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1章 如同蝴蝶,消失在这茫茫细雨中
城哥儿并未在赵家待太久,因为赵宣宣暗中干涉,派个女帮工去传话,说唐母找巧宝。
城哥儿知道唐母身体不好,且脑子糊涂,特别需要家人照顾,所以他主动起身告辞,免得耽误巧宝照顾老人的时间。
巧宝如同尚未开窍的石头,也站起来,大大方方,响亮地说:“欧阳城,记得转告苏姨和双姐儿,说我家挺好的,让她们别担心。”
“行。”城哥儿爽快答应,走着走着,忽然又转头,深深地看巧宝两眼。
巧宝眉开眼笑,挥挥手,果断转身去找唐母,走路的脚步格外轻快。
唐母正在摸大橘猫,笑呵呵,并未特意找巧宝干啥。
巧宝稍有疑惑,转头注视传话的女帮工。
女帮工笑得尴尬,小声坦白:“是唐娘子让我那么说的。”
说完,她赶紧快步离开。
巧宝想一想,云里雾里,暗忖:可能是因为祖母像孩子一样反复无常,刚才闹腾,现在又不闹了。
她并非心细如发的人,反而比较心大,不爱钻牛角尖。
她当即蹲下来,和唐母一起抚摸猫猫。
大橘猫“喵喵”叫,叫声像撒娇一样。
一老一小都帮它顺毛、按摩,它可舒服、可享受了。
赵宣宣得知城哥儿已经离开,瞬间放心。
本着“非诚勿扰”的原则,她不希望自家巧宝和城哥儿走太近,毕竟自家小闺女将来要招上门女婿,而城哥儿是欧阳侠和欧阳大少奶奶的嫡长子,注定不可能满足赵家的要求。
赵宣宣轻轻叹气,其实她看得出来,城哥儿喜欢巧宝,但这事太复杂。
她暗忖:我家与欧阳家守望相助,本来关系和睦,千万别因为在儿女亲事上谈不妥而闹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火苗刚有苗头的时候,就扑灭。幸好巧宝还没长大,没那方面的小心思。
赵宣宣与巧宝特别亲近,天天说悄悄话。上次她试探巧宝对成亲的想法,巧宝当时变得气呼呼,说:“成亲有什么好?”
“姐姐成亲后,就跑别人家去了,哼!”
赵宣宣一看她如此娇憨,忍俊不禁,暗忖:巧宝小时候像乖宝,但长大之后,就越来越不像了。乖宝早熟,巧宝不开窍。
不过,这样恰好让唐风年和她顺心如意,毕竟他们早就打算把小闺女留家里,不让她外嫁。
书房里,唐风年正握着毛笔,写个不停,认认真真。
他在写杜绝冤假错案的具体办法,表情显得严肃。
赵宣宣给他送热茶过去,轻手轻脚,没打扰他。
唐风年抬起头,与她相视一笑,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写字。
有时候,官场办事的速度像乌龟,慢吞吞。比如这次,那群官僚至今还没有搞清楚冤假错案的责任具体该由谁承担,官场博弈就像拔河一样,各方势力正在暗中较劲。
有些官员本该倒台,却偏偏不甘心失去乌纱帽,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去托关系,走后门。如果后门走对了,就有大势力出手保住这种摇摇欲坠的官位。
同时,有些官员本来只需承担小部分责任,却被别人扣上一口大黑锅。如果他没有大势力帮忙撑腰,就会变成替罪羊的下场。
官场的黑暗,明争暗斗,一刻也不停歇。
石师爷没在家里闲着,而是在外面打听消息,身体累,心也累,暗忖:幸好风年沉得住气,又有欧阳凯帮忙,不至于像历史上的含冤者那样以死明志,或者抑郁而终……
眼看即将天黑,他唉声叹气,眼眸失去亮光,脚步沉重地走向唐府。
在他心里,阴云笼罩。
唐风年是他的徒弟,他当然偏心唐风年,因此对那些冤枉唐风年的官僚充满敌意,甚至有恨意。
恨一个人,容易。但恨一大群人,自己的内心反而压力倍增,甚至充满困惑,不理解为什么那些官僚如此糊涂,为什么要冤枉无辜?
他呼吸沉重,暗忖:不是真糊涂,而是假糊涂。真糊涂的人,哪能在这勾心斗角的官场享受高官厚禄?
这案子不查清楚,不澄清唐风年包庇真凶的嫌疑,石师爷就无法安宁。
但他现在偏偏只能干着急,因为他无权无势。
落难的唐风年似乎也变得无权无势,只能在书房面壁思过,闭门谢客,甚至连踏出大门都不敢。
春天的毛毛雨突然到处飘舞,故意飘进人的衣领里,让别人的脖子瞬间一激灵。
石师爷缩起脖子,加快脚步。他身后的孙二和杜竹也是如此,都闷闷不乐,因为他们刚才听到太多对唐风年不利的谣言。无力回天的感觉,正在弥漫。
然而,走着走着,前面突然有官兵拦住他们的去路,并且出示令牌,然后二话不说,动作干脆利落,把石师爷、孙二和杜竹抓走了,关进黑暗的大牢。
他们三人就像蝴蝶一样,突然消失在这茫茫细雨中。
天色昏沉,光明越来越少。
乌鸦的叫声,像极了恐怖预言。
有些人没听懂这恐怖预言,依然浑浑噩噩。
有些人听懂了,于是变得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