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与启蒙(6)
笔名林默的廖沫沙是始作俑者。
在鲁迅以公汗的笔名发表《倒提》一文之后,又是他,向鲁迅放了一回暗箭。
《倒提》从外国人倒提鸡鸭一事说起,对一些华人为此大鸣不平,以为洋人优待动物而虐待华人,竟至于不如租界的鸡鸭者,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他说,我们无须希望外国人待我们比鸡鸭优,即使顺提,又何补于归根结蒂的运命?在这里,鲁迅暴露了国民中的奴性心态,再度批判传统的恩赐观点。
他说,我们究竟是人,和鸡鸭不同。
“人能组织,能反抗,能为奴,也能为主,不肯努力,固然可以永沦为舆台,自由解放,便能够获得彼此的平等,那运命是并不一定终于送进厨房,做成大菜的”
这意思本来极明白,但是到了林默那里,却被理解为:第一是西洋人并未把华人放在鸡鸭之下;第二是说明西洋人的优待,不应该再鸣不平;第三是说明西洋人对华人的虐待必不可少,而且大可进一步;第四是从“古典”
来证明华人没有出息。
于是,他写文章下结论道:《倒提》的作者在替西洋人辩护,所以是“买办!
林默的文章叫《论“花边文学”
》,发表在攻击鲁迅最烈的《大晚报》上。
文中还顺势否定所有杂感,认为颇尽八股之能事,“虽然不痛不痒,却往往渗有毒汁,散布了谣言”
他把这种文章名之曰“花边文学”
的杰作,而且断言,这类“走入鸟道以后的小品文变种”
终有流传不下去的一天!
鲁迅编杂文集《花边文学》,即以林默所赠的恶谥命名,此外还特意将林默的文章附在《倒提》的后面。
在序言中,他以此同文公直攻击他是“汉奸”
的来信并提,一例称为“鬼鬼祟祟,躲躲闪闪的攻击。
一方面,他吐露了在明诛暗杀之下,非写“奴隶文章”
不可的愤懑;另一方面,对于“同人”
的“背后的闷棍”
,也表示了不得不加以“回避”
的苦闷。
林默全盘否定“花边文学”
,理由之一是因为它与建设中的“‘大众语’文学”
相悖。
鲁迅写信给曹聚仁,谴责了一些“借大众语以打击白话”
的“狗才”
论者。
据他后来的解释,所说的“狗才”
,是指“在替敌人缴械”
的貌似“急进”
的人物,林默是应当包括在内的。
他告诉曹聚仁说:“上海有些这样的‘革命’的青年,由此显示其‘革命’,而一方面又可以取悦于某方。
这并不是我的神经过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箭之来,我是明白来意的”
他给曹聚仁的关于大众语的信,本是私人通信,不意被曹聚仁转发在《社会月报》上。
更意外的是,因此引出了署名绍伯的文章:《调和》。
文章说,最近这几年,青年们追随着思想界的领袖们之后做了许多努力,有的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倘使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就是不可以打浑了水,把人家弄得不明不白。
后者的例子,文中列举了《社会日报》同期上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鲁迅关于大众语的意见,一篇是杨人的《赤区归来记》。
绍伯硬把两篇文章拉到一起,说鲁迅替杨人打开场锣鼓,还说:“这恐怕也表示中国民族善于调和吧,但是太调和了,使人疑人思想上的争斗也渐渐没有原则了。
变成‘戟门坎上的儿戏’了。
照这样的阵容看,有些人真死的不明不白”
《调和》一样发表在《大晚报》上,绍伯即田汉,也一样是青年“战友。
把“调和”
加在一个战士身上,等于取消了他的全部战斗。
这一攻击性行为,很容易使鲁迅想起从北平回来后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周扬主编的《文学月报》发表了署名芸生的《汉奸的供状》,是模仿苏联诗人别德内依骂托洛茨基的语调骂胡秋原的,除了“丢那妈”
一类的辱骂以外,还加上不少恐吓的话,如“切西瓜”
——砍脑袋之类。
文委书记冯雪峰看后觉得不妥,于是去找周扬,两人争吵了起来,不得已请鲁迅出面写文章,代表左联说话。
鲁迅还是以个人的名义,用致周扬公开信的形式写了出来,仍然发表在《文学月报》上;结果引出因《文学月报》的被禁而创刊的《现代文化》第二期上的一篇文章。
这文章公开为芸生和编者辩护,标题是《对鲁迅先生的〈恐吓辱骂决不是战斗〉有言》,署名为:首甲、方萌、郭化若、丘东平,假名夹杂真名,令人疑是郭沫若的错排者。
文章指责鲁迅向“挂羊头卖狗肉的革命贩卖手”
“作调和”
,“带上了极浓厚的右倾主义的色彩”
,“和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无分轩轾”
,是一样在“必须肃清”
之列的。
还说鲁迅的批评“空喊和平”
,“等于基督教徒的反对战争一样”
,与考茨基的“和平革命论”
,“戴白手套革命论”
的谬论是同样性质的。
文章还反驳鲁迅的不要把革命者涂成吓人的鬼脸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这种多余的顾虑“将会走到动摇妥协的道路”
,至于说革命的敌人不是提笔可以判定生死的话,则是“极危险的右倾的文化运动中和平主义的说法。
文中借用鲁迅的原话打击鲁迅,说他“无形中已对敌人陪笑脸三鞠躬了”
,其中有一句话分外刺目,是:“我们党的一时愤恨之余的斥骂,也并不怎样就成为问题的”
——“我们党”
什么党?鲁迅写信质问,那反应,用他的话来说是模模糊糊。
现在又说他“调和”
,这不能不使他联想到那样一个“党”
的存在,那样一群有着“英雄”
嘴脸而又躲躲闪闪的人。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