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去田泽化
第593章去田泽化
古往今来,诸多浩大的工程,其评价多半都是过在当代、利在千秋。
郑国渠、秦长城、京杭大运河……
无不是耗费了当代无数百姓的心血铸造而成,极大的影响了国力的发展。
但是其带来的好处,却是福泽上千年。
苦一苦当代人,换取后世子孙之盛世,是对是错,难以定论。
关键在于一个度。
经历的越多,田泽越是明显的感受到。
这世上的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能用是非对错来判断的,而更多的是得失。
田泽曾在科考中亲自出过这样一个题目。
一个村子,有户百家,其中贫困者过半。若是朝廷拨钱百万,你会如何使用?
是接济贫者?是平均分财?是经营产业?是冒险经商?
答案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只是合适与否。
接济贫者,普通百姓心中该作何感想?
平均分财,大家继续一起穷下去?
经营产业,赚钱多寡且不说,短期内不见收获,百姓会愿意吗?能撑得下去吗?
冒险经商,赚了还好,若是赔的血本无归该怎么办?
这道题,其实就是一个死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粮、没有资源,哪怕有通天之能也无法施展。
即便是一名能吏,也需要一定的本钱,否则就只能在刀尖上冒险或者游走于法律的边缘以谋求第一桶金。
而这道题,田泽是这天下答的最好的一个人。
很简单。
一百万变八百万,每样都干不就好了?
其他人不是没有过这种想法,但是他们做不到,而田泽却是切切实实的能够轻松做到这一点。
凭空造良田、八倍生产力,这是田泽最大的底气,也是大齐敢于迈出去最强的底牌。
此前的陈宫也在面临这样一个难题,要做的事情太多,奴隶就那么些,汉人百姓成本太高而且用起来需要考虑的太多,该怎么分配?
都是国策,哪一个都非常重要,这笔账根本算不过来。
但是,有了这三千万的异族奴隶,陈宫算是彻底放开了。
原定十年完成的初步水网计划,直接缩短为三年,将串联所有郡县。并且直接开始筹划镇级水网打造计划。
正在各处游玩、钓鱼的田泽无辜的直接被牵扯其中,拉出来继续开始了绘图。
不过田泽对此也没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劳碌命啊!
这种水网的建设,于大齐而言,乃是根本国策。
日后田泽终究是要离去的,到时,没了八倍的生产力和肆意挥霍的良田,就需要“水网”发挥作用了。
根据田泽和陈宫等人的推算,只是初步水网完成后。
国内的耕地面积将会增加至少五成,而且都是极为适宜耕种的沃土。粮产也会提高约两倍左右。
再加上早已被船队跨海寻觅到,在刘备臣服后田泽开始推广种植的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
可以说,大齐的粮食问题算是彻底不用担心了。
承载个三四亿人口绝对并非难事。
要是再加上身毒、北匈奴和贵霜的地盘,还可以再翻一两番。
而且建成后的水网所蕴含的诸多水渠、水库还会持续的改善大齐的整体气候,形成良性循环。
异常天气将会减少,旱涝灾害将不再难以解决,沃土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非但如此,水网延伸到的地方,运输速度可以提高五倍以上,运输成本将降低九成以上,消息传输速度提高两倍以上。
这意味着,大齐的生产力、动员能力、抗灾能力、文化辐射力等将极为可怕。
哪怕没有田泽的存在,也能轻易维持如今的统治,甚至将触角延伸到中亚甚至是西亚之地。
而且大齐的国运也将极大延长。
结合这些年内部的改革,理论上支撑千年未必不可能。
这还不是极限。
粮食的充足、内部的平稳、社会的活跃,意味着科技可以随之肆无忌惮的爆发。
尤其是伴随着中原一统,这个世界的规则似乎也彻底的放开,无形的壁障破碎,火药被研发出来了。
尽管距离实用还有着不短的路要走,但是田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科技的时代即将来临。
当然,陈宫等人看的没有这么远,他们如今想的却是。
这天下终于可以不用完全依靠田泽了。
“陛下乃是千古无一的圣君,大齐是陛下一手打造的,但是,大齐不能离了陛下便无法运转。”陈宫意味深长的说道。
祖龙死而地分。
秦朝的悲剧虽然不至于发生在大齐身上,毕竟没有那么深的矛盾。
但是,陈宫等人也不希望田泽离开后,大齐便开始走向下坡路。
英雄可以造时势,但那只是暂时的。
天下兴亡寄于一人身上,这种情况本身就是病态的、不正常的,注定会出问题的。
即便是田泽如今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如今的他也开始尽可能的减少自己对于大齐的过度干预和帮助。
如今在国内,田泽已经很少施展润土术和灵雨术等术法了。
当然,对于七国田泽还是未曾停止过帮助他们“作弊”。
因为如果不“作弊”,他们根本不可能完成他们的使命和目标。
而且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大齐麾下,但迟早是要自立门户的,田泽对于他们的影响与大齐也没有什么关系。
听着陈宫的感慨,董昭眉头微皱。
他对于此言却是并不苟同。
即便是大齐一统天下,朝中的派系之别也一直未曾停歇过。
只不过如今的派系与当初已然产生了变化,而且更加复杂。
保守派、激进派、中立派;保皇派、立宪派、民主派……
哪怕田泽也一直在降低自身的影响,董昭等人依旧坚定的认为田泽是特殊的,不应该被列入被制约权力的范围之内。
这天下都是田泽打下的,君主立宪那一套约束后来帝王也就罢了,他们有什么脸面去约束当今陛下。
况且这天下,有没有当今陛下必然是不一样的。
没了当今陛下,天下的发展必然会迟缓数倍。
不过这种事情他们已经争吵过无数次了,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时商量正事,他也没工夫和陈宫斗嘴。
“西南和西北的水道必须要提上议程了。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觉得昆仑山也可以尝试修一条铁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