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母女生分
唐昭巡视一圈,最后来到护国公府支的粥棚。
孟淑儿说的没错,这个粥棚跟其他粥棚比起来寒酸了许多,粥熬的也不稠,排队的灾民自然也少。
正严肃监工的秋雨一见着唐昭,如乳燕一般扑来,“姑娘,您可回来了!”
唐昭化身夸夸机,“做的不错!”
秋雨傻笑,片刻后委屈道,“还是比不得白家那个女人开的。”
原本她们护国公府是第一个开设粥棚的,后来姓白的、姓孟的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跟着开设粥棚不说,还撺掇武威城的夫人小姐们一起开,把她们姑娘的风头都抢走了!
那些灾民也是没良心的,听说济民堂的粥棚施的粥稠,就颠颠跑那边去排队了。
秋雨看着他们粥棚前越来越少的灾民愤愤不平。
唐昭提醒,“将你的白眼收一收。”
哦,秋雨老实垂眸,脸上还很不服气。
唐昭觉得她这样带着感情做事很不专业,作为一个贴心的好领导,她开解道,“有人帮着施粥帮着分担护国将军府的压力是好事。”
“可那群刁民”,秋雨在唐昭警告的目光下改口,“灾民个个称赞那姓白的,说她比姑娘还心善呢!”
陆英皱眉,这他倒是不曾听说。
唐昭无所谓,“灾民说的也没错啊,人家那粥、那粥棚、那银子花的确实比咱们多嘛。”
秋雨委屈,“那是因为咱们的钱粮都安顿武丁四带来的灾民了!”
陆英大人低下头,脸红红的。
唐昭觉得自己身边的丫头忠心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就是大局观有待提升,作为她的心腹,这绝对不行!
自己该教教她们了。
“秋雨,我是谁?”
“是姑娘啊!”
“还有呢?”
“昭善郡主,宣王儿媳,骠骑将军夫人”,秋雨眨眼,“还有,武威城主。”
“这些灾民最后去向何处?”
“自然是留在武威”,秋雨肯定道,除非遇上天灾人祸,否则百姓不会轻易离开。
唐昭问,“懂了吗?”
秋雨满脑袋问号。
陆英看不下去,“这些灾民将来都是郡主治下的百姓,谁捐钱粮都不要紧,反正最后受益的人是郡主。”
别人捐的越多,郡主省的就越多,陆英大人若来自现代,就会用更直白贴切的词形容:白嫖。
秋雨一脸震惊,“那岂不是白家和孟家都在帮姑娘做事?”
自掏腰包不说,还个个美滋滋以为占了大便宜!
唐昭谦虚,“双赢,双赢而已。”
白柔音孟淑儿得了美名,她省了钱粮得了百姓,大家各取所需。
秋雨用了一盏茶的时间重塑了她的三观,然后跟打了鸡血似的重新回去监工,看灾民的眼神也从“没良心的负心汉”改成“大家都是一家人”。
陆英大人试探,“郡主不怕灾民会心向白孟两家?”
“若她们能养活灾民一辈的话,我心悦诚服。”
陆英大人失笑,心里对唐昭更加敬重。
这位昭善郡主,果真如好友所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关于以工代赈,本郡主有些事想跟大人商讨。”
“请郡主移步府衙。”
“喂,你愣什么神呢?粥都打好了,赶紧走,后面的人还在排队呢!”负责掌勺的厨娘大着嗓门道。
队伍最前面头发花白灰头土脸的老人收回看向唐昭离去的目光,当着厨娘的面仰头将粥一饮而尽,才哼着曲晃晃悠悠离开。
“有病!”厨娘暗骂一声,继续打粥。
王府别院,宣王妃放下绣好的麒麟肚兜,净了手用了午膳,坐车去了孟家别院。
宣王妃驾到,孟府下人无人敢拦,宣王妃一路畅通去了孟老夫人的屋里。
孟老夫人好似午睡刚醒的样子,由下人服侍着重新梳洗,边用羹汤边觑着宣王妃的脸色。
被晾在一旁的宣王妃面色平淡,细细品味着娘家的茶,却总也喝不出年少的味道。
“宣王府喝的都是贡茶,自是比孟家的要好”,孟老夫人找茬,“只是夫家的茶再好,也没有娘家的茶合心意。”
宣王妃但笑不语。
孟老夫人是知道这个女儿的,看似温柔娴静实则刚毅果决,对付寻常女子百试百灵的柔肠刀亲情牌对她而言根本无用,于是孟老夫人直问道,“淑儿的事,王爷可同意了。”
宣王妃颔首。
“这就对了,世子妃身怀有孕,世子身边少不得伺候侍奉的人,与其让其他家族占了位置,不如让淑儿去。”
孟老夫人脸色好看了些,“淑儿被她母亲惯坏了,又因忠勇侯府的事毁了名声,与其下嫁联姻,不如嫁入宣王府,将来生下孩子,孟府和你的地位才更稳固。”
“母妃误会了,女儿此次来并非替流儿说亲。”
“那是谁?”孟老夫人脸色不悦,“元野我是不同意的,那些庶出的更是别想。”
孟老夫人想的明白,宣王类先帝,不仅重视子女能力,也重长幼嫡庶,世子乃嫡长子,自身也出类拔萃,是铁板钉钉的下一任宣王,因此哪怕是让孟淑儿做妾,孟老夫人也能答应。
别人,休想。
庶出的不提,至于顾辞,那就是骗孟淑儿的!就孟淑儿那个脑子,能在唐昭手下活三天都是奇迹!
她孟家辛苦养大的女儿,可不能白白折了进去!
宣王爷嘴角含笑,“是王爷。”
“什么?”孟老夫人没听明白。
宣王妃嘴角笑容越发明显,“女儿此次前来,是替王爷纳淑儿为妾的。”
孟老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宣王妃从未感觉这么畅快,“女儿选定了日子,就这个月末吧,虽然仓促了些,但毕竟是纳妾,也没必要那么隆重。”
她接过孟嬷嬷递来的帖子,“三十号,宣王府别院等着孟家的轿子,时辰母亲和大哥自定就是,只是记得将人送去东侧门,正门是走不得的。”
宣王妃放下帖子,起身就要走。
“站住!”孟老夫人一拍桌,“谁说淑儿要嫁宣王?我给你的信写的清清楚楚”
宣王妃打断,“王爷答应了。”
孟老夫人如被人抓住脖子的老母鸡发不出一点声音。
宣王妃恭敬行了一礼,转身毫不留情离去。
待宣王妃的身影消失不见,一人才从里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