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小年四
快步跑回家把大锅和架子柴火啥的装到三轮车上,让双喜把熊孩子他们找来,再骑一辆三轮车把肉馅藕片和厨具什么的帮忙送过去。
到了萧从汉那边,支锅搭灶前先在地上铺一块垫子,炸东西控油的时候,一些油渍难免落到地上。
这玩意既不美观也不环保,姜川可不想收摊以后再把地上的土铲一遍,冬天的地那么硬,铲起来可费劲了。
熊孩子他们在村里很好找,听着鞭炮的响声过去就行,估计是玩的开心不愿意走,直到姜川这边把火生上以后,他们才到。
“你们这次的期末考试情况怎么样?”
姜川一边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一边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其实成绩这东西吧,不是怕人问,主要是怕考不好说出来丢人,还有就是怕被家长收拾。成绩好的孩子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
当然孩子们对姜川还是很信任的,不担心被告密。
“这次我们考的都还行,尤其是数学比较简单,基本都80分往上,东东最厉害数学满分。”
“语文虽然差点但也全都及格了,我们这些人总分最高的是小米,语文一百数学九十九,要不是因为少做了一个填空题,可能就拿到双百了。”
说话的是朱小武,被介绍到的人都会抬头挺胸看着姜川。
果然是铁三角到哪里都能打配合,在加上一旁还有捧哏的,排场都给抬起来了。
看来今年老师们打算让学生过个好年,家长通知书也能到父母手里了。
对这方面的事姜川心里门清,以前他就是这么干的,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家长通知书这种东西就会神秘失踪,反正假期这么长,丢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遇到态度强硬的老师一定要把通知书收上去的话,一般就找人代写。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返校领成绩单的时候家长没跟着一起去。
“看来这些天你们在村里玩的这么疯,不仅没挨揍还有钱买鞭炮都是因为考的不错!”
“哪是,我爹说了,今年压岁钱翻倍,要是下次能考双百的话,能答应我一件事,反正一切好商量。”
毛孩子一脸臭屁仿佛第一名已经在碗里一样,不过这种自信的状态要是能保持下去的话还是不错的。
“那行姜叔也给你们加加油,我买了些连环擦炮,喷射烟花、窜天猴火箭巢之类的东西,一共有两箱都分给你们玩。”
姜川这话一出他们立刻就炸了锅。
“真的吗姜叔,你可不能骗我们!”
姜川连忙摆手,“当然是真的,不过这两天比较忙,村里来的人也多,你们就安分一点,平时给我跑跑腿,完事就给你们。”
打发走这群孩子,锅里的油温也热的差不多,放一个铁网子到锅里分开左右两边,藕夹裹上面糊下锅。
姜川用的油是卫生油,就是棉子压榨的,很多炸货铺和炸油条的店喜欢用,因为色泽看上去很漂亮。
价格这玩意必须要吐槽一下,晚上跑完外卖回来,从路边的炸货铺买了点藕合。
总共四个论斤称,花了十五块钱,说实话这个物价确实偏高,还有卤肉铺的鸡爪子,买四个花了十三块五。
随说这些东西不常吃,但这价格也反映出,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现在的生活成本是比较高的。
所以姜川决定藕合五块钱两个一荤一素,切成块装纸袋子,肉丸子五块钱给六个,正好十块钱,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商店里关东煮的价格,更何况姜川在村里,原材料会便宜点。
“我说胖哥咱能等等再吃吗?你不怕烫了舌头。”
这边刚出锅,庞伟就带了两个朋友过来做吃播,关键是时间掐的那么准,所以姜川严重怀疑群众里有通风报信的。
藕合这东西出锅之后被冷风一吹,五到十分钟左右是口感的巅峰期。
早了就太烫,要是复炸或者后面凉了上锅蒸,口感上的差异很明显。
“这个没关系,胖哥问你,后面那剁好的三盘鸡肉是干什么的。”庞伟指着三轮车上的几个搪瓷盘问道。
这些盘子是姜川大扫除的时候从橱柜里翻出来的,还有几个搪瓷缸子和水杯,要是论年纪的话,比姜川的岁数都大。
上面印刷的东西也很有年代感,都是一些花鸟鱼的喜庆图案,还有为人民服务和奋发图强等目标口号。
去年的时候搪瓷缸子就火过一次,里面放上几层蛋糕胚再盖上奶油摆好草莓,摇身一变就成了搪瓷蛋糕,一个能卖到八十多块。
当时人们戏称,这装猪油的东西用来装蛋糕,外表没变,改改内涵就身价倍增了。
“那是我特意找的一年龄的小笨鸡,准备做一道我们老家的特色菜——黄面鸡,到时候大家伙一块尝尝。”姜川对着正在排队的游客热情的招呼道。
黄面鸡是山东德州的一道特色菜,讲究的是先炸后炖,把收拾好的鸡剁成小块,滚上面粉,裹上蛋液,下锅油炸至金黄色。
等过年来客人的时候在下锅炖,记得一定要热水下锅。
选肉方面,市面上那种普通白条鸡是不行的,肉质比较软,直接炸就熟了,再炖就得散。
原来姜川老家过年的时候,大多数是买的养殖场淘汰的蛋鸡,杀鸡的时候能从肚子里掏出一大串没壳的鸡蛋。
对于这种一年才见一次的鸡蛋,姜川对它的味道自然是好奇的紧,主要是馋的。
但姜妈对这事表示反对,说小孩子不能吃没见面的鸡蛋,所以姜川现在也不知道这个蛋到底是个什么味。
既然吃不到鸡蛋那就只能守着锅吃肉了,为了防止姜川偷吃闹肚子,姜妈只好在不糊的情况下把肉多炸一会。
“什么时候,这可不兴放空头支票啊。”有在排队买肉丸子的游客跟着起哄。
“这个快,中午炸好了,晚上就能炖,到时候各位在哪家住,就让那家的孩子过来端一碗就成。”
“大家可能还不清楚,咱小姜的老家可以称的上是中国味都,俗话说一日三餐寻味杨安,我们的地区美食配上独特的调味配方,绝对让大家吃的满意。”
姜川这一波不仅想赚钱还要给他的家乡打一波广告。
为了给这事做铺垫,他可是特意为炸肉丸子单独配了孜然和辣椒粉。
咱们国内的XJ孜然研磨成半颗粒,经过烘烤的朝天椒配少量的小米椒和灯笼椒研磨成粉。
既有辣度又有香味,还能跟原本腌肉的料形成互补。
这个磨的粗细也有讲究,一般情况是破籽辣舌尖,细面辣嗓子眼。
当肉丸子从锅里捞出来的时候,轻轻晃动漏勺甩掉上面的油珠,紧接着倒进盒子里,趁热撒上调料粉。
这时候调料粉被肉丸子的热气一冲,几种香味混合在一起散发出去,周围的人顿时口水都流下来了。
拿到手之后迫不及待的用牙签把肉丸子扎进嘴里,只一入口,鲜、香、咸、辣的感觉刺激着味蕾,即使被烫的嘶哈、嘶哈的也不舍得把丸子吐出来。
看着大家的吃相,姜川就觉的这一波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