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这就是所谓的战神?
韩成神情严肃地说。
见韩成这么说,朱元璋便没有再追问。
朱元璋心中默念,这恐怕是李景隆有意为之,先示弱而后奋起,初战虽败却暗藏玄机,只待时机成熟,便厚积薄发,逆转乾坤。
朱元璋微微点头,心想果然如此。不然,难以解释为何后人称李景隆为“大明战神”。
“此战,南军折损兵力十多万,燕王要求建文帝交出齐泰、黄子澄,建文帝拒绝了。”
燕王遂施反间计,令辽东守将吴高遭削爵免职,东北之患由此消弭。
朱元璋对建文帝针对吴高的举动并不感到意外。当年在大本堂求学的不仅有他的子孙,还有许多勋贵子弟,作为亲王侍读。
吴高身为江阴侯吴良之子,曾是老四的侍读之一。
“天寒地冻,南军本已缺衣少食,加上前一场战斗损失了大量粮草辎重,李景隆打算开春后再北上与燕王决战。”
燕王抓住机会,挥师攻占大同。
蔚州守将王忠等人投降,燕军随之进逼大同。
大同战略位置关键,不容有失,消息传至李景隆耳中,他只能率军前往救援。
待李景隆率军从紫荆关出发后,燕王的大军却从居庸关退回北平。
南军在冰雪中行军,伤亡惨重,空手而归,士气跌入谷底……
建文二年四月,两军于白沟河再度交锋。
此役,南军出动了更为庞大的兵力,总数逾六十万。
李景隆麾下的先锋平安,对燕王颇为了解,知晓燕王惯用的战术,遂依此布下伏兵。
待燕军抵达,平安引伏兵出击,持矛冲锋,瞿能父子亦协同夹击,燕军受挫……
燕王败退之际,竟被郭英预先埋伏在撤退路径上的火器所伤,损兵折将。
燕王领兵殿后,夜行迷路,他亲自俯身辨识河流流向,方得以辨明方位,返回主营。
命令士卒提前进食,为次日决战做好准备。
决战当日,平安、瞿能绕至燕军背后,发起突袭。
燕王见形势危急,派遣丘福冲击李景隆中军,却未能奏效。
于是亲率精锐部队攻入敌阵,双方陷入混战。
燕王连续用尽三筒箭矢,佩剑亦折断,座骑更换了三匹,依旧无济于事。
险些丧命于瞿能与平安之手!
燕王深陷困境,不得不登临河堤,高举马鞭,示意召唤援军……
韩成述毕这段战况,朱元璋满意地颔首,认为李景隆此次表现总算勉强符合大明战神的名号。
看来自己的判断没错。
经历了一系列挫败之后,李景隆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迅速成长起来!
韩成继续说道:“李景隆察觉到朱棣的意图,果然心生疑惑,便放缓了进攻的步伐。随后朱高煦率军赶来支援,燕王这才转危为安……”
听到这里,朱元璋原本稍显振奋的心情又跌入谷底。
“紧接着,瞿能带领士兵齐声呐喊要灭掉燕国,局势重新变得动荡不安,燕军再度遭遇挫败。
就在战局最为紧张之际,一阵突如其来的旋风将李景隆的帅旗吹断,南军因此陷入一片混乱。
燕王趁势绕到敌军背后**,南军更加溃散。
燕军趁机猛烈反击,成功击杀了瞿能父子。
南军惨败,几乎所有的军需物资都被遗弃。
大约十万名士兵向燕军投降,李景隆只带着自己的亲信退回德州。
燕军整顿后随即进攻德州,经过一番僵持,李景隆放弃德州,撤入济南。
燕王由此获得了大量的粮草补给。
燕军对济南发起猛攻,李景隆仅剩的十余万残兵士气低迷,再次溃败,李景隆狼狈而逃,燕军将济南团团围住……
当年十月,朝廷传召李景隆返京,剥夺了他的大将军头衔。
黄子澄等人呈递奏章,要求处决李景隆,然而建文帝并未批准……”
韩成讲完这段话后,偏殿内一片沉寂,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俩彼此凝视,目光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朱元璋的神色异常复杂,尤其是听完韩成的话后,他的内心更是翻江倒海。
“就这样完了?”朱元璋看着韩成,语气中满是疑惑。
他原本期待听到的是李景隆如何横扫敌军,如何成为众人敬仰的战神,可得到的答案却出乎意料的简单。
“结束了。”韩成肯定地点点头。
“就这些?”
“就这些。”
“你不是说后人称他为战神吗?这就是所谓的战神?”
想起刚才韩成提到李景隆是战神时自己的反应,朱元璋此刻有些后悔。
“那个……他的战神称号其实是一种调侃的说法。
他先后率领五六十万大军对抗燕军,结果屡战屡败,损失无数粮草兵器,麾下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这样的战绩,居然能被称为战神……”
原来这战神和卧龙凤雏一样,都是反讽啊!
明白**后的朱元璋差点气得吐血。
太过分了!
这些人怎么能这样糟蹋词汇?
从此以后,朱元璋再也不敢正眼看卧龙凤雏和战神这两个词了。
得知**的朱元璋,整个人傻在那里。
想到之前说过李景隆自小不凡之类的言语,朱元璋心里直打鼓,那场面真是难堪至极。
瞧着韩成端着茶杯慢慢与自己拉开距离,又听见朱标抬头盯着屋顶像是在研究建筑结构的声音,朱元璋的嘴角忍不住抽搐。
他的手缓缓抬起,既想教训韩成,又想给自己几个耳光。
为何自己的嘴这般不争气?
真令人火大!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韩成设下的圈套!
然而,当这只手离自己脸还有一段距离时,朱元璋终究克制住了这股冲动,将手放回原处。
这一举动让表面上专注喝茶、目不斜视,实则一直关注着朱元璋动作的韩成感到些许失落。
他都准备好了要喊“陛下,别这样!陛下,莫要如此”来劝阻了,这老朱怎的忽然收手了呢?
实在太可惜了。
“继续说吧。”
努力不想起李景隆以免更加尴尬的朱元璋,沉默片刻后才再度看向韩成开口。
韩成放下茶杯,点点头接着说道:“李景隆兵败撤退,燕军包围济南,右参政铁铉和盛庸坚守城池。
后来燕军决堤引水淹城,铁铉察觉形势危急,打算派人假装投降,引朱棣进城。
次日燕王果然赴约,险些丧命,因一些意外,铁铉的计谋未能奏效,但也彻底激怒了燕王。”
他命大军猛攻济南城,以重炮轰击城墙。
城内渐渐难以支撑,就在这个紧要关头,铁铉的手段显现出来了。
他让人制作了许多木牌,在上面题写“高皇帝神牌”几个字,将其悬挂于城头。
燕王无奈,只能下令停止炮击……
“**!”
朱元璋听闻铁铉竟用如此手段守城,气得破口大骂。
这人简直是罪无可赦!
打仗本就凶险,还把自己的神主牌拿出来挂上城头。
这是要把自己的身份昭告天下?
死了都不得安宁!
太过分了!
一旁的朱标听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