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华为:当心(1)

第34章 华为:当心(1)

1.肤浅的“短木板”

理论·我们总是习惯说发展是主流,问题只是局部,中国人最喜欢说的这句话是最害人的了·假设没有这个转换条件,即使是恶人也不一定会有恶报的·华为的生存环境太凶险了,特别是作为处于食物链上端的一家制造业公司我们总是习惯说发展是主流,问题只是局部,中国人最喜欢说的这句话是最害人的了。

你见到有几个人死于五脏六腑都无药可救的?后来人们反思这句话的谬误,于是便有了“短木板”

的理论,华为人也把“短木板”

理论牢记心中。

从自然现象而言,“短木板”

理论是对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事物的分析上,“短木板”

理论就不够深入全面了。

“短木板”

理论说水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那个最短的板,这是事实。

可是,事业成功的大小不一定就是取决于你的最短,而要看短在何处以及长和短之间的转换。

有的时候,你可能觉得你的短毫无所碍,甚至你可能什么短都没有,但一个偶然、一个坏运气就可能让你立马玩完。

我们看到的“短木板”

是静态的,可事实上短和长之间是互动的。

更要命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水桶的短板是能看见的,你不会傻乎乎地打满一桶水,或者刚走了几步,该漏的水也就漏完了一大半,更多的路程你不用提着满满一桶水困难地前行。

怕就怕一个生了虫子的木板你却看不见它,当你气喘吁吁地快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哗”

地一声崩溃,麻烦可就大了。

前文我说到了“是与非”

的辩证法。

“是与非”

之间的转换不在于“是”

有多“长”

,“非”

有多“短”

,而是说“是与非”

间存不存在转换的条件。

假设没有这个转换条件,事物就不会有这么复杂,甚至即使是恶人也不一定会有恶报的。

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把“是和非”

的“长和短”

说清楚,具体到对一个事物作出判断时,我们就要分析“是”

与“非”

的根源何在了。

更主要的,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短”

的外力能将“非”

变成彻底的“败。

华为的危机在“简单”

这个规律面前被一定程度地弱化了。

但是无论如何,大量的冗员、人浮于事、股权的危机等等还是现实存在的。

而且,这些危机的根源来自企业管理以及运作的习惯性思维。

如果不能从根子上认识到它,不能从结构上解决掉它,这些危机难免就会越来越深重。

即使你能某种程度地免疫,但肌体总是会受到损伤的。

华为的生存环境太凶险了。

特别是作为处于食物链上端的一家制造业公司,华为过长的食物链让它生存的风险迅速加大。

更何况,华为还要不断面临通信行业持续全球化的残酷竞争,通信行业的高投入和漫长的产出周期,通信行业延续性和独占性的网络特点以及通信行业复杂难辨的采购模式等诸多挑战。

不要说华为目前尚有很多危机,就是一个百毒不侵的企业也很难说它不会遭遇失败。

所以说啊,坏人不见得不能上天堂,好人不见得不会下地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走出华为》:一本真正关注中国企业命运的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走出华为》:一本真正关注中国企业命运的书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章 华为:当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