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刺杀与大清洗!

第176章 刺杀与大清洗!

第176章刺杀与大清洗!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能再拖下去了!”

“难道还看不出来,人家都已经把刀架到你脖子上了?”

“这种时候,还管什么王不王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密室中。

在隐约而闪烁的灯光下,一个阴鸷的身影开口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杀气。

而他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引来了几乎在场所有密谋者的颔首或轻声赞同。

“为今之计,当兵分两路。”

“第一路,在王恭厂路口布下炸药,那里是回宫的必经之路。”

“待到那昏王的车驾驶过,就即刻引燃炸药。”

“第二路,当前往王宫,将王太后、王太妃等控制在手。”

“这一路也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失手,否则我们想拥立新王,难以服众。”

这是,有人对此表示了质疑。

“王宫宿卫大将宫信,乃是那昏王亲自任命的心腹,我等的人如何越过他?”

对此,先前那阴鸷的说话者丝毫没有犹豫,而是转头看向了身边的一位富态老者。

“无妨,我杨家自然在宿卫偏将中藏有暗子。”

“届时,王宫那一路,就由我杨家主要负责好了。”

富态老者长得慈眉善目,看起来如同邻家的一位忠厚长者一般。

此时,他淡然开口,缓缓道来,有说不出的自信与从容。

密室中的众人,一看是此人开口,心中不由大定,先前的诸多疑虑也消解了大半。

因这位富态老者身份不凡,乃是出身于门阀杨氏。

其具体身份之一,是杨氏在帝都杨府的总管。

所谓杨氏,绝对是大周王朝中势倾天下的一大门阀世家,数百年来昌盛繁衍,族人位列三公者足足有八位之多,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强如当年的权臣家族司马氏,在篡夺大权的过程中,都与杨氏等大家族联姻,并让渡了不少利益。

即便是古宣亲政之后的一年多以来,都没有轻举妄动,而对杨氏下手。

富态老者一发话,便如同一锤定音一般,让密室内的谋划进展更加顺畅了。

且时间宝贵,不多时,众人终究是达成了一个大略完备的计划!

他们的计划很直接,也很暴力。

那就是,先以大量火药,炸死古宣这位铁血强势的周王,并将这次刺杀事件伪装为司马氏余孽的反扑。

而后,另一路人马则控制住王宫中的王太后等人,为拥立新王做准备。

当然,这个新王,必定得是年幼、好控制的王上。

如此一来,整个大周王朝的大权,又将大部分地落入诸门阀世家的手中,继续他们高高在上的超然地位。

事实上。

在这些密谋者看来,如此决绝的做法,乃是不得已之举。

他们之中,有被古宣移除军权的禁军将领,有被闲置的文臣。

但不管是什么身份,他们都基本都是门阀世家在朝堂中的代言人,有些甚至本身就是高门子弟出身。

只是他们在此之前,足够小心谨慎,并没有落下与司马氏太多的瓜葛,更没有犯下什么不赦之罪。

故此。

古宣也只能将这些人暂时移出权力中心,而不能毫无理由地肉体抹除。

那样的话,古宣就真的成昏君了,也只会乱了朝纲,并惊吓到本该成为盟友的民众。

但在这些密谋者,也就是那些失势的门阀派系人物等看来,失去了权利地位,那比杀了他们还更难受。

且不止如此。

在门阀世族中,虽然不乏纨绔子弟,却也并不缺少智谋之士。

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然能够从一些蛛丝马迹中,隐约猜测到古宣这位周王的真正图谋。

那就是,要彻底地解决门阀世家!

虽然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但种种迹象表明,当今周王陛下的诸多举措,就是朝着这一目标前进的!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这些门阀精英人物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必定要施反扑之举。

而因此,古宣在覆灭司马家族、平定羯族之后。

也终究还是要与诸门阀世家这一庞然大物,开始正面地对决了!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而转移的必然结果!

纵然这一年多以来,古宣想尽了一切办法,采用拖字诀、藏身幕后等种种手段,只为让自己这边力量有更多的发育时间。

但时移势转,随着“大同会”的日益传播,随着他这位周王陛下的直属力量日益增强。

他终究还是再也不可能继续韬光养晦的举措了,而要正式走上对决的舞台!

……

这一日。

因太后的寿辰之故,长期驻跸于禁军军营的当今周王陛下,也终于要回归王宫了。

车驾粼粼,一路从城外的军营出来。

在数百精锐禁军的护卫下,从帝都北门的徳胜门入城,过北坊,途经食肆街等,不急不缓,朝王宫方向而行。

前方不远处,就是王恭厂路段。

而这一路段的中央处,有一座平铺的石桥,其下乃是一条内城河。

眼看周王陛下的车驾即将抵达那座石桥,不远处的一些人眼眸中,不禁露出了激动而期待的神色!

然而。

就在这种时候,车驾突然停了下来,不再前行了。

望见这一幕,那些原本期待万分的人眼睛都直了,呼吸也为之几乎停滞!

一息,两息,三息……

偏偏,车驾彷佛是遇到了什么变故似的,就此停了下来。

而就在下一刻。

车驾周围的甲士之中,不知从哪里冒出两位身手异常敏捷之人,他们各自抱着两个奇怪的水箱,几个箭步而已,就来到石桥之前。

随着两股水柱喷涌而出,一个小矮人浑身湿透,嘴里哇哇怪叫着,被那那两位轻甲士卒擒拿而出。

而在场的所有围观者都分明看到,那小矮人的身上,赫然缠绕着几根炮仗,只是被水浸透了!

“这……”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难道,这是要用炸药行凶的刺客?

而果然,随着另外几名甲士上前,将石桥上的几块石板合力掀起,便赫然露出了其中危险至极的几个火药箱!

人群中,一阵大哗!

在这片大地上,火药远远没有那么发达,但这么多凑在一起,也足以炸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来!

若是周王陛下从石桥上经过的时候,火药刚好爆炸的话,即便他有着高祖一般的盖世武力,也恐怕要被炸死了。

这是有人要谋逆,欲当街刺杀王上!

所有人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样一句话。

而那几名甲士的动作也很快,顷刻间就用水将那几箱火药给打湿,杜绝了其余人射火箭等趁乱点燃火药的可能。

且不止如此。

几乎是同一时刻,王驾之后的数百名禁军中,迅速地驰出几路缇骑,将人群中那数十位蠢蠢欲动的世族家丁抓捕。

这些家丁的武力值自然不俗,对上普通市民来说,称得上是以一敌多的好手。

但对上精锐的缇骑,自然是如土鸡瓦狗一般,没几个回合就被拿下一大半,余者反抗激烈之辈,也被当场格杀。

而就在王恭厂这里发生谋逆惊变的同时。

在帝都的其他地方,也各自爆发了惊天的变故!

首先是王宫那里,意图作乱的那名宿卫偏将及其下属,被忠于王室的宿卫主将率人控制住,没有能够掀起任何事端。

其次。

那十数个谋逆的门阀世家府邸,都被缇骑团团围住。

在亮明旨意之后,缇骑首领右手一挥,开始了抄家。

……

随着相关人员的下狱与招供,以及邸报上对这起谋逆大案的详细披露。

整个大周王朝内的亿万民众,对参与此案的门阀世族之丧心病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与此案的,有杨氏、云氏、马氏等大世家,也有前禁军统领这样的老将。

也有其他四五个二等门阀。

但无论哪一个,都是大周王朝内绵延多年的老门阀、老世家。

个个都是彼此间联姻,盘根错节,甚至还有一些与王室都有联姻的。

这些人知道周王陛下武力盖世,寻常的箭弩刀枪等,难以奏效。

故此,秘密从府库中搞来火药,意图行刺,而后胁迫王太后等,扶立幼主。

如此疯狂的谋划,若不是古宣早已设立了护国卫,并早早地监视着那些心怀不满的闲置禁军将领等,说不定还真可能吃大亏。

在邸报连篇累牍的报道下。

一时之间,整个王朝内群情激奋。

甚至,连有些世家都觉得,这些谋逆者太过分了。

当然。

在门阀势力最为恐怖的南方,近期以来的邸报发行,都收到了压制。

以至于,知晓这起大案的民众数量并不多。

但是,在偏帝都这边的北方,经过数次清理,门阀势力终究是已再没有那么强大,民众们被发动起来的程度也更高。

在这种背景下。

以古宣为首的“大同会”团体趁热打铁,终于开展了初步的行动。

一方面,他们正式而广泛地,在邸报上刊登各类文章。

包括揭露诸门阀世家的种种罪恶、对整个国度的侵蚀与危害。

其中有一句话,古宣要求特别在最后一段加上。

“门阀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上升通道的关闭。”

这句有些不文不白的话,看似有些不符合这片大地上的文风,却直白而鲜明,让占大多数的民众都深刻地理解到其意。

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但凡是成年人,纵然不识字,也能通过“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一现象看到这一点。

此外。

邸报上,还连续地刊登“大同会”的种种纲领,旗帜鲜明地展示要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社会之愿景。

这些文章的刊登,几乎等同于以古宣为首的“大同会”的战斗檄文!

他们向这片土地上绵延了数千年的大地主、大门阀、大世家们,旗帜鲜明地宣布了战斗的号角!

毫无疑问。

这些举动,在整个大周王朝境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时之间,北方的诸多州郡人心浮动,颇有动荡不安的气氛。

而门阀势力的老巢,也就是南方,更是有要与中央朝廷割离之势。

事实上。

这一且,都在古宣的预料之中。

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样做,因而今的时机已经成熟,继续埋头发育,反而已经不太适宜于形势了。

而今,他的基本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放手开始行动了。

第一步。

古宣对帝都的中央朝廷进行了充分的整治。

诸多尸位素餐的朝臣被清理出去,一些被查处出犯罪的更是下狱论处。

这些人之中,有少量是出身于寒门,但绝大多数,都是门阀世家子弟。

他们有一个说一个,待在岗位上的作用聊胜于无,甚至有负面影响。

在稳固了帝都的局势之后。

第二步。

古宣派出了专案队伍,各自在若干数量禁军士卒的保护下,对北方的各个州郡的门阀世家进行了统一的清理。

其中,一大半以上的门阀,都已经被事先秘密派出的护国卫缇骑查处了犯罪证据。

诸如漕运黑帮、矿山恶势力、暴力放高利贷、巧取豪夺良田等等,诸多罪行,数不胜数,都是这片大地上各大世家牟利的手段之一。

在古宣派出的强力打击下,如同发起了一场横扫北方的战役,分布与大大小小的州郡当中。

这其中,自然不乏这些黑恶势力的暴力反抗,因诸门阀豢养的家丁们也都是穷凶极恶之徒。

但他们面对全副武装、配合默契的精锐禁军与缇骑,自然是成不了气候,很快被逐一横扫干净。

当然。

门阀之中,也自然有一些并未作奸犯科的家族,只是由于多年的积累下来,富裕且人丁兴旺,是当地影响极大的势力。

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所谓的良民家族,日后自然也会朝之前那些门阀发展。

这是千百年来的定例,从未改变!

对于这些大家族,古宣采用的做法是将他们迁往帝都周边的茂陵。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给这些难以清除的地头蛇来个釜底抽薪,将他们从固有的势力范围连根拔起。

看似温和的地方在于,允许但强迫地方豪猾带着自家财富,迁徙到靠近京城的地方。

如此,既便于监管与收拢,也给地方上腾出空间。

地方豪强、资产稍高的都被连根拔走,那么他们在地方上建立的组织网也就被肢解,底层民众才有上升的空间,国家也才更有活力。

足足半年以上的时间,整个国度的北方都轰轰烈烈。

但是在南方,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6章 刺杀与大清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