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虽得到消息,谢青黎重掌兵权,坐镇京畿铁甲营,河东、河南两道援兵也在路上,但庆王、襄王自认准备充分,且谢青黎早已不是当年的大渊战神,铁甲营如何与谢家军相较,待援兵赶到长安,只能在城门外给李焕等人收尸了。

唯一不确定的是郑怀松,三日前突然失去了联系,不知永天教在长安内生事,里应外合的计划是否顺利实施。

“堂兄要不要再等等?今日还是没有阿竹的消息。”多年来庆王依靠郑怀松赚得盆满钵满,私兵渐渐成了气候,按照郑怀松的计划行事已经成为习惯,轮到自己做主,多少有点心慌。

襄王向来自负,郑怀松顶多算是他的谋士之一,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郑怀松功不可没,但也没到离开他就手足无措的地步。

“不出五日,我们就到长安近郊了,一路过来,咱们杀了多少官员、将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咱们拖不起了,等玄甲营一到,咱们胜算可就不大了。”襄王语重心长,直指庆王日思夜想之事:“你不想要洛阳了?”

二王合作,自然要把话先说明白,庆王按照郑怀松所授,说自己无意帝位,只想要个富庶地,做太平王。

符合条件的,整个大渊,除了长安便是洛阳,襄王欣然同意,大家各取所需。

实则郑怀松告诉庆王,攻城得让襄王军队冲在前面,毕竟他要做皇帝,伤亡在所难免,可一旦事情落定,他能不能坐稳龙椅,便不是他说的算了。

庆王心中有了底,面上更显散漫,倒也不是演技上乘,表达自我罢了,他丝毫不怀疑郑怀松对自己的忠心,毕竟是天师的徒弟,自小养在眼皮底下,自然放心。

可如今主心骨无踪迹可觅,庆王愁得晚上都睡不着觉,把身边的谋士叫来成宿成宿地商量对策,说来说去都只有一条路可走——攻打长安,至于结果,要么得偿所愿,要么身首异处。

三月十三日,宜乔迁,宜动土,宜嫁娶。

以“正本”为口号的襄庆军到达距长安约一百一十里的黑龙沟,黑龙沟占地广阔,东西狭长约七十里,南北相对短些,也有三十里的密林群山。

襄王思虑再三,担心绕路过远,等杀到长安城外,两道援军都到了,决定另辟蹊径,翻山行军,他们封地本就多山,走起来倒也不算十分困难。

于是,派出三支探路的先锋营,大部队浩浩荡荡往黑龙沟前进。

谢青黎早推演出三条叛军的路线,尤其是黑龙沟一带格外注意,原因无他,襄王好大喜功,自视甚高,定然不会绕远路。

叛军进入黑龙沟十里处,谢青黎就已经得到消息,命三千弓箭手埋伏在水流小溪旁的山坡上,待叛军休整时偷袭他们。

“记住,不管射没射中,只要连放三箭,立即离开,不可恋战,此乃军令。”谢青黎再三强调后,才命箭矢营出发,并另派两千精锐接应。

襄王得到的消息是前方安全,他不住要求加速行军,生怕耽搁一分一秒,在黑龙沟里度过的时间越短越好,一旦入夜,除了敌人,还有山中野兽,若是生火做饭,等同于大张旗鼓地告诉谢青黎,他们在这里。

饶是常年待在山中,如此急行之下,不少人别说翻山,连脚都抬不起来,副将频繁来报,襄王只得点头允许,就近找一处溪流歇息半个时辰,但不得生明火。

“咱们大王说了,待杀入长安,兄弟们想要什么就自己拿,权当弥补今日所受之苦。”此话传下去后,将士们精神更盛。

以前画饼,说长安如何如何,因为距离太遥远,顶多想想,向往一二罢了,眼下,长安就在眼前,谁不想搏上一搏呢?

可屁|股下的石头还没坐热,水壶里的水还没灌满,四面八方飞来无数支利箭,待他们反应过来追过去,除了杂乱的脚印和被人压坏的植被,什么都没有。

适才情形慌乱,有人受伤,连半个敌人都没捉到,这就是传说中的铁甲营吗?怎么跟想象中沉迷于声色犬马的官宦子弟不一样?

更有甚者,窃窃私语,说谢青黎果真战神下凡,不过半个月就让铁甲营脱胎换骨,他有天上的神仙庇佑,咱们能和天斗?

此话一传十,十传百,再拔营的时候,气氛明显沉重了许多。

襄王派去捉拿偷袭者的队伍迟迟未归,眼见日头又往西落了不少,他必须咬牙前进,若被几支箭吓破胆退了出去,白忙活就算了,岂不是动摇军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东宫那池春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东宫那池春水
上一章下一章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