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追求品质

二 追求品质

关注企业的成长是正确的,但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一个没有了社会责任的企业,也是不可能成长的。

这是企业的品质。

GE公司前董事长韦尔奇说:我相信企业的卓越和具有竞争力,是与诚实、清白和快乐完全相容的;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不靠贿赂也能获胜。

并且,他还要求每名员工都要做“清白测试。

这是一种品质。

中国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曾对媒体说,一个企业领导者,“一要取信你的股东和领导,二要取信你的供应商、客户和银行等,三要取信你的下级和员工”

这同样也是一种品质。

就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在市场化环境中摸爬滚打的时间毕竟还很短。

要做成一个世界级的企业,需要时间、需要历练、需要感悟。

2001年6月,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出席了南京国际服装节。

在展厅里,一个高达两米的“意大利皮尔?卡丹(香港)国际有限公司”

的广告牌赫然而立。

卡丹先生摊开双手,一副困惑和吃惊:“我没有这个公司”

宁波人胡某,一人在香港将“海尔”

、“杉杉”

、“雅戈尔”

等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内容登记注册。

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香港海尔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雅戈尔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杉杉集团有限公司”

纷纷“诞生。

嘉兴市振宏电器有限公司老板邵某,听说“奥普”

浴霸在当地销路很好,遂投入22万元人民币由其香港朋友出面,在香港注册成立了“香港奥普电器有限公司”

,然后自己给自己“授权”

,在嘉兴生产出的浴霸打着香港“奥普”

的名头,以每台112元的价格销往深圳。

这些就是国内所谓的“傍名牌”

现象。

在企业,品牌是命脉;在市场,品牌就像征着体系和结构,一个连品牌都无序的国家,怎么让人相信它的经济发展是有潜力的?当然,我也坚信,靠这种下三烂手法做企业的人,迟早要遭到市场的唾弃。

我太太是从事法律工作的,主办和接触了大量商业诈骗案。

我曾问她,为什么许多人受骗。

她平静地告诉我:受骗的企业家和企业本身就有“欺骗情结。

她解释说,他们实际上不是在不知道情况下受骗,而是大多数企业和企业家认为还可以欺骗下家。

这是缺少一种诚信的品质,缺少踏踏实实做事业的品质。

在中国企业发展的二十几年间,企业经营理念如同一种时尚,变化非常快。

但我们翻看世界近百年前赴后继的企业成长轨迹发现,那些百年企业似乎永远不是时代的弄潮儿,在变化的世界中,它们总有一些不变的基本的东西。

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能够不为所动,坚持不变,实在是一种品质。

追求品质,是我们打造世界级企业的关键:中国二十几年企业发展的历史,成功企业用它们的成功印证着辉煌,而失败的企业用它们的失败书写着哀叹。

打造一个百年企业,一个具有永续经营能力的企业,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实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到让我想到了原巨人集团老总、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史玉柱先生。

我对他能从零开始表示敬佩,但我怀疑他的方法。

他用轰炸的方式卖“脑白金”

,他曾对媒体说,我只卖两年。

那两年以后呢?脑白金到底有多大作用我们暂且不说,人们更怀疑的是他的信誉和品质。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企业家常想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品牌有关。

第一个是有关国内市场的,中国的品牌能战胜跨国品牌并取得主导地位吗?这是中国企业能否站住脚的问题。

我们买汽车,无论是一汽、二汽还是上海大众,实际上都是洋品牌。

第二个是有关国际市场的,中国的品牌能在国际上立住脚跟吗?这是中国企业能否真正走出去的问题。

而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品牌问题,而最终是企业和企业产品的品质问题。

许多去过同仁堂药店的人,都对店内一副对联印象深刻:“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正是靠着这份承诺,同仁堂历经三百多年,从一家普通的家族药铺发展为国药第一品牌。

无独有偶,享誉四海的全聚德烤鸭店有个规矩:烤鸭出炉五分钟内必须端给客人;每只鸭子必须切90片以上。

一百余年,全聚德的中外食客络绎不绝,如今,上全聚德吃烤鸭成了旅游业的一大卖点。

两家老字号,生意经同源于两个字:诚信。

“诚信”

成为全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诚信问题牵动着众人的心:我们的信用状况究竟怎样?发展市场经济是否要以信用缺失作代价?我们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一些在华外商反映,这两年最头疼的一件事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打假。

外企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的几十家跨国公司,产品在中国被仿冒率有的达到50%~60%,各公司用于打假的费用一度高达每年50~200万美元。

假冒伪劣,是目前信用缺失的一个典型表现。

制假售假泛滥,有的真货被假货挤垮。

据估算,假冒伪劣产品酿成的损失每年至少2000亿元。

有关部门曾对近300家名优企业做过调查,这些企业约有650多种名优产品被仿冒,制假窝点遍及490个县市,其中相当一部分假冒品销售额是真品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信用缺失远不止于假冒伪劣,其表现大概还有合同欺诈、逃废债务、偷税漏税、走私骗汇、虚假报表、黑幕交易、价格陷阱、伪装上市、地方保护……我们的信用大厦正受着严重冲击,信用也在变成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

据统计,去年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有一半以上有逃废债行为,致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账。

因恶意违约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当年金融犯罪案件高达7000多起,涉案金额逾52亿元,消费者对虚假失信行为的投诉高达十几万件。

信用危机像毒瘤一样正侵蚀着经济肌体,甚至出现了失信者取代守信者的逆淘汰现象。

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失信让我们付出代价,温州人不会忘记他们为信用缺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十多年前,温州冒牌劣质鞋充斥市场,导致上海、杭州等十几个城市火烧温州鞋,大小商场贴出安民告示:“本店无温州鞋”

温州一时成了假冒伪劣的代称,企业不敢打本地牌,只好与外地厂商联营。

十几年来,尽管温州人多次宣布与假冒行为诀别,但其市场损失无法计算。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朔州假酒案使山西白酒业险遭灭顶之灾,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使当年全国月饼销量锐减四成以上。

信用缺失,是一种短期行为普遍化,它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信用不仅属于道德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

社会信用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建立和改进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用了一百多年才拥有了较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但现今仍有诸多方面有待完善。

前不久发生的美国安然公司案,说明像美国这样搞了多年市场经济的国家,信用制度上还有缺陷,监管上还存在薄弱环节。

我国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赖于整个社会信用意识的觉醒和信用环境的营造。

据美国出版的《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介绍,对美国130万富翁的调查结果表明,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勤奋。

诚实被摆在了第一位。

制造产品也要制造品牌,制造品牌更要制造文化,而文化的制造,需要一种品质。

追求品质,是我们在市场经济喧嚣中的冷静思考。

追求与建立起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相适应的企业大厦,是中国当代企业家的使命。

这个大厦,在世界企业家之林中,就是一种品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品质是永恒的。

而建立这种具有深刻内涵的永恒的品质,是企业跨越百年生存的保证,是锻造企业的企业家、企业管理学家和我们所有人的共同使命。

今天,企业的品质,企业的生存发展,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与我们个体生命的质量息息相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生存:20家有影响力的企业 25年生存发展历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生存:20家有影响力的企业 25年生存发展历程
上一章下一章

二 追求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