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掩盖,赌吗
旬老儿的目光,触及胎尸的那一刻,不可遏制地流露出一丝厌恶。
即使他面上遮掩得很好,但,眼睛不会骗人。
特别是极端情绪,在特定环境下,被触发后,眼睛总会诉说出内心,最真实的那一面。
然而,他前后矛盾的发言,即使是普通的衙役,都能听出问题。
黄县令微笑着看了他一眼,不打算在这里审讯对方。
他直接下令,让苏管事带着衙役,将旬老头押回大牢。
比起对方所说的‘经大师指点,想指定转世’,他更怀疑,这个村庄是邪教据点。
他原本还不确定,但是,在旬老头转身时,瞥向胎尸的那一眼,让他更确定这个想法。
旬老头对这个尸体只有厌恶,没有半分慈爱之色,要说是血脉之子,还不如说像是在看恶心的东西。
只可惜,这个时代无法验DNA,否则,想要验证这个尸体与旬老头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就简单多了。
黄县令命仵作,为这个胎尸检查,并收殓,和惜娘之子尸体,一起运送回县衙。
而他自己则出去和乔县丞他们汇合,确定他们的寻访进度。
这些村民的口供,十分统一且奇怪。
他们都说,近几日他们全部都在家中清修,闭门不出,并没有听到外面有什么大动静,倒是衙役进村的动静,他们都注意到了。
他们在接受询问时,都用麻布包着脸,包着头,只露出了眼睛。
并且,在接受询问时,虽然在崔录事他们的再三要求下,开门了,但是却都不愿意走出门。
他们直言,清修期间,最好不见客,不出门,不食用荤腥。
黄县令看到这群人的时候,有种看到穆斯林教徒的错觉。
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他特地问了一圈,他们的信奉的真主是谁?
他们却都只答,真主就是唯一的神。
再深入问唯一神的名讳,他们都一个答案,神就是神,真神。
在靠近村口的那户老妇人,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眼底闪烁着狂热之色,
“真神就是真神!只有人造的伪神才需要名讳。而真神就是唯一的神!”
她说完之后,看向问话的黄县令,面色满是鄙夷和轻蔑之色。
其他人看到这老妇人的表现,都露出了一言难尽之色。
黄县令依旧面带微笑,“既然你如此了解你的真神,不如就同本官一同回县衙,让本官好好领教你所谓真神的伟力吧。”
他说着,侧首看向身后侧的衙役,“来人,将她押回大牢候审。”
老妇人听到这话,面色难看,正要开口,便被眼疾手快的衙役,用破布堵住嘴巴,反手束缚。
她愤怒地想挣扎,却不敌身强力壮的衙役,面色因激动、愤怒、仇恨之色,而涨红。
其他的村民,都透过自己家的窗户看过来。
他们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黝黑的眼瞳,看起来有些骇人。
不少衙役,在对上这些村民的双眼时,都不自觉第后背发凉,毛骨悚然。
黄县令环视了整个村庄一眼,下令让有腿脚功夫的衙役和有武功的仆从留下来,把守整个村庄。
为了以防万一,黄县令还命人去找苟课税,让苟课税负责在村庄镇守。
他怀疑这个村庄有地道。
否则,那惜娘之子惜书的尸体,怎么可能会无声无息地运送到惜家。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整个村庄的村民都是共犯,这样一来,他们就不是没有听到动静,而是事发前,已经对了口供。
而他们现在得到的线索,就都是被精心布置后,留下的线索。
但是,即使如此,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黄县令不希望是后者,但是,他不敢去赌这人性之恶。
所以,他才会特地安排了人,把守村庄。
黄县令带着崔录事他们,轻车简行,回到了县衙。
刚到县衙门口,倾盆大雨陡然铺天盖地,要是再慢一秒,他们就要享受雷雨的洗礼。
他们淋湿了问题不大,但是,尸体就不一样了。
乔县丞站在廊下,看着雨帘,拍着胸脯,松了口气,“我们这算不算运气挺好的!就差那么一会会儿。”
崔录事已经饿得肚皮都贴后背了,“呵呵,原本的大餐没了,现在连硬饼子干粮都吞不下去,运气好不好,这就不好说了。”
乔县丞伸手出去,就这雨水洗手,“不就两具尸体,死状更惨的又不是没见过,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娘们唧唧了,走,去食堂吃饭!”
崔录事眼神幽幽地瞥了乔县丞一眼,“敢情你没见过那锅大补神汤啊。”
乔县丞,“……本来忘了,现在被你一提醒,又想起来……呕……我去……呕……吐……艹……”
崔录事,“……”
他毫无同僚之情地快步离开,完全没有打算上前安慰一下扶着柱子狂吐的乔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