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
当你处理富余收入时,一定要亲自出马,别把任务委派给他人。
不论是处理上百万的大钱,还是上千的小钱,都适用同样的主修课。
这是你的钱。
只有小心看护,它才会始终跟你在一起。
经不住推敲的投机方式是注定亏损钱财的途径之一。
不合格的投机者犯下各色各样的大错,真是无奇不有。
我曾经提出警告,对亏损的头寸切不可在低位再次买进、摊低平均成本。
然而,那恰恰是最常见的做法。
数不清的人在一个价位买进股票,假定买入价为50,二、三天之后,如果看到可以在47再次买进,他们的心就被摊低成本的强烈**攫住了,非在47另外再买一百股、把所有股票的成本价摊低到不可。
你已经在50买进100张股票,并且对100股3个点的亏损忧心忡忡,那么,到底凭什么理由再买进一百股,当价格跌到44时双倍地担惊受怕呢?到那时,第一次买进的一百股亏损600美元,第二次买进的一百股亏损300美元。
如果某人打算按照这种经不住推敲的准则行动,他就应该坚持摊低成本,市场跌到44,再买进200股;到41,再买进400股;到38,再买进800股;到35,再买进1600股;到32,再买进3200股;到29,再买进6400股,以此类推。
有多少投机者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如果能够把这样的对策执行到底,倒是不应当放弃它。
上例列举的异常行情并不经常发生。
然而,恰恰正是对这种异常行情,投机者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以防灾难的降临。
因此,尽管有重复和说教之虞,我还是要强烈地敦促你不要采取摊低成本的做法。
从经纪商那里,我从来只得到过一种铁定无疑的“内幕”
消息。
那便是追加保证金的通知。
当这样的通知到达时,应立即平仓。
你站在市场错误的一边。
为什么要把好钱追加到坏钱里去?把这些好钱放在荷包里多焐一天。
把它拿到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去冒险,不要放到显然正在亏损的交易上。
成功的商人愿意给形形色色的客户赊帐,但是,肯定不愿意把所有的产品都赊给唯一的一个客户。
客户的数量越多,风险就越分散。
正是出于同样道理,投入投机生意的人在每一次冒险过程中,也只应投入金额有限的一份资本。
对于投机者来说,资金就是商人货架上的货物。
所有投机者都有一个主要的通病,急于求成,总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发财致富。
他们不是花费2到3年的时间来使自己的资本增值500%,而是企图在2到3个月内做到这一点。
偶尔,他们会成功。
然而,此类大胆交易商最终有没有保住胜利果实呢?没有。
为什么?因为这些钱来得不稳妥,来得快去得快,只在他们那里过手了片刻。
这样的投机者丧失了平衡感。
他说:“既然我能够在这两个月使自己的资本增值500%,想想下两个月我能做什么!
我要发大财了”
这样的投机者永远不会满足。
他们孤注一掷,不停地投入自己所有的力量或资金,直到某个地方失算,终于出事了--某个变化剧烈的、无法预料的、毁灭性的事件。
最后,经纪商终于发来最后的追加保证金通知,然而金额太大无法做到,于是,这个滥赌的赌徒就像流星一样消逝了。
也许他会求经纪商再宽限一点儿时间,或者如果不是太不走运的话,或许他曾经留了一手,储存了一份应急储蓄,可以重新有一个一般的起点。
如果商人新开一家店铺,大致不会指望头一年就从这笔投资中获利25%以上。
但是对进入投机领域的人来说,25%什么都不是。
他们想要的是100%。
他们的算计是经不住推敲的;他们没有把投机看作一项商业事业,并按照商业原则来经营这项事业。
还有一小点,也许值得提一提。
投机者应当将以下这一点看成一项行为准则,每当他把一个成功的交易平仓了结的时候,总取出一半的利润,储存到保险箱里积蓄起来。
投机者唯一能从华尔街赚到的钱,就是当投机者了结一笔成功的交易后从账户里提出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