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正文完
第233章正文完
信递出去,一个多月后,姜六叔才收到信,看见侄女满腹委屈的向他告状,姜云野怒不可遏,提笔回信安慰侄女。
乌东族想讨好他,送他唯一的公主来和亲,北漠国拒绝后,他直接把人送来。
乌东族觉得自己已经和宸国建立兄弟般的友谊,没必要再和亲,面对日渐强大的北漠国,却起了和亲的心思。
金兰朵满怀期待的来到北漠国,城门紧闭,金兰朵从马车上下来,
“我是来北漠和亲的乌东族公主,请将军打开城门。”
城门将士居高临下的瞥她一眼,“什么乌东族公主,我们陛下可没承认和亲一事。”
“我要见陛下。”金兰朵忍着怒气提出要求。
“什么人也配见我们陛下,赶紧滚!”
金兰朵气炸了,胸膛剧烈起伏,“好一条看门狗!”
她不敢强闯,也没脸退回,进退两难之际,另一个国家的使臣到此,
“南诏国使臣求见北漠国陛下。”
将士打开门让人进来,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使臣,金兰朵想趁机进去,将士拦下她。
“乌东族公主不能入内。”
“放肆!”金兰朵目光凌厉,“我不止是乌东族公主,还是宸国太上皇的干女儿,被封郡主,你敢拦我,我父皇不会放过你。”
将士犹豫一下,金兰朵趁机溜进去,姜云野今日宴请各国使臣,金兰朵打着宸国郡主的名义顺利进宫,一听说是宸国的人,将士们都不敢拦。
众使臣入座,金兰朵闯进去,看见身材高大健硕的北漠国陛下,瞬间喜欢上他,这才像草原上的男人。
“陛下,我是乌东族公主金兰朵,拜见陛下。”
“你怎么进来的?”姜云野让人把她赶走,她居然上赶着找死。
金兰朵道:“我奉命前来和亲。”
姜云野讥讽道:“朕明确的拒绝过和亲,乌东族听不懂人话?”
众使臣讥笑,一个靠宸国起步的游牧民族也想和北漠和亲,真是痴心妄想。
金兰朵又羞又怒,她与北漠国陛下无冤无仇,他为什么要这么羞辱她。
“我是抱着满满的诚意而来,陛下何故在众使臣面前如此羞辱我?”
“朕看你不爽,这个理由够吗。”
姜云野大大咧咧的坐在龙椅上,眼神满是不屑,敢欺负到他家人身上,就别怪他不客气。
父亲从小就教导他,自家人犯错自有自家人教训,出了门必须护犊子。
金兰朵咬着牙,“好,今日之辱,我乌东族记下了。”
金兰朵回到乌东族,越想越咽不下气,不断挑唆父亲攻打北漠,族长大惊。
“你疯了,北漠是我们能动的吗。”
金兰朵不以为然,
“你和宸国太上皇不是兄弟吗,可以找他帮忙,如今我们乌东族也强大了,周边的游牧民族全归顺我们,还怕一个北漠吗,灭了北漠,您就是草原上新的王。”
族长被说的心动,之前打了几次胜仗让他越来越膨胀了,看着北漠国肥沃的草原,心里蠢蠢欲动。
冲动之下,对北漠国发起进攻,姜云野仅派两千人马,推着几架黑乎乎的火炮,把乌东族打的屁滚尿流,连老家都没了。
乌东族被灭了,族长和王子恨上金兰朵,三人东躲西藏的想逃去宸国求庇护,城门将士禀报祁珩,他直接下旨,把人赶走。
咸阳宫。
姜姩坐在秋千架上,手中拿着姜六叔回的信,
“六叔说一个月后是爷爷六十六岁寿辰,他要回去给爷爷做寿,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咱们送什么寿礼好呢?”
“送这个。”
祁珩从柜子里小心翼翼的捧出一樽翡翠寿桃摆件,桃叶是纯金打造的,寿桃饱满圆润,上刻福寿安康,金玉满堂,岁岁年年,如鹤如松。
姜姩微微诧异,“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祁珩笑道:“很早就在准备了,选了很久的寿礼。”
姜姩扑他怀里,感动的热泪盈眶,
“相公,谢谢你,我这个亲孙女都没想到,你却能想到。”
祁珩抱着她,“到时候,我们带孩子们一起回去。”
“好。”姜姩点头,“还要告诉穗穗和姐夫,不知道二平哥会不会一起回去。”
姜穗得知后,很是兴奋,“我早就想回去了,好想永安村。”
五月,阳光明媚,几辆马车驶出京城,往永安村走去,车上欢声笑语不断,与此同时,姜云野带着一千护卫往永安村赶去。
永安村,姜家新盖的四进大宅院里,一大早,姜老太太和儿媳妇们忙忙碌碌的准备吃食,男人们下田劳作。
村民们看见在田里插秧的姜老爷子,打趣道:“老爷子,您老这么大年纪还在忙农活,不如退下来让孩子们去忙。”
姜老爷子笑呵呵的直起腰,手中握着一株秧苗。
“人老了,闲不住,还是干点活好,这人一闲下来,就浑身不自在。”
一个村民满脸汗水的跑过来,边跑边喊,
“老爷子,你家的孩子们全回来了,你们还不回家看看。”
姜家人又惊又喜,“真的?”
姜老爷子布满皱纹的脸上扬起笑容,“回家。”
姜老大和姜老二收拾农具,老三和老四扶着老爷子往家中走去,身后跟着几个孙子。
路过的村民比姜家人还兴奋,“你们家门前停了好多马车,马车上还镶了闪闪发光的珠宝,真是开了眼了。”
姜老爷子一进门,院子里所有人都停下交谈,姜云野跪他面前。
“爹,我回来了。”
姜老爷子颤巍巍的伸出手,抚着他脸颊,“我的小六回来了。”
姜云野抱住他,哽咽的叫一声爹。
“回来就好。”姜老爷子满是慈爱的看着他。
崔应时带着祝令姿上前,“爷爷,她是祝令姿,我娘子。”
姜老爷子看向祝令姿,祝令姿微笑着叫一声爷爷。
姜老爷子欣慰的看着她,“这姑娘真不错,二平有福气。”
姜姩笑着接过话,“爷爷,人家可是将军,上过战场的,可厉害了。”
姜老爷子大感惊讶,“好,巾帼不让须眉,二平有福气,找个这么好的娘子。”
“二平,要好好对你娘子。”姜老爷子劝他。
“是。”崔应时点头。
晚饭时,所有人都在堂屋里用饭,翻新后的堂屋特别大,放三张大圆桌,男女分席,小孩子一桌。
姜姩和姜穗姜小麦坐在一起,三人把孩子扔给各自的母亲照看,围在一起说起悄悄话。
“今天晚上,我们三个一起睡吧。”姜穗兴奋的提议。
“好。”姜小麦和姜姩欣然同意。
三日后,姜老爷子过寿,姜云野大手一挥,在村里摆三天酒席,把村民们高兴坏了,就是过年也吃不了这么好的东西。
姜老爷子穿着红色锦袍,坐在主位上,姜奶奶同样一身红袍,坐他旁边,姜大爷带着一众小辈们磕头。
“爹,娘,祝您们健康长寿,平安喜乐,儿子给您磕头。”
姜老爷子看着下边的孩子们,眼眶湿润了,“好孩子,都起来。”
一群人都站起来,人太多,院里又快塞不下了,仅小孩子就十多个。
姜豆姜芽姜粒,又添了几个小的,姜姩生的两个,姜穗生一个,姜小麦家的两个,大孙媳妇本来有一个儿子,又生两个,二孙媳妇也生一个,三孙媳妇大着肚子。
幸亏家里够大,否则又要住不下了,众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会跑的小孩子们围着院子玩,不会跑的全在乳母怀里抱着。
姜姩看着圆满的一家人,心情复杂的落了泪,对比上一世的凄凉,这一世,她再也没有任何遗憾了。
祁珩握紧她的手,轻轻地抹去她的泪,什么话也没说,她在想什么,他都懂,且与她感同身受。
姜姩看着他,破涕而笑,祁珩微微一笑,安抚的摸摸她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