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劫之初
某年月,大劫将起。天庭监查司,千里眼顺风耳上报玉帝,人间之乱初见倪端,请玉帝及早准备。玉帝在朝堂上发问:“众位爱卿,可有高见?”。一白袍仙官转出,此君为太白星君,甚是才德斐然。呈上:“启奏陛下,据监察司所报,量劫乃邪教借通天圣人名讳,图以劫力毁日月,乱阴阳,乃九曜之所属。不若令我等九曜星君,帅其部众以平此劫!”。帝曰“善!”。
九曜星君,计都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太阴星君、土德星君、罗睺星君、太阳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分管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罗睺(黄幡星),九、计都(豹尾星)。
帝既有旨,众星君不敢怠慢。然本部重任在身,不得亲自下凡。当下遣得力部众,转世投胎。又传下八部法诀,留待有缘。诗为证:
身毁魂不灭,铁剑荡群邪。
云龙身四纵,悠然妙手空。
抬手风雷起,谈笑水火急。
方寸显灵秀,润笔绘春秋。
其实量劫非惟此次,前有古人,后者追先。所以,人间法诀甚多,只是其中奥妙,若是兰心蕙质,自能得其一二,却也绝非蠢蠢求钱之辈所能理解。
九曜星君所遗法诀流传甚广,但行气颇难,入浅由深。量劫及至,小妖开始是无忌惮,所以人人都懂得些皮毛,也能借助外物抵挡些低劣的小妖。如小鬼精灵惧怕阳火,则人燃艾草以驱;小妖以污秽阴气妁人,人则以微草制符水却病……
时至今日,各部星官天将陆续转世百余年。世间偶有传闻,某樵子山间打柴,不期得了一方仙石,颇有毫光。那樵子颇通武艺,也听闻些法诀。依稀记得有部叫大力金刚的法诀,原来的法诀名字已不可考。因其学一分本事便增一分力量,高深处,借助仙石法宝还能观想凝练一尊金刚力士,却邪去敌,甚有神效。最特别的是运动法宝,便身如坚石,虽万钧不可伤。樵子原本贫微之家,历经苦楚,性情坚韧刚直。于是借来斧凿,以心中之念刻“泰山”于石上,是乃心怀高远。年值三十,血气方刚。之后便游走四方,解危难于众。
也有传闻,某知县幼子年方十岁,偶得大病,眼发青光。后来不药而愈,只是眼中青光未减,视物颇有模糊,总是觉着周围人影祟祟,耳间凄厉。经常嚎啕不止,告知其父。知县大人一时无法,以为病尚未痊愈,幻觉所致。请先生教他一段清心明智的经文,又买些如拨浪鼓,小铃铛等孩儿玩物,小公子不喜鼓声咚咚,却爱铃音清脆。每每乱影来袭,小公子便念动经文,手持摇铃叮叮作响,颇含韵律。则乱影皆伏于地,瑟瑟发抖。问之,言语颠三倒四,约莫猜出是为幽魂。大人闻之,觉得公子为天人所眷,当以大义教之。于是公子渐至品性高雅。
奇闻异事,总是充斥着每个时代的角落。而我们的主人公现下却在一个不知名的乡下角落,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