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过头了吧?
有着“江淮才女”
、“大陆三毛”
和“文坛第一女剑客”
的女作家王英琦近日在《光明日报》撰文,把前相声演员、安徽蒙城县副县长牛群大大地表扬了一通,其对牛群的溢美之词不知道牛群自己看着是什么感觉,我身边的一个朋友说:“估计牛群脸会红,然后拼命向王小姐赞美的方向努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王小姐的赞美倒是好得很,但起码现在,王小姐文章中的一些话我是不敢苟同的,尤其是有关事实真相的部分值得商榷一下。
首先,王小姐说:“牛群的最可贵处,或者说他的大智大勇处,就在他不愿重复自己、避难就轻地活着。
他意识到,在中国目前相声相对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个艺术家、一个相声演员,与其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表演一些平庸无聊、搞笑逗乐的相声段子,莫如用身体力行的行动对社会和人民更有用更直接些”
我不知道这里的“他意识到”
是牛群自己的意识,还是王小姐的意识,但把说相声和对社会和人民“身体力行的行动”
截然对立开来是我万万不能同意的,说相声这行业不应该被压制到如此低的地位。
而且这话里包含对牛群相声艺术的评价——“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表演一些平庸无聊、搞笑逗乐的相声段子”
,这也是不能让人同意的,这是对牛群相声艺术的贬低。
其次,王小姐说:“……他与蒙城的父老和特困的学生建立了真挚的感情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极端行动:捐出全部的资产,将户口从北京迁至蒙城农村……已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人生选择,而升格为一种理性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行为了”
这里,对牛群的评价我肯定没有否定的资格,但对于“捐出全部的资产,将户口从北京迁至蒙城农村”
这两句话我持怀疑态度。
当知道牛群“裸捐”
的消息后,我也曾在报纸上撰文“佩服”
了牛群一把,但后来看了CCTV对牛群的专访,才知道他的捐款对象还是以他为法定代表人的单位,就不那么佩服了。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一句,因为从公开的新闻中,我没有找到牛群将户口从北京迁至蒙城农村的记录,估计是迁到了蒙城吧,不至于真的到“农村”
,要知道,中国户口制度中“农”
和“非”
的区别和“蒙城”
与“北京”
的区别之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话先放着,如果能证实牛群真的把自己的户口迁到了“蒙城农村”
,我愿意道歉。
第三,王小姐把牛群的举动与“如托尔斯泰临终前的出走,弘一大师中年时的出家,克尔凯郭尔在走向上帝时痛苦地与恋人诀别……”
放在一起说,并将其划入“超人们”
的范畴,实在太为过火,尤其是在牛群广告涉嫌违规被判罚八十人民币之后。
至于王小姐最后的话“以他们这些具有超常能量的人,我认为最聪明的做法是不急于发表评论,让时间和事实本身说话”
就更不好理解了,莫非王小姐的文章本身就不是评论吗?我可能有点儿吹毛求疵了,但我始终认为,写夸奖文章还是谨慎点儿好,否则很容易为事主带来不好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容易误导读文章的人,学习一个不存在的榜样实在太难了。
批评的文章如果说错了,还可以道歉,多少能挽回点儿影响,还没看到过谁因为夸人过头而道歉或者澄清呢,能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