,好久没人住了,也就徐百善刚成亲时,我在那里住过些时日。”
徐孝先起身摆摆手离去。
总之,说再多都不如用行动给杨增安心强。
杨增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其余一概没提,目送着徐孝先离去。
脸上终于是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些话憋在他心里有些时日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开口跟徐孝先谈这件事情跟自己的想法。
而且杨增极其聪明,甚至可以说对徐孝先有着一定的了解。
所以更不会提什么义父、义子的关系来捆绑他们二人。
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完全在于用心相处,至于是什么名份的关系,反倒是其次了。
如同远亲不如近邻这般意思。
回到家,天色已黑。
餐厅里亮着灯,正房厅堂也亮着灯。
多尔衮的叫声,让程兰跟吴仲相继从餐厅、正堂探出头来。
把胭脂在马厩安置好,放上一夜的草料,看看石臼里的水是不是够。
随即便跟吴仲来到了餐厅。
“没吃呢吧?”
徐孝先问道。
“来了有一会儿了,没顾得上吃。”
吴仲不客气道。
程兰此时已经进了厨房,不大会儿的功夫,就端上来热气腾腾的三道菜。
吃完饭,程兰把餐厅收拾利索,随即在厨房洗刷。
吴仲端着徐孝先亲自沏的茶水,道:“那我带谁去合适?你真的晋升正五品千户了?掌印北镇抚司?”
虽然刚刚吃饭时,徐孝先已经说了一遍。
但到现在为止,吴仲还是没有完全消化这个让他惊喜的消息。
徐孝先点着头:“马墉等人都给扔诏狱里了,你觉得还能有假?但能做多久就不知道了,毕竟……伴君如伴虎啊。”
吴仲显然也明白徐孝先的意思,也清楚北镇抚司看着权利大,身为掌印镇抚很受人尊崇敬畏,在外面也光鲜亮丽的。
可这背后的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甚至是提心吊胆,外人哪里会在乎呢?
“你放心,我跟陈不胜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争取让你在这个位置上坐稳了。上刀山下油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吴仲认真说道。
“哪就到那个地步了?”
徐孝先笑着摇头:“你也放心,我这心里有数,最起码到现在为止,我这脑子还是很清醒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以……再等等,相信我们都会有出头之日的。”
吴仲点着头。
当初之所以抢着上战场,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有出头之日?
陈不胜因为名字晦气被崔元刷了下来,可是郁闷苦恼了许久。
而徐孝先,虽然不是希望凭借战功能有出头之日,但同样有着他的目的,就是赚钱还债。
所以说白了,他们三人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只是没有想到,从仇鸾拿走徐孝先的军功开始,最近发生的一切变化,快得让他们都有些措手不及。
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徐孝先见过两次了。
而且还给人家送礼了呢!
当初高不可攀的真正锦衣卫,如今一个千户,两个总旗,谁敢想?
尤其是现在,徐孝先竟然就这么掌了北镇抚司了!
而他跟陈不胜,再进一步成为做梦都不太敢想的百户还会远吗?
“明日一早,你跟李七儿领一个总旗的人手前往浙江布政司,目标便是布政使陈善举。”
徐孝先思索着继续道:“切记不要打草惊蛇,去了之后只盯着他平日里跟什么人来往就足够。
你们不到万不得已,便不必跟官府之间往来,若是被发现了,尽量找个其他理由搪塞过去。”
“嗯,放心,这个我知道该如何做。”
吴仲认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