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记(2)

搬家记(2)

我请玛瑞亚到附近的中国餐馆用餐。

她精心修饰,早早坐在那儿等我。

大概很多年没人请她吃饭了。

饭馆生意冷清。

玛瑞亚显得有些拘束,话不多。

她讲起战时的荷兰和她的童年。

回来的路上,她的高跟鞋橐橐响着,那夜无风。

临走她请我上楼喝茶,我留了地址。

她的信追着我满处跑。

我搬家速度快,却还是被她的信撵上。

她每次都附上回邮信封。

我铁石心肠,扔掉。

这世上谁也救不了谁。

孤独的玛瑞亚!

二来美国前,在巴黎住了三个月。

先寄居在我的法文译者尚德兰家。

她离了婚,带两个孩子,住在巴黎郊区的小镇上。

她自己动手盖的房子,永无竣工之日。

每次来巴黎,她指给我其中的变化;新装修的厕所、楼板上刚踩漏的洞。

她喜欢抱怨生活,但不止于抱怨,而是英勇地奔忙于现实与虚无之间:教书、做饭、翻译、割草。

我有时担心,万一出现某种混乱怎么办?比如把书做成饭,把草译成诗。

她喜欢跳舞,芭蕾舞。

无疑,这有效地阻止了混乱。

我没见过她跳舞。

可以想象,在练习厅,她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展开手臂,旋转,保持平衡……我父母和女儿来到巴黎。

宋琳一家去度假,把钥匙留给我们。

他家在市中心,五楼。

旋转楼梯像受伤的脊椎吱吱作响,通向巴黎夜空。

我妈妈腿脚不好,爬楼梯是件痛苦的事。

这和我的噩梦连在一起——是我在爬没有尽头的楼梯。

夏天,巴黎成了外国人的天下。

我几乎每天陪女儿去公园游乐场。

我拿本书,在长椅上晒太阳,心变得软软的,容易流泪,像个多愁善感的老头。

书本滑落,我在阳光中睡着了,直到女儿把我叫醒。

那三个月,像跳远时的助跑,我放下包袱,灌够波尔多红酒,卯足劲,纵身一跳。

九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我带着盖有移民倾向标记的护照,混过海关,灰头土脸地踏上新大陆,毫无哥伦布当年的豪迈气概。

先在密西根州的小城叶普斯兰梯落脚。

第一任美国房东拉瑞,用狡黠的微笑欢迎我。

他是大学电工、市议员、民主党人、离婚索居者、两个孩子的父亲和一只猫的主人。

他除了拉拢选民,还加入了个单身俱乐部,在政治与性之间忙碌。

这一点他是对的:政治是公开的性,而性是私人的政治。

拉瑞很少在家。

我常坐在他家的前廊看书。

在东密西根大学选了门小说课,每周至少要读一本英文实验小说。

英文差,我绝望地和自己的年龄与遗忘搏斗,读到几乎憎恨自己的地步。

把书扔开,打量过往行人。

深秋,金黄的树叶,铺天盖地。

晚上,大学生喝了酒,显得很夸张,大叫大喊。

那青春的绝望,对我已成遥远的回声。

拉瑞的黄猫不好看,毛色肮脏,眼神诡秘——这一点实在很像拉瑞。

它对我表示公然的漠视。

饿了,也从不向我讨食,完全违反猫的天性。

以一个流浪汉的敏感,我认定这是拉瑞私下教导的结果。

白天,一只黑猫常出现在窗口,窥视着黄猫的动静。

有了房子的保护,黄猫不以为然。

两猫对峙,斗转星移。

我把黄猫抱出后门,黑猫包抄过来,低吼着,声音来自白色腹部。

黄猫毛发竖立,蹿到台阶下,背水一战。

黑猫虽占优势,但也不敢轻举妄动。

此后,黄猫知我狼子野心,不再小瞧,尽量躲着我远点儿。

九四年初,我搬到十英里开外的城市安纳堡。

不会开车,我在商业中心附近找了个住处。

那片红砖平房实在难看,但在由快餐店、加油站和交通信号灯组成的现代风景中却恰如其分。

我头一回动了安家的念头,折腾一礼拜,买家具电器日用品,还买了盆常青藤植物。

由于这些物的阐释,“家”

的概念变得完整了。

收拾停当,我像个贼,在自己家里心满意足地溜达。

我很快厌倦了同样的风景和邻居。

而旅行仍让我激动,每次坐进火车和飞机,都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激动。

一个美国姑娘告诉我:她最喜欢的地方是航空港,喜欢那里的气氛。

其实,旅行是种生活方式。

一个旅行者,他的生活总是处于出发与抵达之间。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持未知态度,在漂流中把握自己,对,一无所有地漂流。

我开始迷上爵士乐,想搬往昔日的美国。

徐勇帮我查报纸,打电话,一家家逛去,终有所得。

那条小街僻静荒凉。

木结构的小楼多建于二十年代,门脸颓丧,油漆剥落,但与爵士乐的情调相吻合。

那天晚上看房的人很多,中意者按先来后到,我排第五。

前面四位犹豫不决,让我得手。

写作往往是个借口,我坐在窗前发呆。

松鼠从电线上走过,用大尾巴保持平衡。

一棵柿子树在远处燃烧。

前廊有个木摇椅,坐上,铁链吱嘎作响。

我住二楼,房东老太太住一楼,却未曾谋面。

收垃圾的日子,一摞摞纸饭盒堆在门口。

一日,我坐摇椅闲荡,只见侧门推开,探出一根拐棍,够着地上的报纸。

我连忙弯腰递上。

老房东太老了,恐怕已年过九十。

她说话极慢,词儿像糖稀被拉开。

我突然想起她年轻时在摇椅上的身影。

她的律师儿子告诉我,母亲得了中风,多次住院,但死活不愿搬家,不愿离开这栋自打她结婚时买下的房子。

我这个搬家搬惯了的人,对此深表敬意。

她儿子的深宅大院藏在树丛深处。

太太和气,烤得热腾腾的饼干,一定让我尝尝。

他们有多处房产出租,却坚持自己割草。

每到周末,两口子出动。

戴草帽,备口粮,挥汗如雨为何忙?那劳动热情让我费解。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北岛散文集:《失败之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北岛散文集:《失败之书》
上一章下一章

搬家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