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漫谈
有一段中央电视台记者和西北放羊娃的对话:“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大约五年前在电视里看到,到现在至少又在五篇文章中看到作者引用这段对话。
这些文章无一例外都要发一些感慨,大致的意思有说该放羊娃没有读书,没有理想,眼界太窄等等。
我想,如果把同样的问题问一个CEO,他又该怎么说呢?“你每天干什么?”
“发展事业,做大,成为五百强”
“然后呢?”
“娶媳妇”
“然后呢?”
“生孩子”
“生了孩子让他干什么?”
“继续发展事业,做大,守住五百强”
说实话,作为个人追求来说,我实在看不出CEO和放羊娃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我要谈的是小资,如果“人皆可为尧舜”
这话有理,那么“人皆可为小资”
大致也不错。
不就是追求点儿情调吗?谁不喜欢情调呢?我知道一个下岗女工,和孩子一起靠丈夫的每月不到五百元的薪水过活,家里的竹编门帘旧了,没钱换新的,于是她剪了旧挂历,把竹篾裹成花花绿绿,严严实实,这也是一种情调。
鲁迅大致说过类似的话,中国人只有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两个时代。
那么对于非富人来说,只有成为小资和想成为而不能这两种情况。
比如,金庸小说里最小资的女孩子应该算是《天龙八部》里的阿朱了,这丫头那叫一个讲究啊,用什么样的花露水都麻烦得要命,如果她不死而是出家的话,保证又是一个妙玉。
即使要嫁人了,和萧峰山盟海誓之后,两个人最浪漫的想法是什么?是到塞外放羊——太小资了。
如果他们成功地“混”
出了塞,生了个儿子;再如果CCTV的记者碰到他们的儿子,你猜会如何?我保证本文第一自然段的对话就会早发生一千年啦。
试问天下之大,谁不小资?就算不小资的,起码也是老资吧。
我把这个问题问一个熟识的女孩子,她断然否认自己小资,其实否认什么呢?她常买名牌时装,用CD香水,我就认为她小资了,难道小资很丢人吗?追求格调并没有什么错吧,我这么大岁数还一边写稿子一边听音乐呢?虽然书房里脏了点儿乱了点儿,但总得“假装”
精神世界丰富吧,我把《天鹅湖》、《1812序曲》和《步步高》、《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MP3放一起听,有个动静就好,不然闷死人了。
说到底,那么多人蔑视小资情调,但又躲不开小资。
我的一个朋友骂完小资后就拉着我跑到咖啡店用英语叫卡布季诺,我看着听着也不笑,挺好的,该怎么就怎么,骂小资本身也是小资常干的事。
旅游旅游,写写游记在BBS上贴一贴,谈点儿高雅的艺术之类,别管谈得深浅,这种追求本身好像没什么错。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我一个拜过把子的大哥当年经常教育我:“我们都是国家的栋梁,应该努力学习工作,为祖国贡献每一滴汗水”
大哥大学毕业后,分配回到我们那个小城市的木材场,两年后下岗。
直到现在,他每天骑着“倒骑驴”
在市场帮人送货,大约每天收入十几元人民币。
那年过年我回去看他——你以为我少年胸怀大志,青年命运乖舛的大哥就不小资吗——他居然省吃俭用攒下一百七十多元钱买了一身西服。
我虽然知道这身西服很不名贵,但大哥觉得自己很有品位,终于可以穿着西服运货了。
他很高兴,我也就跟着他高兴。
不过他接下来的话,比如“要体谅国家困难”
、“前途是美好的”
等等就不太小资,我就不多说了。
大英雄萧峰被阿朱劝得产生了小资的念头,落魄的有志青年我大哥也追求自己的品位。
所以我说人皆可以为小资没错吧。
至于那位放羊娃,你真的以为人家就不小资吗?他要真娶了媳妇,说不定天天帮媳妇画眉毛,拉着媳妇的手赶着羊到处唱充满爱情味道的信天游呢。
切勿看不起谁啊,你以为就你小资,就你有品位,就你过得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