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魂入汉末
初平元年正月,董卓祸乱朝纲,图危社稷,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随后响应者云集,各地群雄纷纷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其中,第一路渤海太守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内,经络上党诸县的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其粮草由依然留在冀州的冀州牧韩馥提供。
第二路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屯兵酸枣,而曹操以代理奋武将军隶属于张邈军下。
第三路后将军袁术屯兵鲁阳,随后孙坚由长沙北上,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于鲁阳与袁术会合,被任命为假中郎将,部属袁术。
第四路豫州刺史孔伷屯兵颍川,不过孔伷很快便死了,因为袁术本是豫州汝南汝阳人,自己不能领本州的官职,于是便又表依附自己的孙坚以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讨董之战为本已经快要偃旗息鼓的起义军残部带来了喘息之机,河东白波军、冀州黑山军、并州和徐州的黄巾军纷纷兴起,趁着强军在外不断攻城略地,发展壮大。
初平元年二月初,高唐县被黄巾军渠帅张昱部四五万人所围困,高唐县全城不过两千余户一万余人,城墙也是只有两丈多高的,在张昱部昼夜进攻下不过五天就宣告城破。
城破之际,高唐县县令在残部的保护下从北门出城,然后沿大河南岸向东北方向逃窜,至此全城百姓全沦陷在黄巾军的刀俎之下。
黄巾军虽然名为反抗暴政起义的义军,其实只不过是一群有组织的爆图而已,他们攻入高唐县后便大肆劫掠,百姓稍有反抗便会死于刀兵之下。
张昱部黄巾军的高唐之战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进展的并不顺利,高唐县城虽然城小民疲,但其县令却颇有才能,手下五百驻军甚是精锐,在城内两千余青壮的协助下将整个高唐城守的是铜墙铁壁,致使城外黄巾军损失惨重却毫无进展。
张昱部黄巾军有四五万人,每天的粮食消耗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黄巾军又是一群只会破坏,不会生产的群体,其所需粮草全部依赖劫掠,军内余粮并不甚广,久攻不下之下张昱便有了退兵的打算。
就在张昱向手下透露想要退兵攻打别处的时候,其手下一名叫徐任的小将却挺身而出,他向张昱建议从军中挑选精锐之士先登攻城,并毛遂自荐愿任先登军之首,并向张昱立下军令状,言高唐城不破,先登不退。
张昱被徐任的视死如归打动,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在军中挑选精锐之士五百人为先登,先登全部着两层甲,以徐任为首。
在第五天的时候,张昱按照徐任的建议先令其他各部攻城至日西斜,然后在高唐守军人疲马乏之际率领先登于东门突然发难,此时东门守军正值松懈之际,猝不及防之下很快便被徐任率领的先登之士抢占了城墙。
张昱见徐任成功抢占了城墙便命令退回来的军士再次发动进攻,军士们攻城了一天,早已经疲惫不堪,不过在各部首领的驱使下也只能继续返回去进攻高唐的城墙。
徐任率领的先登毕竟是生力军,在体力方面远远高于守城的军队和青壮,而且他们还有着坚固的护甲防身,在登上城墙冲杀一阵之后便杀出了很大一片空间,而城下的其他各部在看到徐任的先登牢牢地控制住了城墙,也都变得士气高昂。
就在徐任凭借着坚固的甲胄左冲右突之际,对面军阵中突然杀出一员大将,那大将身着铁甲,手持铁矛,只是一矛便将徐任手中的环首刀磕掉,而徐任本人也在这股大力中摔倒城下人事不省。
徐任虽然被高唐的守将打落城下,但是那五百先登依然占据在高唐城墙上,他们与随后攻上来的黄巾军合力将那守将杀退,随后成功的控制了通往城下的台阶。
五百先登在控制通往城下的台阶后边沿着台阶一直杀到东城的城门下,此时高唐的守军都在城墙上抵御黄巾军,守在城门口的不过是一些青壮,不消片刻就被五百先登杀散,随后五百先登便将东门打开,引城外的黄巾军攻入城内。
此战之后,五百先登能够活下来的只有三百余,统领徐任在率下城墙的时候虽然有地上的尸体缓冲,但是依然陷入了昏迷。
高唐城破的第三天早晨,徐任自昏迷中醒来,从床榻上坐起后的他望着周围的环境满脸的茫然无措,想要站起来却因为双脚无力而摔在了地上,然后便又陷入了昏迷。
当徐任再次从昏睡中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此时的他眼中已经不再是早晨的茫然无措,而是一片惊愕,原来此时的徐任早已不是之前的那名率先登攻城的黄巾小将,而是一个来自一千八百多年后的灵魂。
这个灵魂的名字也叫徐任,毕业于北方一所三流的大学,在那个毕业即失业的年代,他选择了一个门槛比较低的销售行业,属于那种饿不死也撑不着的一类,毕业五六年依然是无房无车无存款,工作之余喜欢看一些历史军事类的网文小说。
徐任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纯粹是无妄之灾,当时的他不过是从一家正在装修的店铺面前经过,结果却被倒下来的手脚架砸个正着,然后他的灵魂就穿越了一千八百多年的时空隧道来到了汉末初平元年。
徐任的第二次昏倒源于这具身体原来记忆的灌输,通过那些并不太连贯的记忆他了解到了自己现下的处境。
东汉末年的徐任算的上是黄巾世家,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当年跟随大贤良师张角起义的老黄巾军,不过也就是那场几乎波及了整个大汉天下的起义让他成为了一名孤儿,于是他自十二岁起便跟着黄巾残部辗转于青、冀、兖、徐四州之间。
徐任的最后记忆是他被一名身材魁梧的守军将领打落城墙,以现在的情况看应该是己方取得了胜利,不然他现在就不应该是躺在床上,而是躺在牛车上跟随黄巾军一起迁移。
就在徐任思绪百转的时候,卧室的房门突然被从外面打开,一名穿着刺绣罗裙的女子端着一只青瓷碗走了进来,看到徐任后满脸喜色的说道:“将军,你醒了,真是太好了。”
“你是谁?我这是在哪里?”徐任问道。
女子走到徐任的床前,将手中的青瓷碗放到床前的桌子上,然后说道:“奴家姓卢,闺名一个婉字,本是高唐刘大令的侍妾,城破之后便被张将军赏赐给了将军。”
“那刘大令的正妻是不是被渠帅收到了帐中?”根据这句身体原来的记忆,徐任了解到这部黄巾军的首领张昱在跟随大贤良师张角起义之前是东莱郡一小士族家的部曲,因为调戏家主的正妻而被追捕,为了逃避追捕他加入了太平道,这正是因此他落下了一个喜欢士族子弟正妻的毛病。
“正如将军所言,夫人确实被张将军收到了帐中。”卢婉脸色羞红的说道。
徐任在前世的时候也喜欢看一些三国题材的小说,对曹操、刘备、孙权等诸侯麾下的文臣武将也是耳熟能详,但其中更多的是一些演义的情节,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只能算是一知半解。
初平元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让刘关张成名的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之后便是十八路诸侯反目,袁绍占了冀州,曹操占了兖州,袁术占了扬州这样的大事件,至于具体过程是一概不知。
徐任在卢婉的服侍下吃了一些粟粥,然后穿戴整齐,在门外部曲的指引下来到了高唐县的县衙,黄巾军的渠帅张昱在攻破高唐县后便将县衙作为了自己的府邸。
“石奴兄弟,你竟然醒了?”刚到县衙门口,徐任就被守门的小校认了出来:“你且在此稍后,我现在就去禀报大帅。”
石奴是徐任的乳名,黄巾军中大多数的将校都比他年长,平时都以乳名称呼他,而守门的小校名叫张旷,是渠帅张昱的本家侄子,主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张昱的安全,属于心腹中的心腹。
“那就有劳张兄弟了。”徐任说道。
片刻之后,张旷便从县衙内从了出来,然后对徐任说道:“石奴兄弟,渠帅请你进去。”
在张旷的指引下,徐任在县衙内穿堂过院,于一处偏堂停了下来,随后从偏堂内走出一名锦袍大汉,大汉在看到徐任后笑着说道:“我就说石奴肯定是命若磐石,区区一些摔伤自然是取不走石奴你的性命的。”
“石奴见过大帅!”徐任按照记忆中的礼节,抱拳向张昱行礼道。
“石奴不用多礼了,我们去堂内说话。”张昱握持住徐任的手臂,将他引入堂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