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烦恼
来到一个新环境的起初,往往都会有一点心理抵触,是紧张的也是尴尬的,需要一些时间来安抚和适应。如果这时候,要是再蹦出几件触霉头的烂事来捣乱,根据人类本性的逃避法则来求解,一走了之的念头立刻就会占据整个大脑。
“真是够了!”野哥在333宿舍里又一次呐喊出自己在烦躁的时候惯用的口头禅了。这份烦躁的本身,来自于野哥被分配到的小组里,碰到了一个总能挑出问题的高龄单身女组长。野哥对女组长的讨厌,可能因为她是处女座,也许是她那腰宽与身高相等的体形。但是更有可能是,野哥来到组里的第一天,所有同组同僚们满目同情地对他所说的那句话“虽然欢迎加入,但是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小心伺候咱们组长吧!”
说到分组,新人们已经来到公司五个月了。期间,各位在费心熬夜中完成了毕业设计,紧张仓促中通过了课题答辩,欢快缅怀中拍摄了毕业照。此间,新人们走走留留,岗位多么不对口,薪金如何不达标,各有各的缘由。离开的,早已会晤了别的BOSS。留下的,如今也已经各奔各自的小组,各找各自的领导。总而言之,先前悠哉混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喽!
尽管物是人非,但对野哥来说,最重要的是大鹏没走。对大鹏来说,最重要的是娜娜没走。对雷子来说,然而并非那么重要的是,自己没走!
新人之中,在这五个月的时间里,最痛苦的非雷子莫属。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雷子的毕业设计课题没了。
原本雷子的大学老师已经帮他安排了能够提供毕设课题的单位,但是需要每天像正式员工一样出勤,直至完成课题,而且最终留下工作的希望也很渺茫。雷子目前所在的这个公司的要求是二月份必须去报到,这样就产生了严重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雷子想保有工作,毕设课题自然而然也就泡汤了。
没有毕设就没戏毕业!心急如焚的雷子顾不得自己腼腆的性格,试了试向人事部的王哥反映了一下当前窘迫的情况,王哥负责单位里新人的各项事宜。皇天不负有心人!技术部里好心的田科长手里恰好在搞一个项目,并且愿意解决雷子此刻的困扰。
常言道,好景不长。
但是雷子所面临的貌似更糟糕!其原因在于这个悲惨发生于好景还未形成之时,技术部长下达了重要通知,项目中因为涉及供应商隐私,项目当作毕设的好事被无情的否决了,刚刚点燃的希望就此石沉大海。
往往被关上一扇无情之门的时候,都会有一扇希望之窗会被打开。当天下午,田科长打来电话表明,仍有好消息,他手中还有不涉及隐私的项目可以让雷子加入。异常兴奋的雷子如获珍宝般将其捧在手中,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了开题报告。然而就在此时,技术部长再一次下达了重要指示,新人的毕设与公司无关,禁止提供项目。
雷子仿佛刚刚觉得暖了一些,跟着就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冰水。玩笑开得有些太过于突然,雷子也开始渐渐懂得何为命运多舛。同时也开始佩服自己的小心脏,居然能经受住这两天之内,如此跌宕起伏的种种刺激。
公司不行的话,雷子只好寻求老师的帮助。但年迈的导师也无奈地解释,手里的课题就有数的那么些个,上个学期末就已经被瓜分干净了,表示遗憾的同时还不忘周到地提醒了一句“下周就得交开题报告了,千万得抓紧啊!”
雷子万万没有想到,大学的毕业论文居然连开个题都这么费心竭力!
说到抓紧,雷子感觉自己已然拼尽全力了,如今却仍然一无所获,真不知道这个紧到底该怎么个抓。话说,雷子每周末还参加着某个资格证书的考前培训,正忙得不亦乐乎。辞了这里的工作,再找个给课题的下家,时间上显然已不现实。
此时的雷子实在感叹,离开学校后所行的每一步,竟然都是如此艰难。此时的雷子变得更加踌躇。是等待,继续期待奇迹的到来。还是离开,打乱原有的布局也许会有新的可能。
在雷子犹豫不决之时,奇迹真的发生了!
当新人们被安排到技术部设备技术科进行学习时,负责授课的辉哥根据雷子的苦恼,进行了中肯的解析“说白了,你那些事跟人家领导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课题的事情被否决实属正常!在咱们公司,靠走正路达成自己的目的是行不通的。”
“辉哥,您没看我已经够烦的了,就别再嘲笑我了!”雷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剧烈的跌宕起伏后,不知是被刺激得次数太多已经看淡了,还是与同事之间接触时间久了,已经不再那么腼腆了,渐渐开始露出说话直白的本性。
“别急啊!听我把话说完”辉哥很擅长和新人打成一片,脾气秉性很好“走正道虽然很难,歪门邪道,我这里倒是应有尽有!公司里的每位员工,每年都要做一些课题,只不过上层人士搞得课题往往高大上一些。我手中的课题其实就足以满足你毕业设计的需求了!这条路不知到你愿不愿意走?如果愿意就跟着我们做实验,你采集毕设所需要的数据就行了。”
仿佛眼前见到了一道光的雷子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公司领导能同意吗?”
雷子的问句立刻引来了野哥的呵斥“都说是歪门邪道了,雷子你情商这么低,以后还怎么跟辉哥混!”,野哥的呵斥和雷子的实诚给在座的新人和授课师傅们带来了阵阵欢笑。
初入职场的雷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跌跌撞撞摸索的过程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雷子的心中,这份温暖的情义好像是粒寄存了善良的种子。雷子真的好想将它深深地埋在心中,使自己永远记住,记住在懊恼与悲愤之时,这份来之不易的感动。待它长大成熟之后,再将它的种子传承给行走于逆境中的人们,让这份善良长存。
尽管在一些人的眼中,这样的想法过于幼稚。也许就连曾经从中深深受益的人,最终也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消磨而性情大改,变得忽视这些曾经令他们深深感动的这一切。但总会存在一些执着的人,愿意守护它生根,呵护它发芽,浇灌它茁壮成长,坚守这份温馨的念想,不管今后再遇见什么,也始终选择初心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