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恶意
鲁迅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
这话倘若不是出自鲁迅之口,而是出自你我一样的普通人,麻烦应该比较大,起码会遭到许多爱国人士的一致讨伐。
但它是鲁迅说的,所以就常常被引用,并且无论是谁,用来都会比较恰当,因为——某些中国人还真的就像鲁迅所揣测的那样坏。
比如,有人写歌词,写得不大好,歌颂清帝的歌词里居然能出现“向天再借五百年”
这样的话,天生的奴才相是不用说的了,而且还要拉中国人再回到口称“奴才”
的年代。
这个人叫张俊以,如果没别的意外的话,他现在的日常生活由政府负责着呢——他进去了。
张俊以进去了,原因据说是诈骗嫌疑,也有说法是偷税嫌疑。
无论什么嫌疑,总之是出事了,虽然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说法,但估计是有些问题,我们等着法院的消息就是了。
我要说的是,有两个事实摆在这儿:一,张俊以的歌词一般,或者说被很多人认为很臭;二,张俊以可能有经济问题。
这是两件事,如果一定要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也就是说,张俊以以写歌词为晋身之道,从而达到了能够在经济上出问题的“层次”
——要知道,一般老百姓即使想在经济上出问题也是很难的,最多是手头拮据的问题而已。
有评论家高兴了,因为他看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便兴高采烈地宣布自己“喜闻张俊以露真相。
对于经济犯罪来说,这没什么,所有诈骗的或者偷税的,谁出事露真相了我们都高兴。
但该评论家宣布,张俊以出事的整个事情中,他最高兴的是张是某一首歌词的作者,那歌写得太臭。
现在明白了,我想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的就是该评论家这种人。
我觉得在这一事件中,为什么高兴都是应该的,惟独不应该为张俊以写的歌词臭又出了事而高兴。
把“文字”
和“狱”
联结到一起的想法,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写文字的人的头脑里的,除非是评论家脑子里进了水——找个华佗,把脑袋破开,倒过来空一空也许能治好。
歌词写不好,便有人诅咒并期待地看着作者进监狱,要是评论写不好呢?我为评论家祈祷,千万别有人等着你出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