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修路建新酒厂

第213章 修路建新酒厂

商务车上下来了六人,分别是何健、金维行、吴盛、盛建宏、申屠妍和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申屠妍昨天跟林昉说要过来看看,想学习一下,她说现在公司里也没事。林昉觉得人家小姑娘既然这么好学,便答应了。

林昉将两边的人一一相互介绍,轮到介绍那名老者时,酒厂老师傅胡延奎,激动地冲着那老者说道:“周老师,您也过来了。”

那老者对胡延奎说:“胡师傅啊,我们是多年不见啊。”

胡延奎笑道:“是啊,快十年了吧,没想到把您给请来了,以后我们酒厂可是会越来越好了。”

金维行忙介绍老者名叫周良发,是阳和酒厂的老人,现在已经退休了,做了三四十年的酒。胡延奎在十年前去阳和酒厂,跟他学过做酒的工艺。

何健悄悄地告诉林昉,现在周良发被金维行请到公司了,一个月给6000,解决食宿就好,林昉觉得这工资给得太值了。

李岳山带着众人参观了酒厂,林昉跟了一会儿,便和周林伟坐在办公室里喝茶。主要是金维行、胡延奎和周良发几人聊的事情,林昉真的听不懂,只要他们能将酒做好就行了。

快到十二点,李岳山说镇里安排了中午到肃州府酒楼吃饭,众人便到了肃州府酒楼。镇里这次来了四个人,分别是新任镇党委书记马为民,林昉是第一次见到,代镇长叶毅升林昉是见过的,还有位姓王的女同志是计生办的副主任,林昉也是见过的。

看到第四人时林昉乐了,这不是表哥李喻波前世的老婆雷娇娇嘛。雷娇娇现在是镇党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雷娇娇在前一世升任了县卫健委副主任。

更让林昉没想到的是,李喻波和雷娇娇已经认识了,原来李喻波和雷娇娇是省中医药大学的校友,雷娇娇比李喻波低两届。在吃饭时候,两人还时不时地相互看看,暗送秋波。

林昉和大舅舅李岳山打了一个眼色,李岳山点点头,林昉笑道:“雷娇娇啊,你和我表哥是校友,现在他要长期在三江镇了,你是镇里的工作人员。以后你要多关照他啊,他现在没有女朋友,你们镇里有没有合适的姑娘给他介绍一个。”

这话谁都听得出来什么意思,马为民笑道:“林顾问,小雷自己也是单身的,我们镇里适合小李厂长的姑娘,可不多啊。哈哈。”

其他人都在哈哈大笑,李喻波和雷娇娇被众人搞得十分不好意思,不过这话已经挑明了,点到为止就好。

马为民对林昉说:“我对林顾问是早有耳闻,这次县里调我来三江镇也是县里领导对我的信任。没想到林顾问不仅短短的时间里把酒厂给搞好了,现在还要收购三家酒厂,把五峰酒的牌子给打出去。我代表三江镇的老百姓感谢林顾问、李总、何总、金总、周老师你们几位。”

说着端杯喝尽,众人也是一一饮尽。林昉因为下午还要去见刘洪山,只能喝饮料。对于要收购其他三家酒厂,拿黔省的原酒过来生产高档五峰白酒,刚才林昉已经说了,这让其他人都觉得这手笔太大了,不过对五峰酒厂和三江镇来说是好事。

这时,林昉想到一件事情,他觉得要给新来的领导再送一份大礼。于是说道:“马书记、叶镇长,我们这边进镇子的路,有没有要修的计划啊?”

对此马为民有点为难,他看看叶毅升,叶毅升说:“不瞒林总,镇里一直想着修路的,前两任书记和镇长在的时候,就做过方案,无奈我们没钱啊。”

林昉也不磨叽便说道:“叶镇长大概有多少钱?如果资金量不大,我可以出一部分资金。”

马为民和叶毅升两人相互看看,顿时心里是无限舒坦啊,当官想高升,必须有政绩,一个地方的政绩无非是搞活经济,拉动产业,创造税收和就业,或者是修路造桥和搞工程项目。

叶毅升平息心里的喜悦,想了一下说:“从国道转到镇里的路长是18.6公里,如果只是把路给修好,路基不拓宽的情况下,水泥路面是400万左右,如果沥青要便宜一点,但是沥青路面每年都要维护。如果把路面再拓宽一些,这里要涉及一部分的耕地和农田征用,还要拓宽路基,按双向四车道,时速60-80公里的设计,至少要800万以上,这个还需要勘探过再做方案,才知道具体的造价。”

林昉说道:“这样,麻烦马书记和叶镇长,能不能搞一个方案出来,我准备一千万来修路,如果不够镇里自己凑一点,就按双向四车道,时速60-80公里设计。不过,我有两个要求:一、这工程能不能让县新城建设公司来干,他们接收二建三建的下岗职工,县里答应他们要给他们一些工程的;二、这笔钱资金一半是我个人捐助,还有一半是酒厂每年捐给镇里的基建资金中出,当然也不需要厂里一次性都返还给我个人,可以分个三五年还,这样镇里还有一些其他基建和办学需要资金的,厂里还可以支持。”

马为民回道:“感谢林顾问的善举,我代表镇里的干部和三江镇的百姓,谢谢林顾问和李总的捐资。”然后端杯与众人一起饮尽。

马为民说:“对于林顾问,刚才的两个要求,我个人认为是合理的。这事我们明天和镇里的干部开个会,然后上报县里。如果县里也没问题,我们马上组织人员测绘做方案。”

林昉拿着饮料敬马为民和叶毅升,说道:“那就辛苦二位了,我下周就把钱打到厂里账户上。”

这话让马为民、叶毅升包括雷娇娇和王副主任都震惊了,没见过这样的捐钱修路的,方案还没出钱先到位了。马为民忙说回去就召集镇里的人开会商量,林昉说也不用这么着急,毕竟今天是周末嘛。

林昉哪里会自己出钱啊,他早想好了出钱的人,那当然是黎肃。你不是自称肃州人嘛,那你为家乡捐点钱修个路总可以吧,呵呵。

在座的其他人都知道林昉现在的豪狠,但周良发是第一次接触林昉,他才知道正主是这位小年轻啊。他刚才到厂里看了一圈,发现厂的规模太小,设备也陈旧。更重要的是窖池不行,窖池太小,窖池的环境和温湿度更不行,这样的窖池是酿不出好酒的。

于是他端起杯子先敬了镇里的领导,然后又敬了林昉,喝罢说道:“林总,老头子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林总要不要听啊?”

林昉连忙谦虚道:“周老师,您叫我小林就好,周老师您请说。”

周良发说:“今天我看了一眼酒厂,以我的经验来说,就做目前的药酒和普通白酒没问题,但是要想做出更好的酒,这地方不行。一、厂的规模太小,二、窖池小并且温湿度不适合,三、设备也不够先进。即便林总,从黔省运原酒过来生产,生产出来的酒,味道都不会好。”

林昉问周良发:“周老师,你的建议是什么?”

周良发说:“重新找地建新厂,规模我建议至少在200亩以上,目前200亩也够了,以后酒卖得好了再扩。当然主要还是窖池的选址,这对温湿度和周边水源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计划在厂里多待一些时日,找好地方再和林总、李总商量。”

林昉看看金维行,金维行说道:“我们也是这个建议,最好找新址建厂。”

林昉问马为民:“马书记,现在三江镇的工业用地有规划吗?”

马为民回道:“规划是有的,但是如果你们要造新厂,只要不占用农地和山林用地很多,还是可以批的。只是这200亩的工业用地指标,镇里比较难拿得出来,你也知道的今年县里三个大项目,基本上把土地指标都用完了,还向省里要了指标。如果要建新厂,等土地指标,至少要3年以上。”

林昉怎么可能等上三年,于是他说:“土地指标的事情,我们自己想办法。只要镇里支持就行,现在镇里工业用地多少一亩?”

李岳山说:“按我们现在跟镇里签的投资协议,是五万一亩。”林昉点点头,心想200亩就是1000万,估计搞新厂至少要2000万以上,看来这个土地指标得自己去跑了。

马为民心想:呵呵,你能跑下来指标,我们当然是乐意的,你反正是副市长的女婿,听说黄平江书记也是很看重你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千禧逆袭:从网吧老板到科技巨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千禧逆袭:从网吧老板到科技巨头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3章 修路建新酒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