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拉走,三月同行
郑离惊看到戚家母女狼狈而走就眯了眼。
戚家长女她是第二次见,此女心比天高,她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现在还不死心的留在京都。
瞧着那气运,比首次观测时还要差。
又是一个把自己折腾到不惨不罢休的自诩聪明人。
听着大人们含带玄机的话,郑唯秀悄声跟三姐咬耳朵:“我觉得嫂子那姐姐心性有点像咱们家大姐。”
都是不为自家名声着想的自私鬼。
去年花宴都被教训过了,才过两月又出来蹦跶。
这不是给人当靶子来喷嘛。
“确实有点半斤八两。”郑唯荷回以低语。
“你们在说什么?”善若凑过来低声问。
“说嫂子的大姐不是个好。”郑唯荷悄声应她。
“嫂子的娘也不是个明事理的。”郑维秀一脸嫌弃。
嫂子那么好的人不疼,偏生疼个一看就是不懂事的娇儿。
这点戚母就比不上她们嫡母,还是她们嫡母能辨是非好歹。
善若听了连连点头:“我也觉得嫂子家人不好,一点都不心疼嫂子,还给她气受。”
“是吧,我们也觉得是这样。”
“刚才走得跟逃似的,真丢人,好在今日嫂子没跟我们来赏花!”
没来就不用看她娘家的丢人样了。
省得闹心。
这仨就如密谋什么似的,挤一堆头碰头的“家长里短”。
郑离惊却被昌王妃拉着问各种。
什么时候有空,可不可以给她家孩子看看今年运势什么的。
还有她娘家亲戚想请几张符箓,还想请她给看看身体查查有无病灶。
昌王妃这么问上,其他那些宗亲勋贵也围过来请求各种了。
甚至有人直接想让她帮看看最近可有阻滞。
被挤到一边的郭氏,想帮都帮不了女儿。
看着她被人围着问各种,她都替女儿烦恼了。
瑾王妃本来想听听女儿跟人说什么说得那么起劲,看到这样,直接走过去拉走郑离惊。
“今日她是陪我们来赏花的,可不是开道坛给你们解惑。”
瑾王妃出手,没人敢拦。
只有昌王妃不满的嗔她一句:“五弟妹你都有女儿陪你赏花了,让二大师陪我们这一阵又怎样。”
“不怎样,你们算算这丫头回京至今立了多少功吧,她可有得闲的时候?”
这话问得众人都不知要如何回答。
瑾王妃话语很直接:“她今日好不容易出来放松一下赏花踏青,让她歇歇脑子就当是积德了。”
求符算命请道的话什么时候不可以,非要在赏花节上让人没点清闲。
瑾王妃这般说了,昌王妃自然不好再勉强。
只能笑着道:“那等二大师得了闲,咱们再请她过府吃茶聊聊。”
郑离惊拱拱手,什么话也没应,就被瑾王妃拉着走了。
瑾王妃一力挡下所有,有人有意见也得憋着。
“娘娘威武!”郑离惊由衷的感谢。
她不是不能脱身,而是她再怎样也得顾忌着这些身份地位都在她之上的人。
二大师的名头并不能让她在宗亲勋贵面前无礼放肆。
但瑾王妃可以。
皇室中身份地位比她高的人不多,有也是那些算辈分的人。
以瑾王在朝中的举足轻重,敢给瑾王妃脸色的人几乎没有。
她这一拉,轻易的就能让她脱离围困。
着实利落。
瑾王妃呵呵一笑,“我也就这点用,有人仗势欺人,我能仗势拉人。”
有王爷在背后撑腰,她确实无需顾忌太多。
郭氏和邬氏听得这话都笑。
若不是相交深了些,谁能知道这位长相绝美的瑾王妃,看起来清冷端雅,实际也有爽利的一面。
一群人恢复清静,来到另一处观景佳处,目之所及都是玉白色的杏花。
高矮起伏的山坡上繁花似锦,杏树下游人穿行,春光极为烂漫。
“咱们就在此处野餐,日头正好晒不到。”
走累了,寻个地儿,吃点带出来的美食,这花节才过得松快。
众人在有大松树遮阳的石台上,盘高望下的就着繁花美景吃着糕点喝着甜汤。
再聊些闲话,美哉乐哉!
善若靠在师姐身边,最是放松。
“师姐,等回岳山,我要把我那些玩够了的玩具带去草堂放着,好让里头的孤儿们也有得玩。”
“极好,到时我让安哥儿也收拾一批出来,都带去。”
还不知她们要去岳山的瑾王妃愣了,“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去岳山?”
善若这才记起自己还没跟母妃说这事。
她连忙说道:“母妃,我们年前就说好了,三月份就回一趟岳山。”
那是她们长大的地方,且凌云观跟她们有着非一般的香火情,是不能断的根。
“那我跟你们一起去。”瑾王妃几乎没多想的决定。
“母妃去看看你长大的地方,顺便感谢凌云观对你的照顾。"
"啊?母妃也要去啊?”没把母妃纳入行程的善若,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师姐。
郑离惊笑了,“王妃娘娘想去就一起去,就当出门散散心。”
“说得没错,你父王也会同意我陪你去的。”
瑾王妃揉揉女儿的脸,并没有恼她把自己落下没考虑在内。
邬氏看向堂妹,意思你呢,也去吗?
郭氏摇头:“我就不去了,家里要我看着呢!”
她去的话,那大女儿还不得以为家里牵挂她放心不下她。
必定又要以此来闹腾,不会安心的在道观待着。
更何况,家里大儿媳有了身孕需要她看护着点。
二女儿也不会同意她去的。
郑离惊确实不会同意母亲跟随。
马车颠簸的辛苦,康健的人都不好受,况乎身体不好的人。
没必要折腾耗损。
郑维秀有些遗憾自己的伤三月份还没好,不能跟着去见见岳山风景。
但郑唯荷不想出门远游。
二姐又要离家一段时间,而她的终身大事二姐还没给掌眼。
想到此她内心不免有些担忧。
游玩了大半日,一行人才准备打道回府。
下山时,郑离惊遇到了魏家两姐妹。
但这回不止魏家姐妹俩,浩浩荡荡一群人,其中有位儒者有些眼熟。
善若眼利,认出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