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六道

第342章 六道

第342章六道

“六道。”释迦牟尼虚影轻轻吐出两个字。

徐青内心惊起波澜。

因为他在夸父洞天学到的化虹遁术正是“六道”留下的。

他深深看了对方一眼:“六道究竟是谁?为何会是佛祖您的故人?”

释迦牟尼虚影微笑道:“六道便是六道。”

“你根本不是释迦牟尼,对么?”徐青忽然间说出一句毫不相干的话。

释迦牟尼虚影神色讶然,随即很快平静下来,“我本以为你资质平平,没想到你的灵觉如此敏锐。不错,我不是真正的释迦牟尼,但在这里,我是……”

“这里?指的是纯阳界,还是整个太虚宇宙。”徐青进一步发问。

释迦牟尼淡然道:“自是整个太虚宇宙。”

徐青:“你是释迦牟尼在太虚宇宙的投影?”

他说到此,心里更是惊涛骇浪。

难道说,在太虚宇宙和四大道宗作对的释迦牟尼,便仅仅是眼前一道虚影。

所以从头到尾,释迦牟尼在太虚宇宙都不存在实相。

那么真正的释迦牟尼,到底有多可怕?

徐青已经无法想象了,这已经超乎他目前的认知。

释迦牟尼禁不住一笑:“你的见知始终还是有凡俗的局限。”

徐青:“还请佛祖指点。”

他做人很真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该上问的时候,从来都很谦卑。

释迦牟尼虚影:“你觉得境界高,法力更强,是不是就应该将比自己层次低的人,克制得死死的?”

“难道不是么?”

“这是对的,但不完全对。”释迦牟尼虚影笑了笑。

徐青沉吟道:“我以为,更强的人,即使第一次吃了比自己弱的人的亏,只要事后思索,仔细推敲,下一次遇到,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如同两个大国之间的斗争,局部的胜败会有,可是打到最后,拼的还是国力。

当然,前提是两个国家都处在同一发展阶段。

一个蒸蒸日上,一个老大帝国,自然又是不一样的。

释迦牟尼虚影:“你的话,也有道理。倒是我狭隘了。”

徐青:“佛祖居然会认错?”

释迦牟尼虚影悠悠道:“即使是释迦牟尼的本相,也是会认错的。”

徐青闻言,不禁一礼。

在此时此刻,他才真心实意地认识到了释迦牟尼作为一个道者的襟怀。他认可的不是对方的道,而是对方对道的态度。

释迦牟尼虚影又道:“认错,并不代表会改。岂不闻,谤佛也是有罪的。”

徐青:“换做是我,也会如此。”

释迦牟尼虚影笑道:“太虚宇宙之中,我见过许多人,你虽然资质平平,确实比一些大罗、太乙更有运气。”

徐青:“我以为佛祖会夸我与众不同,没想到只是夸我运气好。”

释迦牟尼虚影洒然道:“你会明白的,运气好胜过任何优点。”

徐青:“佛祖说这句话,应该不只是夸我。”

释迦牟尼虚影:“不错,否则我也不会回来。恰好我有一件事,需要一个运气好的人帮忙。”

“什么事?”

“去一个地方,帮我找一件东西。”

“这个东西和六道有关?”徐青立刻反应过来。

释迦牟尼虚影:“它叫生死簿。”

徐青:“世上真有生死簿?”

“有,而且就在六道手里。”释迦牟尼虚影神色平静。

徐青神色愈发警惕:“佛祖怎么确定我能找到,就因为我运气好?”

释迦牟尼虚影:“别问那么多,就问你去不去?”

“不去。”徐青立刻摇头。

释迦牟尼虚影神秘地一笑:“你会去的。”

徐青还欲再说什么,只见到一道风吹来,扬起尘沙。而释迦牟尼虚影化为一朵莲花,辗转在风尘中,很快杳然无踪,恍若从没出现过。

他看得摇头不已。

经过这次的事,徐青深刻意识到,释迦牟尼虚影绝对在布一个很大的局,而整个太虚宇宙都被卷入了里面。

“阿来,你到底想干什么?”徐青现在胆子大,在内心里j叫上佛祖小名!

他随后又想到生死簿。

生死簿记载掌管着世间芸芸众生的生死,宛如命运的小号。

光是这一点,足以说明生死簿的价值。

“六道,从名字的释义来看,绝对和轮回有关系,轮回和生死簿自是密不可分。释迦牟尼虚影找上我,莫非是因为我和六道有因果,毕竟我学了六道的化虹。而释迦牟尼虚影在六道手上受了伤,莫非就是为抢生死簿受的伤。这个六道到底是什么来历,居然能让释迦牟尼虚影受伤?”

徐青很清楚,哪怕只是一道投影,以释迦牟尼虚影的特质来看,绝对强过普通大罗、太乙许多,甚至说是顶级的大罗、太乙也不为过。

要伤到这样的存在,很难想象对方掌握了什么样的力量,或者说是有什么宝物。

徐青禁不住有些头疼。

释迦牟尼虚影既然说他会去找,足以见得,接下来肯定会发生什么事。

徐青看了看青铜镜,仙朝甲子之劫依然存在。

看来这场劫数,始终避免不了。

如今,距离仙朝甲子之劫还有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徐青身化虹光回到大虞朝,修成天仙的他,现在的天魔幻境更厉害了,对于仙朝内,杰出的人才作用会更大。

天魔幻境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可以在里面,短时间经历一世世的轮回。

徐青修为越高,这些轮回体验越接近真实。

他甚至想到了比青铜镜留影复制的洞天。

如果青铜镜留影复制的洞天越多,再结合天魔幻境的能力,他凭此重新构建一个太虚宇宙,怕也是可以的。

若是在青铜镜内再安置一本生死簿?

徐青脑海里泛起一个念头。

若以青铜镜为根基,他似乎有再造一个太虚宇宙的可能性。

多么疯狂可怕的念头。

因为徐青意识到,太虚宇宙也可能是被这样创造出来的。

这种事,一想到都令人毛骨悚然。

另一方面,释迦牟尼虚影的作风,令徐青想到前世影视里的无天佛祖。

无论怎么看,这个释迦牟尼虚影的行事作风,都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感。

好在,对方始终没有对徐青下过狠手。

但未必是因为心好,或许是对方顾忌着什么。

他身上到底有什么东西能令对方顾忌?

青铜镜?

这是徐青唯一能想到的地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让徐青去寻找所谓的生死簿,现目前徐青不得而知,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大虞仙朝,京师,徐府。

冯芜在织一件漂亮的女款法衣。

这是给在天河道宗的徐清竹准备的。

徐青偶尔会命人托木桑老祖给冯芜向徐清竹带信。

这女人倒是奇怪,自己的儿子找到之后,就没那么上心了,反倒是对一个庶女关怀备至。

不过她和徐清竹确实投缘。

这就是传说中的,很有母女缘?

徐青看冯芜认真的样子,不禁酸酸的,“你织这么好,人家也未必在意,而且人家肯定最想看到自己亲生母亲送的礼物。”

冯芜嫣然一笑:“你和你女儿吃什么醋。”

她摇头不已。

见到徐玄扈之后,也是冯芜最开心快乐的一段时光,她没有什么心事了。

由于丈夫的地位,所以她在大虞朝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反正往后余生有丈夫为她遮风挡雨。

因此她的修行也落下了。

冯芜并不因此感到后悔。

成为一个母亲,她才真正意识到,女人这辈子最大的成功是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良人。

很奇妙的思维转变。

在遇到徐青之前,还是少女的她,会更想一个人去闯荡江湖,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现在,她完全没有少女时的心境了。

可是想到少女时的心事,依旧会发笑。

不是自嘲,而是一种缅怀。

虽然容颜不老,可青春始终是青春,无可替代。

或许,这种心理上的投影,最终落在了徐清竹。

可是徐清竹论年纪的话,以凡人的标准,也不小了!

但徐青不觉得自己年纪大。

男人只要还中二,那就是少年。

徐青抓住妻子的手,有种很踏实的感觉。

无论人生如何梦幻,他都清楚,这世间有真真切切爱他的人。

叔父和婶婶、冯芜,他们分别代表着徐青的亲情和爱情。

这不只是羁绊,更是徐青抵挡空虚的慰藉。

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无非是因缘造化,有了现在的成就。

他很有做事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徐青内心没有虚弱的地方。

从大虞朝的历史维度来看,徐青绝对是一个伟人,可不代表他是一个完人,甚至不是一个好人。

真正的完人,只会出现在日记的字里行间。

徐青拉着冯芜出门逛街。

其实冯芜一个人在的时候,很少出门。

被人认出来很麻烦,乔装打扮,也没啥意思。

但徐青带她出来逛,意义又不一样。

说到底,这些年徐青和冯芜相处的时间,还不及天启皇帝继位前那样多。

几十年过去,两宫太后也老了。

哪怕有丹药相助,容颜停留在三十出头,可眼角的皱纹已经开始浮现。

而徐青也没有对两位太后产生越矩的举动。

哪怕民间流传了很多谣言。

可事实上,徐六首既没有夜宿龙床,更没有把持朝政。

甚至徐青连决策都很少做了。

小皇帝刚亲政的时候,既忐忑,又下意识培植亲信,想要夺权。

可最终他发现,徐太傅什么都没做。

然后他也发现,自己也做不了什么。

仙朝的发展,早已走上正轨。

作为皇帝,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因为无须徐青说什么,那些大臣和势家豪族,都会自发地选择徐青设定的路线去走。

小皇帝根本无法挑战和撼动徐青定下的路线。

他甚至意识到,即使号称权谋排在历代帝王前列的爷爷——万寿太上皇,也撼动不了这些事。

而小皇帝大婚当日,太上皇送来一幅字作为礼物。

“上善若水。”

水是什么?

是顺应。

小皇帝一开始不明白,后面渐渐明白了。

但他很忧郁。

甚至一度不愿意和皇后同房。

为什么呢?

因为皇后是他生母安排的。

他受够了这种安排。

而且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来,也没法作为皇帝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他以为,自己不该让孩子来世间受这样的苦。

他甚至有些埋怨自己的父亲,当初明明有机会的,却斗不倒太傅。

可他内心里,更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念头,为什么太傅不能是他的父亲。

如果太傅是他的父亲,那该有多好?

徐青浑然没有在意过小皇帝的想法。

事到如今,皇帝的想法已经不重要了。

皇帝目前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给新法新政背书,当一个图腾。

徐氏和普通世家大族不一样。

徐青在,徐氏就在,不需要任何名分。

徐青不在,任何名分也不顶用。

他一个人,就可以万古长青。

如同榕树,枝繁叶茂,独自成林。

拉着冯芜在京师里逛了一圈之后,冯芜注意到一件事。

在一家茶馆里,夫妇开了个包间喝茶,她说道:“现在京师富甲于天下,怎么还有那么多乞丐。”

徐青:“在老家里,这些乞丐还需要种地干活才能吃饱,在京师卖惨就行。而且这些乞丐背后都是有组织的。”

冯芜叹了口气:“都是有手有脚的……”

徐青:“这种事不好管,也管不了。其实京师外,还有许多吃不饱饭的人。”

“怎么会?”冯芜很惊讶,由于高产作物的推广,加上大虞仙朝如今的修行人越来越多,哪怕一些地方遇上大旱,官府也能请法师开坛求雨。

更遑论在修仙者的帮助下,大虞朝有发达的江河水系。

道术和机关的作用,确实能改天换地。

现在大虞朝,着实有种地上天国的气象。

徐青意味深长道:“因为吃不饱饭的人好使唤。”

徐青和冯芜逛完之后,亲自给这一科会试出了考题。

现在大虞朝科举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经义,而是着重于实务。其实科举很长一段时间,也不是以八股文为主,而是着重于策论。

八股文能登上历史舞台,主要是它有一个很直观的标准,还有许多其他客观因素。

但徐青上台之后,科举的内容逐渐开始改变。

这次会试的题目很大白话。

“请论证‘朝廷是世家豪族压迫底层百姓的机关,是迫使一切底层屈从于权贵豪绅的武器。”

此题一出,在会试考场石破天惊。

但很快有考生联想到一句被许多大儒曲解的经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青仙问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侠 青仙问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2章 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