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2)
见面的那天,我说明来意。
一屋子人都是关心这个写作的朋友。
现在,众人的话都说完了,马俊仁抽着烟,还在最后踌躇。
众人的理由不可谓不充分:写这部书,不仅是为了他,是为了其他种种更有理由的理由。
马俊仁很爱说话,此刻却长时间一言不发。
早就听说他很能抽烟,一天下来要抽四盒。
现在他便沉默不语地一支接一支抽。
在这过程中,他拿着手机接了个很长的电话。
在电话中,他没有任何话,只是啊啊地有些心不在焉地听着对方讲,腾腾烟雾弥漫在眼前。
这个电话不过是他沉默和踌躇的又一个装饰。
最后电话打完了,烟又换了一支。
马俊仁问:确实有这必要吗?朋友说:有。
马俊仁看了我一眼,又问:这不会给朋友又带来麻烦吗?我说:应该不会。
马俊仁又抽完整整一支烟,开讲了。
他说:人活于世,会讲三种话。
我问:好话,坏话,不好不坏话?他摇了头,说:第一种话,是大面上的话。
这种话有真话,有假话,有半真半假话,有实在话,有应酬话,反正是能在人多场合讲的话。
你要是出了名,当了官,这些话还能上报纸上电视。
第二种话是私下话,马俊仁用手转圈指了一下自己和一屋子人,这朋友之间的私下话,大多是真话,但有的是随便话,是气话,是说过就过的话。
第三种话,就是心底的话。
马俊仁说他能长篇大套讲话,也能长年累月在心里憋住话。
而后,又一口接一口抽烟。
我等着他往下讲。
马俊仁终于坐起身来,对我说:你写吧,我准备把憋了多少年的心底话都抖给你。
一屋人都有点兴奋。
我盯着马俊仁说:我可能会问一些很尖锐的问题。
马俊仁拍了一下大腿:我有问必答。
我说:我想了解你从小最真实的身世,你会如实讲吗?马俊仁说:讲。
我说:1994年王军霞领着众多运动员脱离马家军,对于这样的事情,你会讲出心里话吗?马俊仁说:讲。
我说:我想探究你的训练奥秘,你会讲吗?马俊仁想了一下说:该讲的都讲,如何写是你的事。
我又问:我想探究你的营养秘方,你会说实话吗?马俊仁说:我还是那句话,讲出来,你看着写。
我说:我会问及你对有关你的若干重大事情的真实看法,你会讲出你的心底话吗?马俊仁说:刚才你提的那些我都能讲,就没有不能讲的话了。
我说:朋友们说,只要让你上,让你抓,2008年奥运会,你肯定能为中国多拿中长跑金牌。
马俊仁想了想说:应该没问题。
我问:真的没问题吗?马俊仁说:大不了赔上我的命,活个死也瞑目。
我看着马俊仁,想到中央电视台最近做他节目时用的两句话:二十年的隐忍与拼搏,二十年的沉浮与辉煌。
也想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根本追求。
从心理学上讲,了解这种独特的根本的人生目标,常常是了解一个人的最简单最主要方法。
我向马俊仁伸出手,表明我将正式开始这个项目。
我对他说,我将根据我的需要在采访中向他提出各种问题,并且,我将根据我的观点写作这本书而绝不征求他的意见。
马俊仁握完我的手说:我现在正在思——前——想——后——阶段,你有什么问题,就抓紧问。
过了这一阵,可能我自己也没有张嘴的决心了。
我对马俊仁的采访调查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