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谁没几个发达的朋友呢?

第846章 谁没几个发达的朋友呢?

尽管陈红军一直想着低调,不要把这件事情扩大,但他要搬家的事情还是被许多人知道了。

这事也瞒不了——陈红军要搬进大院子的话,就要把单位的房子交出来。他一家人想要利用周末搬家,这事情还有些困难,但请假搬家这事,他也做不出来。

干脆就叫了一些同事过来帮忙。

北疆这边因为地方大、人少,虽然这年头住环境也紧张,但不至于像口里有些地方,七八口人挤住在一个十几二十平方的屋子里。

但是这时候信息闭塞,人们对比也是和身边的比,陈红军家四口人住的是二十多平方的两间房,还有一个杂物间,论起来人均面积不算少。

但和住院子的比,那自然是差的多。

所以在李龙看来,这条件就艰苦了些。

但和单位那些等着分配房子结婚的小年轻来比,那真就幸福的很了。厂子里还有一些结婚了都没分到自己房子的,只能在单位外面,和家里人一起住,挺难受的。

所以陈红军这边院子一买到手,那边消息就透露出去了,他也没瞒着,直接给单位汇报,打算在这个星期天把家搬了,然后钥匙交出去。

让陈红军有些意外的是,星期天大清早才吃过饭,家里还没完全收拾利索,就有人过来了。

不过过来的可不是他请来帮着搬家的同事,而是这单位房的新房主,同单位的小苏苏文强。

苏文强结婚两年,因为没自己住的房子,和家里人一起挤着住,而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他这两年了都没敢要孩子。

苏文强和妻子刘英两个用抬把子抬着东西就过来了,陈红军听到动静开门的时候,两个人刚好把东西放在门口。

看到陈红军出来,苏文强脸有些红的说道:

“老陈,实在是……不好意思,家里没办法住了,我弟弟妹妹都有意见,这房子分给我们了,我们就想着……早早搬进来。”

“没事没事。”人已经到了,陈红军再说点难听的话也没什么好事,他指了指屋里说道:

“屋子里收拾的比较乱,就不请你们进来了,说实话你们的心情我还是能理解的,毕竟我们刚开始分到房子的时候,也非常的兴奋……”

“那就好那就好……”苏文强怕陈红军他们对自己这么个做法有意见。毕竟人家还没搬走,自己就上赶着搬了东西过来,这像是在“逼宫”一样。

但家里如果不困难的话,他也不愿意这样啊。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如果自己也有钱置办新院子,那肯定不会干这么丢脸的事情。

陈红军的妻子周秀娟给两个人倒了两碗茶,又给他们搬了小凳子坐,苏文强和刘英两个都红着脸接了。

“陈哥,呆会儿我帮你们搬东西,搬完后再处理我的这些。”

“不用不用。”陈红军笑着说,“我叫的人不少,一趟就搬差不多了。你们就两个人,在这里布置新家吧,咱们一个单位的,我也不跟你客气。”

说话间,就有人结伴着大步走过来。

人还没到,声音就已经到了:

“小苏,你这是……迫不及待的要搬过来了?咋也得等陈站长搬完家再过来嘛。”说话的人个子挺高,是原来玛县收购站的齐志国,家就是玛县人,二十七岁,那边收购站撤了之后,来到北庭,住在单身宿舍——他结婚了,家在玛县,现在只能周末回去。

这也没办法,收购站一搬,陈红军这样家在北庭的还好,家在玛县的,就只能暂时两地分居,然后等机会把媳妇孩子接过来。

和他一起的个头略矮,三十岁人,叫董志海,北庭本地人。

这次陈红军叫的都是玛县收购站一起工作的同事,这些同事在县收购站撤消之后,回到单位分散到各科室,有干的比较好的,也有混的一般甚至不如意的。

“志国,我也不想,我家里的情况你也清楚……”

“再困难也不差一天半天的吧……”齐志国还要说,看陈红军使了眼色,便改了口,“也好,我们搬完,你搬进来,这边刚好灶还是热的,也不用烘灶,挺好。”

又过来两个女同事,最后来的年纪大点儿,四十多岁的鲁大刚推着手推车,算是这些人中的主力。

要是李龙在就好了,有吉普车,搬家会更方便一些吧?

陈红军闪了这个念头,随即摇了摇头,自己还真不知足,李龙给了自己一千块钱,已经算够仁义了,自己还想要求那么多干啥?

他清楚,只要自己开口,李龙肯定会开着吉普车过来帮着搬东西,但陈红军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他开不了口。

陈红军家里东西都收拾好了——其实东西并不多。虽说破家值万贯,但那是有院子的情况下。一共就这么两间半屋子,能有多少东西?

最多的大件就是被褥,电视,缝纫机,还有三张床。里屋的双人床是钢管床,卸开好装,外屋的两张单人床是折叠床,收起来就能带走。

一辆手推车,两辆自行车,两趟就把这些东西搬完了。

苏文强看着屋子,虽然这里这时候算“家徒四壁”,但至少眼下,这里外两间房子算自己和媳妇的新家了。

能不高兴吧?

刚才在陈红军一家人还有同事面前的窘迫此刻全消失了,能分到房子,就算再狼狈一些也不算什么啊。

他和妻子刘英两个对视了一下,然后笑着开始布置屋子。

他们用抬把子抬来的东西,也是一个钢管床,需要组装起来,然后再用木头铺上,才能当床用。

“这院子真不错。”陈红军的新家里,齐志国一边帮着安置东西,一边感叹着,“原来在县里住的时候感觉不到,现在搬到市里来才发现,在城里有这么个院子,真难得!”

院子打理的很好,老黄其实用了十天就搬走了。

院子里留下来的设施不少,葡萄架、果树、蔬菜架子等等,厨房里的煤也余了有几十公斤。

钥匙几天前就已经交过来了,周秀娟利用下班之后的空余时间把屋子里已经打扫干净了,老陈一家,加上几个同事一起过来,不到中午饭的时候,家就已经搬完,床也架好了,里面的家具简单归位,有那么点样子了。

“老陈,今天咱们出力,你得出点血。”齐志国笑着说,“这中午怎么也得管一顿拉条子!”

“一顿拉条子怎么能行?”老陈摇了摇头,说道:“中午咱们吃大餐,就跟去年在玛县一样,咱们搞个包厢,点几个好菜,今天好好的吃一顿——啤酒也管,一箱子,中午也不是说让你们喝好,意思一下就行。”

“嘿,老陈,你这是真发财了啊!”齐志国惊讶的说道,“有路子也得带带我们这些老部下啊!说实话,从玛县回来,分到现在的清水衙门,我们日子过的一下子大不如前了,这一个月能吃顿肉都不错了,真想念以前啊。”

“就是就是,现在没奖金,福利也就那么一点,到科室半年了,从来没见过聚餐的,真不知道北庭的这些同事这些来年是怎么过来的。”鲁大刚也跟着说道。

说实话,在玛县的时候他们还不觉得,去年陈红军当站长后,每个月收购站的盈余,会抽出一部分来给大家发奖金。虽然也就几块十几块钱,但有些时候就能顶大用。

而在玛县的时候,半个月一个月,陈红军总会抽出一天时间,中午或者晚上叫大家一起吃顿饭,算加餐。这个加餐是用收购站的“小金库”请,吃的是国营食堂,至少要点三四个硬菜。

对于这年头肉食短缺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大的奖励。

但是,这一切在收购站撤销之后,都没有了。

现在陈红军这么说,齐志国鲁大刚他们立刻就想到以前的日子了。

北庭这边的同事一直过这样的日子,那倒也没啥,习惯了。他们这些享受过了更好生活的人,自然是不舒服的。

实在是有很大的落差。

“吃饭的时候再说。”陈红军笑着说,“走走走,先去占地方,今天星期天,晚了就没包厢了。”

周秀娟和陈红军的母亲、孩子都没去。他们要留下来继续收拾屋子,然后在家里对付一顿——倒不是节约或者其他的,好不容易搬了新家,现在一家人正兴奋的根本不饿,不想去做其他事情。

新院子买了下来,陈红军的母亲有了自己的屋子,孩子有自己写作业的地方,杂物房间和厨房能分开,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厕所,不用和别人挤了。

虽然距离单位比原来远,但夫妻两个都有自行车,根本不怕这点事情——况且这院子距离孩子的学院还近一些,也算是好处了。

“一起去啊,婶子和嫂子,还有志新今天都干了不少活,咋能留在家里呢?”齐志国不同意。

“没事,这院子里有菜,厨房里有煤,他们自己弄点吃着就行。家里还有一些零碎活,得趁今天有空好好收拾一下,明天上班上学,就没时间了。”

陈红军带着一帮子同事去了附近的国营食堂,他把地方都瞅好了。

饭点还没到,这时候食堂里食客不多,陈红军去要了一个包厢,也没让其他人点菜,先要了一箱啤酒,然后是辣子鸡、红烧鲤鱼、炖肘子、红烧排骨几个硬菜,还有新鲜蔬菜,加上米饭。

看陈红军给服务员报菜名的时候,齐志国几个人的口水都流下来了。

“站长,你这么点,半个月工资没了吧?”鲁大刚感叹着,“这么吃……能行吗?”

他说的比较委婉,其实也就是点明,这么请大家吃饭,家里人,周秀娟没意见吗?

“没问题,刚才志国不是问我最近是不是发财了吗?发财倒没有,但有点小进项。”陈红军笑着说,“所以请大家吃这么一顿还是没问题的。”

“站长,说说呗!”齐志国忍不住了,“有啥好路子,也带带我们,不求吃肉,喝汤也行啊。”

“行,那我就说一说。”趁着饭菜还没上来,陈红军就指了指西面说道:

“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玛县那边有一个叫李龙的小伙子?”

“记得,咋不记得呢?小伙子最开始来,是来卖鹿角吧?”有人说道。

“对对对,鹿角,皮子,贝母都卖,好像还卖过鹿茸啥的……”

大家对李龙都有印象,毕竟李龙去收购站的次数可不少,一开始拿的东西还少,后面越来越多,一度有些人还以为李龙是搞批发或者二道贩子。

“嗯,路子就在这里。”陈红军说道,“前些天李龙给我送了一笔钱过来。你们也知道,收购站在的时候,有不少客商都想认识咱们,从咱们手里收走一些东西,所以我也认识一些口里来的做买卖的人。”

“我也认识啊。”齐志国笑笑,反正现在已经没收购站了,这话也不是不能说。

“就是,谁没认识几个做生意的呢?”

“咱们的收购站不开了,李龙就在玛县咱们原址上开了个私人的收购站,他今年收了不少的贝母和皮子,而我介绍的那两个人正好收这个,李龙赚了不少的钱,过来给我一些介绍费。”

介绍费这个钱,在这个年代还比较新鲜。不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介绍费、点子公司等新事物都出现了,创意、脑洞只要能转化,都是钱。

而像陈红军这样在收购领域干了多少,他的人脉关系网,同样也能转化为钱。

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想不到。

你说齐志国这些人在收购站干的时间也不短,难道就不认识人了?

肯定认识的嘛。但他们离开收购站后,那些人也就不怎么联系了,在他们看来,自己和收购事情不沾边了,人家也没必要理咱们。

但他们这时候很难去想,如果把这些人介绍给合适的人,那是不是自己作为中间人也发挥了作用呢?

前两盘凉菜端了上来,啤酒也搬了进来,陈红军就给每个人发了一瓶,说道:

“来,边喝边说。”

开了啤酒,每个人一个玻璃杯子,倒满后,陈红军笑着说:

“来,这半年了,我才有机会把大家再凑在一起聚个餐,是我这原站长的失职。现在咱们干一杯,以后要经常联系经常聚。”

这些人并不是原收购站的全部,有回原单位后,分到的岗位比较好,也有的回来后立刻就和其他领导靠近,现在混的也比较好。

现在留在这里的,都是和老陈关系不错,不管平时在单位干的好不好,至少会保持联系,见面依然打招呼,年节会走动的人。

“这第二杯,我也算是给大家带个头,”喝完第一杯,招呼着大家吃菜的时候,陈红军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端起来说道:

“刚才志国说让我给大家引路子,其实路子就在眼前。你们想想你们认识的那些人,他们有没有还在收东西的。

李龙这小伙子不错,开的收购站收的东西肯定不只皮子和贝母等药材。你们找到的关系,要能高价收他的那些东西,那介绍人的钱不就来了吗?”

这话其实大家先前已经猜出来了,但陈红军这么说,这些人还就真的想了起来。

毕竟这事关实实在在的钱。

“老陈,你交个底,介绍个有用的生意人,他能给我们多少钱?”鲁大刚看其他人不说话,便带了个头,“要是三五十块钱,那也不值得折腾了。”

“如果你们介绍的人真能收东西而且价格也好,怎么说也得以百起步。三五十?那看不起谁呢?”陈红军笑笑,“我也不怕告诉你们,就我这一次收到的介绍费,值我那半套房子!”

在北庭,就陈红军刚买的这么一套院子怎么也得一千五六,他这么一说,这些人立刻心动起来。

“当然,也是因为我给介绍的人收的是贝母和皮子,这两个大宗的商品出货量大、利润率高。

不过你们也多想想,李龙那里能收的东西多,杂。我们原来收购站收的东西,他几乎都还在收。现在大部分还没卖呢,只要能卖掉,那肯定会给介绍费的。”

这事陈红军也没和李龙打招呼,但他相信李龙的为人。真要介绍了合适的生意伙伴,李龙是不会吝啬的。

嗯,下次过来,就给李龙把这事情说了。

一箱啤酒二十四瓶,在场的女士一个人喝个一两瓶,像齐志国这样的家属不在北庭的,六瓶打底,而且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他们一边喝着,一边想着自己的那些关系,甚至有些人其实也在动着心思,如果当初自己开个收购站呢?又或者如果自己从李龙那里把东西买过来,再卖给自己认识的人呢?

是不是可以赚两份钱?

人一旦心思活了,那能联想的事情就多了。

大家也算是风卷残云,陈红军点的菜最后一点也没剩下,酒也喝完了,然后就散了。

陈红军出门往回走的时候,齐志国又拐了回来,和他并肩,边走边说:

“站长,我还真想到一个收货的人,我觉得,有门!”(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上一章下一章

第846章 谁没几个发达的朋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