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一别两宽,决心诞子
第334章一别两宽,决心诞子
话表李山村中,牛魔王道尽真话,言说他出身来历,但村中村民尽不肯听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凡夫俗子,怎能知得。
牛魔王又是听得村民言说,他在说那话本,怎愿信他所言为真,他深感无奈,说道:“诸位,我之所言为真,而非为我胡言乱语,诸位何故不信?”
一众村民议论纷纷,皆是说道:“却是不信,却是不信。”
牛魔王说道:“果真不信?”
村民俱是摇头,言说不信牛魔王所言。
牛魔王望向左良,闻其有何法子。
左良摇头,事到如今,他岂有甚法子。
牛魔王说道:“若你等果真不信,我有法子,使你等信得我所言为真。”
一众村民闻听,不急着散去,竟起了三四分看热闹的心思,笑道:“老牛,你说这等话本,却是起兴,竟以为真事,既你言说为真,又有法子,便说来与我等所听。”
牛魔王说道:“但我言说之中,我本相为妖牛,我可变化出本相,若是见着我之本相,你等自是信我,但恐见得我之本相,会吓着你等,那般却是不妙。”
一众村民仍是不信,只觉牛魔王在胡言乱语。
有村民说道:“既然老牛你言说有甚本相,那便变来与我等所看,但我等有半分惧怕,便跟你姓。”
又有村民嬉笑道:“正是此理,正是此理。若是我等有半分惧怕,日后老牛你田里的活儿,我等便帮你做了。”
旁边还有个村民说道:“老牛言说他有甚本相,更是言说,他本相为牛,还说些怪话。但你本相为牛,日后是不是可以帮我等耕地了?村中甚穷,只得一头牛儿,若是有你帮助,那便是两头哩。”
一旁村长见着这等,不知该说些甚才好,只觉此处甚是荒谬,言说甚妖怪,还聚集这般多人,果真教他不知该怎办才好。
村长如今只能听之任之,看着牛魔王和村民会怎样了。
牛魔王说道:“既你等言说不惧,我便现出本相来,你等且莫惊慌。”
一众村民说道:“你且变来,你且变来。”
牛魔王闻听,二话不说,摇身一变,现出本相来。
一众村民忽是见着牛魔王本相,大惊失色,怎还敢在牛王面前言说,但见东的东,西的西,走的走,立的立,四散而逃,不敢有半点停留,唯恐教牛魔王所害,一边奔逃,一边有人高呼‘妖怪’。
牛魔王见着一众村民逃去,愕然不提,他四下张望,见着原地只剩个严氏跌倒在地,因大惊大悲而心力憔悴,逃脱不得。
牛魔王转头问道:“正渊,我之本相,果真如此唬人?为何一见我本相,便四散而逃,不听我半句言说?”
左良摇头说道:“牛王本相不曾有多可怖,然成见锢心,如岳峙而不倾,故牛王为他人所不容,实际牛王本相,虽有妖容,但多生灵相,并不可怖。”
牛魔王闻听,沉吟许久,叹气道:“人妖殊途。”
说罢。
他不再与左良多言,行走至严氏身前,说道:“我果真不曾有害你之心,若我害你,你早就没命,怎能至此与我多言?我方才问你之言,乃是真话,你可好生斟酌,但你愿与我同行,我便带你离去,永不分离,但若你不愿,我与你银钱,你我夫妻情分,到此为止,我自有和离书与你,银钱亦可使你衣食无忧。”
严氏战战兢兢,身子打摆,不敢言语,唯恐牛魔王害他性命,一句话不曾说出。
牛魔王见之,十分无奈,问道:“正渊,可有何法子?”
左良点头说道:“自有法子。”
左良伸手从包袱之中取出一张黄符来,朝严氏挥去,但见黄符无火自燃,自有灵气飞出,融入严氏身中,教严氏清醒许多,不再畏惧。
左良说道:“此为定魂符,可保其魂魄稳居,心神安宁,如此当可尽去其畏惧。”
牛魔王惊诧道:“正渊,你何处而来这般符箓本事,你不是修的一身五雷正法。”
左良笑道:“在府中时,多有看书,自然而然便是学会些许,上不得台面,只得应付一些小事罢,却不可大用。”
牛魔王惊叹道:“正渊你之天资甚是了得,许多修行这般的,其符箓本身,尚且不如你。”
左良摇头说道:“果真上不得台面,牛王不必多言,且与你妻言说。”
牛魔王闻听,方才点头,上前说道:“如今,可能谈说?”
严氏望向牛王,说道:“你果真是我阿郎?”
牛魔王点头说道:“自是你阿郎,你我夫妻,相处多年,我可是你阿郎,你当是知得,且莫惊慌。”
严氏说道:“你一直都是妖怪所变,不曾有变?”
牛魔王沉吟许久,说道:“若如你所言,我一直都是妖怪,不曾有变,但我入得人间,历练红尘,故而与你相遇,你可愿与我离去?”
严氏望着牛魔王,不曾言说。
牛魔王亦不再多言,便是站立在旁。等候严氏开口。
许久之后,严氏方才开口,说道:“我愿与你和离,但你我再无瓜葛,我之夫,不可为妖。”
牛魔王应下,与左良取来一纸张,在其中书写和离书,他本要去寻些银钱,左良却递来一包袱,其中尽是银钱。
牛魔王有些诧异左良有这般多银钱,但还是接下,将之悉数交与严氏,说道:“此处有银钱无数,足以使你一生衣食无忧,你且收下,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之理,你当知得。”
说着,牛王又取和离书奉上,说道:“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你我各还本道。愿卿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再择郎君。更愿与我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牛魔王不再多留,朝村外走去。
左良紧随其后,牵着白鹿,二人同是离去。
严氏望着身前银钱与和离书,似梦初醒,知得牛王非等闲之人,纵然为妖,却多胜他人,失此郎君,他还能寻得更好之人?
……
却说牛魔王与左良二人走出村外,行走在山道上。
牛魔王忽是停下,朝村中张望而去,久久不曾言语。
左良说道:“牛王,何必如此?”
牛魔王转头笑道:“甚何必如此?”
左良说道:“牛王,却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牛王留其腹中之子,你与他缘法不绝,来日定有劫数再临,苦海无边。”
牛魔王说道:“正渊,你初来之时,我尚有不信,不知劫数何来,如今,我却是知得,修行之劫,竟在此处。”
左良说道:“牛王,你可将之避开,何必逞能?”
牛魔王摇头说道:“劫数,便与人间常言之阳谋一般,你明知前方无路,仍会一跃而下,深陷其中。”
左良闻听,沉默不言,劫数非在他身,他自是感受未有那般深厚,劫数乃在牛王之身,他说不得甚话。
牛魔王转身拜礼说道:“正渊,此行多谢于你,你跋山涉水而来,又与我银两等等,诸多恩情,老牛我铭记在心,不敢有忘,但来日若你有须相助之时,尽可与我言说,老牛我定全力相助于你。”
左良回礼说道:“不必如此言说,但我奉师父法旨而来罢。”
牛魔王说道:“纵然有法旨,但恩情我却领下。正渊,如今我等可能归得山中而去?”
左良点头说道:“我本意四下行走,救治人间流民,但如今既是与牛王汇合,自当先是归家而去,沿途所过,亦可救治流民。”
牛魔王说道:“正该如此,说来,正渊你心中却有慈悲,虽不知你在人间所为,但你眉宇间,较之往前,多了许多慈悲。”
左良笑道:“果真有变化?我却是不知。”
牛魔王说道:“莫要多言谦让之话,我等这便离去,归回家中。”
左良说道:“但有一事,心有不解,欲与牛王相问,请牛王解答。”
牛魔王说道:“有何不解之处,你尽可言说来,我定为你解答。”
左良说道:“牛王回归家中,那时该如何与正慈师弟他等言说牛王在外娶妻之事?”
牛魔王闻听,有些恼怒,说道:“正渊,你竟敢打趣我?”
二人嬉闹之间,朝着西牛贺洲方向而去。
……
话表李山村中,在牛王与左良同是离去后,一众村民方才敢现身,唯唯诺诺的靠拢来,在见得牛魔王与左良二人已是离去,方才去寻严氏。
不消多时,一众村民在牛王昔日家中寻见严氏,问及严氏情况如何,严氏自是一一与村民等言说,待是言说完毕,将和离书取出,呈现于村民观看。
一众村民惊呼不止,议论纷纷。
有村民说道:“不曾想那老牛竟真是妖怪,我等与妖怪相处这般时日,一无所知,如今回想,真教人感到可怕。”
又有村民说道:“这和离书已写,那妖怪已是离去,不必再说。幸亏他自行离去,不然我等都不知该如何对付那老牛了,怪不得昔日能打退妖怪,原来是因为老牛也是妖怪,这就说得过去了。”
还有个村民,说道:“说不得,那妖怪与老牛本就狼狈为奸,是做戏给我等看哩。”
村长呵斥道:“不可如此胡言。”
那村民有些不忿,说道:“村长何故袒护一妖怪?”
村长说道:“其纵然是妖怪,但往日多有相助我等,今已离去,自不可再胡言乱语,平白生了三分灾殃来,其今为妖,你怎知你所说,他不得而知?若他得知此间之事,定是要来索取你性命,那时你求饶不得。”
那村民闻听,有些惧怕,不敢再言。
村长再是望向严氏,问道:“牛严氏,但老牛离去之前,与你留下和离书,说明一切,还有说些甚没有?”
严氏沉吟少许,犹豫着开口,说道:“其留下一笔银钱与我,言说使我衣食无忧,其馀再无。”
一众村民闻听银钱,尽是眼前一亮。
村长不觉为然,说道:“那天师与老牛怎个认识的,你可曾知得?”
严氏说道:“但闻其言,似同出一处,乃是个甚仙府的。”
一众村民说道:“妖怪怎会出自仙府,却是胡言,却是胡言。严氏你却上当哩。”
村长未曾言语,但他望向严氏腹中,问道:“牛严氏,不对,你既与老牛和离,不可如此称你,严氏,你如今却怀着老牛之子,若是老牛为妖,你腹中之子,便为妖之子,你可想好,该如何处置?”
严氏抚摸腹部,说道:“村长,我欲要将之生产下来,抚养其长成。”
一众村民俱惊,说道:“严氏,何至于此,何至于此,这孩子乃是妖怪,你生出来,如何能抚养。”
村长闻听此言,却并未多言,而是笑着点头,说道:“既如此,你便住在此处,有何所须,尽可与我言说,但平日若有人欺你,尽可来寻我,我便为你做主。”
严氏听得其言,大喜过望,说道:“多谢村长,多谢村长。”
一众村民听得其言,十分着急,说道:“村长,怎可如此,但其腹中乃是妖怪也,若生出来,要吃我等,那时我等该如何是好?”
村长说道:“不必再多说,但若其腹中之子而生,我会亲自照看,若是其要吃人,第一个先吃我,你等不可再多言。”
一众村民见村长这般坚决,只得作罢,然其望向严氏腹中,目有不善,成见颇深。
……
话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处。
姜缘正在府中静修,忽是心有所感,朝府外张望而去,少顷间,已知事情前后经过,他笑了笑,未有多言,将府中修行的红孩儿唤来。
红孩儿得了吩咐,即是行至真人静室前来,聆听其法旨。
真人吩咐道:“正慈,一载三月十三天后午时,你出府外静候,你父与你师兄将归,你可恭候,那时,使二人前来见我。”
红孩儿听闻此事,即是跪伏在地,叩首道:“弟子领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