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想完善一下律法
李孟姜输入对:历史上李世民对易州司马陈元璹的惩罚是什么样子的?
度娘面板却显示:
主主,小度已经努力查找啦~可历史书上并没有对易州司马陈元璹处罚后续相关记载呢╮( ̄⊿ ̄)╭
李孟姜揉揉自己的太阳穴:
“算了,算了,这个家伙只不过是打酱油的路人甲,没有记载就没有记载吧。”
李孟姜伸伸懒腰:“老娘睡觉去咯~”
卯时三刻,晨光像融化的金箔淌过雕花窗棂,将牛皮帐顶染成琥珀色。
李孟姜掀开绣着并蒂莲的锦缎食盒,里头桂花糕的甜香混着新蒸的荷叶包,在晨雾里酿成蜜色的涟漪。
她轻提裙摆绕过积水的石板路,发间珍珠步摇随着步伐轻颤,惊飞了栖在梅枝上的画眉鸟。
"属下拜见十殿下!"
演武场上正在操练的士兵们齐刷刷收枪行礼,矛尖上的红缨还沾着未干的露水。
李孟姜望着他们被晨露浸透的衣襟,笑意温柔得能掐出水来:
"免礼,你们继续练习吧。"
话音未落,名叫云湍的年轻士兵已经凑了过来,青铜铠甲缝隙里还沾着昨夜站岗的草屑:
"十殿下,您给老大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呀?"
他喉结不安分地滚动着,盯着食盒的眼神像馋嘴的猫儿。
"你这小子,比灶台边的馋猫还机灵!"
李孟姜故意板起脸,却藏不住嘴角的梨涡。
她正要打趣,身旁的喜顺突然跨前半步,黑曜石般的眼睛斜睨着云湍,铁甲护腕随着动作发出轻响:
"整日盯着别人内宅之事,也不嫌臊得慌?殿下和将军的私事,也是你能打听的?"
云湍的脸瞬间涨成关公,结结巴巴地辩解:
"我...我就是替将军高兴!"
李孟姜被两人逗得直笑,索性从袖中掏出几枚绣着祥云纹的红包。
沉甸甸的分量落入士兵掌心时,金线绣的"福"字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你们呀,就别围着我打转了。这几个八千两的红包,给家里爹娘买些冬衣,再置两亩好地。"
周围士兵们发出低低的惊叹,云湍捧着红包的手微微发抖,粗糙的指腹摩挲着柔软的绸缎。
喜顺悄悄别过脸去,喉结上下滚动了好几下,才闷声说道:"谢殿下恩典。"
卯时的阳光穿过层层营帐,在地上洒下斑驳光影。
李孟姜挎着食篮,踏着满地碎金般的光斑,朝着周道务的营帐走去。
一路上,士兵们纷纷行礼致意,她微笑着颔首回应,发丝间的玉簪在晨光中闪烁着温润的光芒。
营帐外,几个士兵还在兴致勃勃地议论着她刚刚给的红包,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李孟姜却全然不顾这些,掀开厚重的牛皮帐帘,踏入营帐内。
营帐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烛油气息。周道务身着玄色铠甲,腰间配剑泛着冷光,正站在巨大的地形图前,眉头紧锁,眼神专注地思索着军队的阵法。
案上的羊皮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各种标记,几支毛笔随意地搁在砚台旁,墨迹未干。听到脚步声,周道务下意识地回头,原本严肃的神情瞬间化作温柔的笑意。
只见李孟姜身着一袭淡粉色襦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海棠花纹,手挎着一个藤编食篮,正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食篮上盖着一块雪白的棉布,隐隐透出诱人的香气。
“浅浅,你怎么来了?”
周道务快步走到她面前,眼中满是惊喜。
他伸手轻轻握住李孟姜的手,触手一片冰凉,不由得微微皱眉,
“外面冷,怎么不多穿些?”
李孟姜任由他握着自己的手,感受着从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你这几天在军营忙得昏天黑地,我就想着拿一些点心来犒劳一下我的老公你啦。怎么,不希望我来呀?”
她歪着头,眉眼弯弯,语气里带着几分俏皮。
周道务闻言,宠溺地伸手摸摸她的额头,指尖划过她柔软的发丝:
“傻瓜,我怎么会不欢迎你来呢。你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他顿了顿,声音放柔,“只是军营里条件艰苦,怕你跟着受累。”
“切,我哪有那么娇弱。”
李孟姜挣脱他的手,将食篮轻轻置于桌上,掀开棉布,露出里面摆放整齐的糕点。
有雪白的桂花糕,表面撒着星星点点的桂花;
还有小巧的玫瑰酥,外皮层层叠叠,透着诱人的粉红色;
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个用荷叶包着的点心,清新的荷叶香气混着糕点的甜香,在营帐内弥漫开来。
“你尝尝看。”
李孟姜拿起一块桂花糕,递到周道务面前。
周道务接过糕点,轻轻咬了一口,松软香甜的口感在口中散开,桂花的清香萦绕舌尖:
“好吃。”
他由衷地赞叹道,眼神里满是赞赏,
“还是我的浅浅手艺好。”
李孟姜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那可不,我做的嘛,必须好吃。”
她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一块玫瑰酥,放入自己口中,
“哦,对了。我想去大理寺完善一下律法。”
“完善是什么律法?”
周道务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在他的印象中,律法向来是严肃且固定的,轻易不会更改。
李孟姜拉着他在桌前坐下,认真地说道:
“如今世道在变,有些律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情况了。
比如,对于一些轻微罪行的惩处,太过严苛;而对于某些新兴的纠纷,又没有明确的规定。
我觉得,律法应该更加人性化,既要维护公正,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就像在军营里,士兵们偶尔犯些小错,如果只是一味地惩罚,可能会让他们心生不满;但如果有合理的规则,既能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又能给予适当的引导,说不定会更好。大理寺的律法也是如此,需要与时俱进。”
周道务静静地听着,眼神渐渐变得专注。他从未想过,在自己眼中只懂得吟诗作画、操持家务的妻子,竟对律法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
“可是,律法的修改并非小事。”
周道务沉吟片刻:
“这需要经过许多人的讨论,还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混乱。”
“我知道。”
李孟姜点点头:“所以我才想先去大理寺,了解具体的情况,和那些大理寺卿、评事们一起探讨,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