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昆明池灯郎降生 做满月农家欢喜

第三回 昆明池灯郎降生 做满月农家欢喜

话说在古长安城外西南四十里处,这一带地势低洼,那沣、镐、谲、皂四条河流泛滥之水便泄人此地,因此上形成了大大小小许多水泊,后来有一位英祖慧眼独具,以为此地可有大用,于是便动用民工人力开凿,造成一个烟波浩淼的大湖,取名昆明池。此池南依秦岭北连渭河,绿荫环抱一片汪洋。晴朗时,碧波万倾云影天光,风起时,巨浪排空水拍石惊,水深处,水底藏有百斤鱼,水阔处,无风也涌三尺浪,夏季里,接天荷叶无穷碧,出水芙蓉映日红,秋季里,岸边荻絮随风舞,金风送爽蛙虫呜,渔翁披蓑船头钓,水鸟高空四季旋,山坡异兽常隐现,林中啁瞅翠鸟鸣,苍松翠柏好风景,花开花落春意浓。就在这池畔住着一户人家,真个是典型的农家,有道是青瓦土墙,铁锅泥灶,芦席土炕,木柜瓷缸,诗云:

清静本是好人家,

勤劳节俭人人夸。

夫妻和睦数拾载,

膝下无儿活愁煞。

这户人家主人姓张名耕田,字耀祖,以农为业,祖传石刻手艺,已历三代,到他这一代已是炉火纯青。张老汉农忙时务庄稼,农闲时便拿起石匠工具为他人雕凿些石槽石磨等用具,虽说偏僻乡村,家境清贫,但日子还过得清闲自在。令两位老人忧愁的是,至今膝下还没有一个孩子,心中平添了许多烦恼。妇人埋怨道:“你看别人家,户户儿孙满堂,你我平日积德行善作了多少好事,如今竟连个儿女也没积下。”石匠解劝道:“有无儿女是命里注定的事,岂能强求?咱就耐心等着吧!”妇人怎肯甘心?当夜她点齐香火跪求上苍。说来也奇怪,这一夜,妇人梦一点红光人身,遂有身孕。穷人家不停劳作,转眼七个半月过去了,这一日,妇人忽然听到自己左耳有婴儿哭声,时短时长,十分徽弱,叫来邻家妇女爬到耳边静听,也都听到,众人惊喜。过罢春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夜,就在这半间塌陷四面透风的房子里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这孩子初生下来时,浑身透明闪闪发光,用他那双机灵的大眼晴好奇地环顾四周,张开口左右寻奶吃。结生的王婆将他用布包起来,这孩子便哇哇地放声哭起来,亮光顿时消失了,和平常的孩子一模一样。王婆惊喜,逢人便说:“张家生了一个浑身发光的孩子。”一时在村子里传为奇闻。

转眼过了一月,张老汉割肉买菜准备给娃做满月,亲朋好友闻知都赶来他家祝贺,给娃带来衣帽鞋袜、玩具等许多小礼物。张老汉忙前忙后招待客人。饭后,妇人把孩子抱出来让大家瞧,众人看孩子长得又白又胖十分心疼,纷纷称赞,逗着他玩。一人问道:“给娃起了个啥名字?”妇人笑道:“这几天忙,还没顾得上起。”这人笑道:“我给娃起个名字如何?这娃生下来浑身发光,是个吉祥的预兆,就叫他吉祥吧。”张老汉笑道:“祥字重了他爷爷的名讳。”这人笑道:“不叫吉祥就叫张灯吧。”众人一致赞同。大家轮流抱着张灯,都夸他长得聪明,将来一定有出息,正在这时,门外忽然来了一个讨饭的叫化子,只因众人只顾在屋里说话,没人顾及到他,此人不耐烦,竟然大叫大嚷着闯了进来,众人看这人时,只见他非僧非道,似疯非疯,若愚若智,虽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然相貌奇伟气质不俗。这人见众人正在逗着孩子玩,便一把将他夺了过去,看了又看,哈哈大笑,然后双手将孩子举到半空,嘴里念念有词,唱道:

一盏红灯刚刚点亮,

光芒象金色的太阳。

愚昧和黑暗被你驱散,

智慧和光明有了希望。

你的胸怀多么宽广,

你的内心多么明亮,

在你一生中充满了艰难和曲折,

可是你始终是那样柔和顽强。

夜阑人静,你毫无睡意,

你是在体会?在深思?

冰雪严寒你默默无语,

你是在忍耐,在争抗!

狂风暴雨想要摧毁你呀,

可你依然是那样沉静安祥!

黑暗势力想来吞没你啊,

却阻挡不住你发出缕缕的光。

你颠沛流离飘泊海内,

却始终不忘自己的故乡。

你有时也富贵荣华青云直上,

心中常牵挂着心爱的蜡姑娘。

你经受了人生的种种苦难,

却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你的心金子般珍贵,

你的品质美玉般高尚,

百姓的苦乐常挂在心上啊——

人民欢乐你欢乐,

人民悲伤你悲伤!

你有情,

情似珠江长流水!

你有才,

才大光亮照四方!

你有心,

心在天下众百姓。

你有志,

志在九洲共康强!

唱到这里,忽然悲声大放,大哭三声,接着唱道:

可叹你生不逢时遭遇悲惨,

黑暗势力合伙将你摧残。

狂风暴雨带给你无穷灾难,

贫困和疾病也常常将你随伴!

灾难和诽谤不离你的身,

才高过世反成了惹祸的根!

你在攀登、在创造,

却有人说你痴你呆!

你在苦干,在开拓,

却有人说你傻你狂。

当你刚刚发出一点光彩,

便有人说你是忘了祖宗爹娘。

你的光明被黑暗遮挡,

使你难张奋飞的翅膀。

我赞你,

光明磊落胸怀大志心明眼亮:

我爱你,

才华出众智谋深广忠厚善良。

谁能理解你那颗明亮的心啊?

只有你那心爱的蜡姑娘!

可惜把你——

一片痴情付流水,

一代风流遭毁坏,

一根栋梁遭摧折,

一朝美梦成黄梁!

灯母怕被这疯子吓坏了孩子,急忙将张灯夺了过去,那人也不争执,丢下孩子扬长而去。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来看孩子,见孩子安然无恙,方才放心。因为这里经常路过这一类游民,便不把他放在心上,谁又肯去相信那一派疯话?各自回家不提。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蜡女灯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蜡女灯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回 昆明池灯郎降生 做满月农家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