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这还真是大力出奇迹啊。”
当九艘车船以每小时四十多公里的速度在海域中稳定航行,耿煊忍不住心中感慨。
这速度,已经非常惊人了。
据耿煊所知,这样的航速,便是放到铁甲巨舰横游沧海的前世,也不算慢了。
除了极少数专以竞速为能的“玩具”,已全面超越了风帆时代的船只。
而这些车船之所以能如此轻易就达成这样的成就,不是因为多么精妙的设计,只是用了很简单的一招——将驱动船只的主角从“风力”变成“人力”。
当上百名修炼者奋力蹬踩,他们能为船只提供的动力,甚至超过了以马力为单位的蒸汽动力。
而且,更加灵活。
最大的缺点,大概就是有点太费修炼者了。
这对现在的“黑风军”来说,却反倒是最不需要在意的事情。
甚至,为了确保大家都能得到这样特别的修炼体验。
铁狼等人还专门制定了一个排班表,每一批“水手”最多只能体验半个小时,就得将机会让给其他人。
当大家从这纯牛马的岗位上离开时,一个个脸上都是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神情。
根据耿煊的观察,他还发现,大家的能力,远没能最充分的发挥出来。
这也不是他们有意懈怠,而是这就是这九艘车船所能达到的极限。
在九艘车船的速度最巅峰之时,比现在还要略快一些,大约已有每小时五十公里左右。
可这九艘船只在保持这种高速航行时,船体就开始有了变化,不时就有轻微的异响从某处传出。
从甲板到舱壁,都在轻微的颤动。
给人的感觉就是,即便下一刻毫无征兆的解体,散成一块块木板,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在察觉到这一点之后,不得不通过降低“水手”数量的方式,将船速一点点降到现在这个状态。
耿煊收回大量其他船只的目光,对身旁的阮锐泽道:“现在,你给我仔细说说‘黄苇岛’的情况吧。”
“是。”阮锐泽应了一声,开始讲述起来。
……
玄青海南北距离超过一千五百里,东西最宽处超过六百里。
“黄苇岛”位于玄青海中段偏南位置。
与玄青海北岸距离大约一千里,与南段沆河交汇处约五百里的距离。
与东边的玄州海岸相距两百里左右,与西边的幽州海岸相距近四百里。
“黄苇岛”本身,呈不规则的椭球形,东西长约十里,南北宽约六里。
没有什么特别的产出。
且整个岛的高度太低,几乎与水面平齐,每年夏秋之际,沆河水势最大的几个月,水流通过沆河鱼玄青海的交汇处灌入玄青海,导致玄青海水势上涨。
虽然这种影响摊到整个玄青海,也就上涨几公分,最多十几公分就顶天了。
可“黄苇岛”却因为地势太低太平,就会全部被水淹没,长达四五个月之久。
只有一大丛茂盛的黄色芦苇探出水面,彰显其存在。
每年都是如此。
因为这个原因,连玄青海沙雕都不会选在这里产蛋孵仔。
再加上“黄苇岛”周边水域,颇有一些与之情况相仿的“隐岛”存在。
——也可以说是暗礁,即只需再往上冒个几十公分,就能探出水面的,“隐藏”在水下的岛形区域。
一旦驶入这种区域,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的结局。
因为这些原因,“黄苇岛”虽然处在玄青海最热闹的中南部海域,周边数十里却常年无人光顾。
“我猜测,这也是他们将‘黄苇岛’选做集结之地的原因。”阮锐泽如此说道。
听着阮锐泽对“黄苇岛”的介绍,耿煊轻轻点头。
待阮锐泽将情况介绍完,他这才问道:
“‘黄苇岛’周边暗礁隐岛,你都熟悉吗?”
阮锐泽忙点头道:
“熟悉,非常熟悉……那里有一个隐秘的产珠之地,每年我都会带一群心腹,悄悄潜去那附近采珠。
一来二去,周边水域的情况,也被我亲自摸了一遍。
多了不敢说,‘黄苇岛’周边三十里水域的情况,我全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若安排你领航,你能将船队安全带到‘黄苇岛’附近吗?”耿煊问。
阮锐泽立刻拍胸脯保证道:“没有任何问题,便是闭着眼睛,属下也能将这任务完成!”
说到这里,意识到什么的阮锐泽顿了一下,才问:
“您要先去‘黄苇岛’?”
耿煊轻轻点头。
联系他以往的行事风格,这并不难猜。
阮锐泽忙道:
“您不带我一起吗?……要不,我还是跟您一起过去吧,很多情况,单靠说是说不清楚的,以我对‘黄苇岛’的了解,应该还是能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耿煊却摇头道:
“你还是领航吧,将大家安全带到‘黄苇岛’附近同样重要。”
听他这般回答,阮锐泽明显有些失落。
不过,很快他就振作起来,又问道:
“若是没有意外,我们应该能在亥时抵达……我们直接驶入‘黄苇岛’吗?还是停在更北边的水域等您通知?”
耿煊道:“不用担心,到时我会来接你们的。”
对阮锐泽交待完之后,耿煊又去铁狼处做了一番简单的交代。
“黑风军”现在仅有宋明烛、铁狼两名一境圆满。
宋明烛在后面拖家带口,带着大部队缓缓南下。
铁狼则带着“铁骑营”三千人,以及“一营”的一万人,随他“御驾亲征”。
在登船之前,他就与铁狼交代得差不多了。
这次过来,其实就是告个别,正式将这支力量交托到他手中。
就在他做好安排,准备离去之时。
一道声音忽然从铁狼身旁传来:“等……等等!”
耿煊扭头看去。
这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暗夜司长杨骞。
从将此人生擒,并将其从‘鱼鳞坞’带到“野狼峡”,交到宋明烛手中,再到今日宋明烛将此人亲手交到铁狼手中,这人始终都如哑巴一般一言不发。
便是现在与前同事兼下属的铁狼待在一起,他的嘴巴也如同被死死焊住一般。
加上在耿煊的特意要求下,一直没有对他施加什么特别的刑讯手段。
他也就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在黑风团好好的活到了现在。
虽然,并没有有意对他透露什么信息。
但从他在“毒蝎团”的宴席之上被耿煊制服,到被他带着一夜东行数千里,从幽州到玄州,被交到“野狼峡”的宋明烛等人手中。
到目睹“野狼峡”的种种。
再到亲眼目睹原本来“野狼峡”采摘果实的两千玄幽铁骑全军覆没。
再到铁狼等人赶来会师之后,耳闻去“燕来峰”的玄幽铁骑得到了同样的“待遇”。
再到小岛上规模近四万人的“黑风军”大整编。
再到此刻,在铁狼的亲自看护下,随其一起南下,奔赴“黄苇岛”……
他几乎全程见证了黑风团到黑风军的变化,亲眼看着其如何在玄幽二州的“肌体”内横冲直闯,翻江倒海。
而他很确信,这才只是开始。
这就是个完全不可以常理去揣度的“魔头”,是董观有生以来遭遇的最大劫数,命里的克星。
他已经明白对方的意图。
他很想强忍着不开口。
因为他知道,在这场“游戏”中,谁先开口,就相当于投子认负。
但从对方的作态,他却已经明白,相等对方主动开口,是不可能的。
而时间越往后,他的价值就越低。
他的议价能力,也就越弱。
若他因为心中一口气,一直强忍着不开口示弱,那他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被舍弃掉。
甚至变成那些重伤残疾者恢复治愈的“活体材料”,也是很有可能的。
在想明白这些之后,他不敢再强撑下去了。
看着对方看过来的,目中带着淡淡笑意的眼神,杨骞咬牙道:
“我想与你聊聊。”
耿煊问:“现在吗?”
“对,现在。”杨骞道。
说出这话的他,心中饱含期待。
在他想来,对方应该不会拒绝。
不管怎么说,“黄苇岛”不是那么好啃下来的。
而暗夜司安插在“黄苇岛”眼线,若是利用得好,会让这根“硬骨头”好啃很多。
可耿煊的回答,却让他心中一沉。
耿煊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而后轻轻摇头,道:
“算了吧,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浪费在这里……”
说到这里,他看着杨骞,带着莫名的语气,轻笑道:
“而且,我看你现在也没有真的想清楚,我觉得,等你想清楚之后再来与我聊聊,对你对我,应该都更好一些。”
说着,他再没有理会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了许多的杨骞,对铁狼轻轻点了点头,便再没有片刻停留,转身而去。
很快,他的身形便从在水上疾行的车船甲板上纵跃而起,“啵”的一声轻响,远远投入数十米外的水面之中,消失无踪。
哪怕有很多目光都在他入水的水面周围搜索,可除了他入水处有轻微的涟漪扩散,周遭水域,直到他们目力所能及的视线尽头,都再也看不出任何异常之处。
当耿煊入水时,车船已经向南行了数十里,与“黄苇岛”的距离,已经不足九百里。
而现在的他,已将“水行术”掌握到大师层次,全力施为,速度已经超过每小时一百公里。
这对他来说,也就四个小时左右的行程而已。
其实,若只是为了更快抵达目的,还有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向东泅水数十里,去玄州东岸,然后再南下。
到了目的地附近之后,再泅水去“黄苇岛”附近。
这么选择,里程数固然会增加,可行程时间,却反而会缩短到三个小时左右。
但在面对这个更省时的方案时,耿煊却没做过多权衡就放弃了。
此刻,在水下高速向南急掠的耿煊,一边保持高速行进,一边却在仔细体味大师境“水行术”所带来的奇妙变化。
几乎所有秘术,大成到大师,都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
前者只是技巧上的纯熟,而后者,却意味着对该秘术的“本质”有了初步的把握和叩问。
这就是耿煊此刻的状态。
他已经不需要有意识的去掌控,什么水行经验,什么游动技巧,这一切都已经被他抛之脑后。
“水行”,已经开始变得如呼吸一般自然随意。
耿煊感觉,这一刻的自己,仿佛真的变成了一条游鱼。
还是那种以速度见长,同时耐力也异常惊人,非常善于长途远行的“鱼”。
晃眼看去,真的像是有一条大鱼在水中游动。
若是看得更仔细些,也能发现,他的手掌,脚掌,甚至是躯体身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让他离“人”越来越远,离“鱼”越来越近。
或许,将“鱼”改为“妖”,更准确的一些。
水妖,水中之妖。
因为速度太快,衣服很快就在与身周水域的“角力”中被撕得粉碎。
——在频繁的辗转中,从元州带过来的水靠早就被他舍弃。
而且,随着“水行术”晋入大师层次,耿煊还发现,只有“真皮”上阵,才能将水中速度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任何额外的负担,以及穿戴,都会成为阻力,而不是助力。
即便做工最精良的水靠也不例外。
……
耿煊的方向感本就非常强大,再加上,他沿途还借助几个阮锐泽介绍中颇为知名的沙岛“校正微调”。
一路无话,无惊亦无险。
大约四个小时之后,耿煊感觉自己已经到了目的地附近。
虽然,他还没有看到“黄苇岛”,但他已经看到了多处藏在水面之下的“隐岛暗礁”。
而根据阮锐泽的讲述,这就是“黄苇岛”周边水域最显著的特征。
借助这些“隐岛暗礁”,耿煊对自己的行进方向,稍稍做了一些调整。
没多久,在水下急行的耿煊,速度忽然就慢了下来。
玄青海的水质非常清澈,在水下的视野,并不比水面之上差太多。
以耿煊的目力,十几里外的事物,依旧清晰可见。
此刻,耿煊那以劲力护住的双目,盯着正前方稍稍偏左一片水域。
在十几里远处,他不仅看到了一座在水中突起的巨大“高山”。
“山顶”部分,更是完全冲破了水域的局限。
而就在那“高山”的“山顶”附近,正有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漂浮在那里,簇拥聚集在一起。
那些黑点,大多都静静的聚在一起,一动不动。
却也有一部分在缓缓的一动。
有的从远处向“高山”靠近。
有的则恰好相反,从“高山”附近向远处而去。
这都是耿煊在水下的视野。
那“高山”自然不是高山,而是岛屿的水下部分。
而那些漂浮在“山顶”周围的黑点,实则是一艘艘浮在水面上的船只,在水下的部分。
“就是这里了。”
耿煊心中这般想着,降低速度,一点点接近,身形也一点点从水底深处逐渐往上浮。
更多水面之上的景物,通过水面的折射进入他的眼中。
高大的楼船。
数量极多的车船。
在船上穿行往来的身影,值勤之人……
下船登岸之人,从岸上登船的人……
一支支整齐的队伍,牵着一匹匹玄幽马,从岸边经过。
就像是在消食散步。
让玄幽马保持基本的活动量,而不是让其长期待在马厩中,吃了睡,睡了吃,一点点废掉。
井然有序。
又适意悠闲。
“没错了,就是这里。”
心中这般想着,耿煊绕着“黄苇岛”,在水下转了一圈。
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登岸地点。
而此刻,时间正是黄昏向黑夜过度之时。
耿煊琢磨了一下,心中有了主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