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被收养的”
“我猜不到,是什么?”顾承淮接过她手中的布袋,挂到车头。
林昭扯住他的白衬衣,眼眸含笑,“我买了个工作。”
顾承淮神色微顿,眼里带着惊讶,“工作?”
“嗯!”林昭咬字微重,神色得意。
今天真的多亏王菊同志,也得亏她当机立断要买,否则这工作就成别人的了。
“什么工作?”顾承淮好奇地问。
林昭没急着跳上自行车后座,而是和他并排走,嘴角翘起,肉眼可见的愉悦,“电机厂的仓库管理员,对文化程度要求不算高,怎么样?”
“不错。”顾承淮先是夸一句,语气随意,“打算给谁?”
林昭心里已有答案,却在他问出来的时候,有些犹豫,“你的意思呢?”
顾承淮低笑,“你买的工作,给谁我都没意见啊。”
不过媳妇儿能问他,说明在意他的看法,他很高兴。
林昭面露为难,“原本是想给大姐的,但是我一想糊火柴盒的活已经给了她,要是再给个工作,大嫂二嫂肯定会不舒服,家里就不安稳了!”
糊火柴盒的小活就算了,一个月也就赚个几块钱,两个妯娌还能自己劝住自己,现在这可是正式工作啊,以后不用上工的,直接能农转非,工作还能给自己孩子,谁不眼馋?!
顾承淮见媳妇儿心里有数,放下心。
他道:“给大舅哥吧。”
“我知道你对大姐的心意,但是给她不合适,容易造成矛盾,给大舅哥就不一样了。我这边的……没人能说什么。”
哪怕大嫂二嫂有嘀咕,也能自己劝好自己。
再者。
昭昭给她娘家弄到一份工作,她亲嫂子会待她更亲近。
给亲哥,林昭表示也行,“那给我大哥或二哥,让他俩决定?”
想给大姑姐也是想改变卫家的结局,她在想,如果大姑姐有了工作,姐夫是不是就不会做投机倒把的事,就不会被抓了判刑,卫家就不会散了。
但是转变一想。
卫家已然分家,和原书里的故事大相径庭,有顾婵盯着,家里应该不会有事。
说句难听的,就算卫向东被抓走,有顾承淮在,他也能被捞出来。
她对崽他爹就是这么有信心。
顾承淮表示赞同,“可以。”
怕昭昭多思,他又道:“姐夫认识的人多,要是碰到合适的工作,他会给大姐筹谋的。”
“他说啦?”这个他指的是卫向东。
顾承淮笑笑,“以前就说过,他不想大姐下地,只是以前卫家没分家,工作如同炸弹,想弄也不敢弄,现在可以放手找了。”
听到这话,林昭笑了,“好吧,这种表现的机会,还是得留给姐夫。”
“这么想就对了。”顾承淮见媳妇儿想明白了,黝黑的眼眸闪过笑,脚下一个用力,自行车滑行几米。
林昭攥着他的上衣,问道:“我大哥找孟九思问过了吗?”
“我出来时还没有。”顾承淮嗓音低沉悦耳,“大队长今天给山脚下的几人分配生产任务,他们很忙,大哥暂时没找到机会,或许等我们到家,他已经问出来了。”
“那你骑快点,我着急知道。”林昭催促着。
顾承淮失笑,“不怕屁股疼了?”
“有软垫子呢,不疼。”林昭不在意地说,“孟九思要真是我四哥,疼点就疼点,我不在乎。”
听她这么说,顾承淮加快速度,虽加速,依旧骑的平稳,能不颠簸就不颠簸。
村口,村里好事的人在说闲话。
“你们瞧见顾家三房那新院子了吗,眼见着起来了,好几间青砖房,那叫一个漂亮,我还听说,承淮找人订了新窗子,说要买些大玻璃到时候装上呢,大崽家是越来越不一样了啊!”
“不叫大崽了,老顾给家里的小崽子起了大名,人家现在叫啥顾知聿,聿宝!再叫大崽小心聿宝和你急。”
叫大崽那人拍拍嘴,“对,聿宝,是聿宝,看我,又忘了!”
哪都不缺爱酸的人,这不,跟前就有个,“顾家的小子过的比城里人都舒服吗,那手里的零嘴没缺过,承淮家的真会惯孩子,也不怕把孩子惯坏。”
王春花就说:“人家两口子能挣,我家要是也这么能挣,我也这么惯着家里的小子。”
聿宝和珩宝是好孩子,和她家大壮玩儿,有啥好吃的都给他分,她可不能做那白眼狼。
“就是就是。”家里孩子同样得了不少好处的元宝娘说。
说酸话那人撇撇嘴。
转移话题。
“我看承淮家的两个大舅哥接连几天在帮忙,老林家没正经事干吗?”
王春花知道,“谁家没正经事?老林家也忙着呢,这不……在林家哥俩那里,他们妹子的事才是天下第一要紧事。给妹子盖好房,看着聿宝娘带着几个孩子住进去,林家才能放心。”
那人没个好娘家,心里不爽快,又道:“听说林家兄弟都是读过书的,书还读的不少,他们咋跟我家不争气的小子一样,在地里刨食呢。”
王春花还记着林昭送她孙子打虫药的事,大多时候护着她,“看你说的,县里的工作岂是那么好弄的,城里人都抢不过来,哪能轮的到咱们乡下人。哪怕林家兄弟没工作,也比咱们识字多啊!”
“识字多有什么用!”那人像扳回一局,神色得意,“好像他们多识几个字,每天能多被记十个工分一样。”
王春花等人无法反驳。
咋不抬扛去呢!
一致觉得这人说话太难听了。
不想再搭理她,唠嗑小分队散开。
于是,等林昭和顾营长回村,难得没看见围着闲聊的人。
林昭没在意,她惦记着问大哥孟九思的事,捏捏顾承淮结实的窄腰,“去去新房,我去找大哥。”
“好。”顾承淮骑车往新房而去。
乡下人能吃苦,这会太阳高悬,盖房的人还在火热忙碌着。
在场的人向主家两口打过招呼,继续忙手里的活。
他们都是有良心的人,顾家绿豆汤伺候着,上哪找这么大方的人,必须好好干。
以前帮村里其他人盖房,提供的水也就是凉白开,最多有一点点甜味。
顾家呢?
送的是有啥百合的绿豆汤,冰冰凉凉不说,还甜。
一口下去,不要太消暑哦。
他们家崽子过来,承淮也不小气,也会分给孩子,让孩子们甜甜嘴。
一点傲气看不起人的劲儿都没有。
哪像那个陆一舟……
算了,不说了!
林昭看向新房,院子已经初步建成了,工人们正在往屋顶铺瓦片,打眼看去,很是气派。
“几天没见,都快好了呀!”
顾承淮笑道:“有绿豆汤的一半功劳。”
村里盖房很快的,哪家盖房,不忙的人家都会来搭把手。
再看顾家给大家提供的绿豆汤,大家都想报答一二,速度更是快。
闻言,林昭一挥手,“明天提供酸梅汤。”
离得近的人听见这话,嘴巴快咧到后脑勺,“我可听见了,明天有酸梅汤,我得给我家崽子说,让他也来沾沾嘴。”
林昭对孩子们很大方,说道:“都来,拿上碗,一人一碗酸梅汤还是供得起的。”
那汉子笑着竖大拇指,“聿宝娘大气。”
其他人也纷纷谢过她。
“聿宝娘,你放心,这房我们保证给你们盖得妥妥当当的!”
“对啊对啊,最多再一礼拜,你家这房就盖好了,到时候再晾个几天,你们就能搬进去了!”
……
林昭耐心听着大家的话,笑着道谢:“辛苦你们了,等我家的房盖好,我和承淮请大家吃肉。”
吃肉?!!!
丰收大队的人都知道顾家三房的两口子是言出必行的人,当即期待起来。
“好!”
“聿宝娘大方!!”
“我都三个月没尝到肉味了,快馋死了!!”
“你这算啥,我家四个多月没尝到了。”
储物指环存了好多肉,林昭不会舍不得,这些人辛苦大半个月,一不要钱,二不用管饭,纯靠乡邻情意,请他们吃肉一点也不浪费。
林世昌无奈摇头,他知道妹妹是来找自己的,从屋顶下来,走向林昭。
兄妹俩找了处清净地。
“大哥,那是四哥吗?”
林世昌和孟九思聊过,初步确认那是四弟,“应该是。”
想到疑似四弟的人说的话,他心里微微难受,“孟九思确实不是孟家亲生的,他是被收养的。”
孟九思到知事的年纪才被孟家收养。
在这之前,他辗转于多个家庭,受过不少苦,饿肚子、被打被骂是常有的事。
他七岁被打的受不住,从收养他的那家逃走,在快饿死的时候,遇见孟老爷子,被老爷子收养,教他医术,没过几年好日子,孟家被搞垮,他和孟老爷子成为坏.分子,沦落至此。
林昭听四哥受这么多苦,心脏像被抓挠了下,牙都要咬崩了,恨的不行。
人贩子天打雷劈啊!
“大哥,你回去把孟九思的事告诉娘,顺便问下四哥还有没有别的胎记,也或者让爹娘找机会见他一面,他们是亲爹娘,总能知道,那是不是四哥,你觉得呢?”
林世昌也是这个想法,“嗯。”
“大哥,孟九思结婚了吗?”林昭可知道被教育的这些人,好多都被离婚了。
还不确定这人是不是她亲哥,只能暂时喊对方的名字。
这个问题,林世昌问过孟九思。
“结了,但是离了,两个孩子跟女方。”
林昭唏嘘。
能理解。
她想孟九思和他老婆离婚了,女方再婚的可能性很大,这样的话,疑似她侄子的崽崽咋办?
“大哥,孟九思家在哪儿?”
林世昌:“在首都。”
淦。
好远!
想打听都不少时间。
“算了,先确定那是不是四哥吧!”
林世昌跟他妹妹一样着急,“昭昭,我用下你自行车,我这就回去跟娘说。”
他娘是急脾气,这么大的事,敢瞒着她,哪怕瞒一上午,她都要发火的。
林昭还没说话,顾承淮把自行车推来,给大舅哥,“大哥随便用。”
林世昌拍拍妹夫的肩膀,骑上车回到村里。
心里有事,他骑的很快,半个小时便回到了东风大队。
村口侃大山的人见林老大回来这么早,都是一愣。
“大蛋他爹,你今天咋回来这么早?出事啦?”
“萱萱她爹呢?咋没见他回来?”
林世昌什么也不能说,只能找借口含糊过去。
“我回来取个东西,婶子们闲聊。”
话说完,脚蹬自行车离开。
林家。
林鹤翎和宋昔微从老大嘴里得知,世昌和昭昭见到疑似小四的人,两口子愣住,好一会没反应过来,心里是又震惊又喜悦。
小四啊……
“是小四?”林鹤翎向来镇定,此刻也被林世昌带回来的消息震的声音发颤。
“我和昭昭觉得很有可能,但又怕出错。”林世昌说。
宋昔微站起来,当机立断:“拎一只鸡,再把攒下的鸡蛋带上,我去看看。”
好不容易有小四的消息,林鹤翎这个亲爹也坐不住了,“我也去。”
“行。”
留下鹤翎,他也会坐立难安,不如把人带过去。
宋昔微安排好家里的事,骑车带着林鹤翎往丰收大队而去。
林世昌没闲着,借了大队长家的自行车,急忙跟上。
元湘没看明白,看向陈雨,“表嫂,小姨他们说的……小四是谁啊?”
“你不知道也不奇怪,”陈雨解释,“小四和老三是双胞胎,刚出生被人偷走了。”
以前怕公婆伤心,家里没人敢提的。
“啊……?”元湘才知道。
她双手合十,小声默念着什么。
希望那人就是小姨嘴里的小四,希望小姨和小姨夫如愿。
……
林昭不知道她爹娘正在来丰收大队的路上,她刚到家,被聿宝和珩宝围住。
“娘,你说的礼物!”珩宝大大方方地跟娘要礼物。
“我还没洗洗,好热呀。”
听到娘的话,两个崽崽忙去打水,拿毛巾,动作利落又迅速。
林昭照例洗了脸,浑身都舒服起来。
“礼物在布袋,自己去看。”
珩宝率先一步冲过去,拉开布袋的绳子,掏出里面的东西。
那是几个小一号的搪瓷缸。
上面写着‘劳动最光荣’。
整体是白色,图案和字是鲜亮的红色,小巧漂亮。
“娘,这是给我们的杯子?”聿宝高兴地问,他没有喝水的杯子。
林昭温柔地笑着,“对呀,你们几个小不点一人一个。星野,星辞,阿澜,你们大了,过几天我送你们大的。”
用碗喝水太不方便了。
铁锤听出有自己的,激动地问:“三婶婶,还有我的?”
小朋友眼睛瞪大,澄澈明亮,瞧着很可爱。
林昭捏捏他的小脸,“有呀,你可是聿宝珩宝的好兄弟,必须有你的。”
铁锤高兴不已,礼貌道谢:“谢谢三婶婶。”
三婶婶真好啊。
“不用谢。”
星野、星辞和阿澜都很高兴,三婶也没忘记他们啊。
聿宝很喜欢娘送的礼物,小脑袋在她身上蹭蹭,“娘,你送的礼物我很喜欢,我会小心,不会摔的。”
“娘信你,用之前用开水烫一烫,消消毒。”林昭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