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话逼降

第三十六话逼降

经过两天的休整,青州城中的百姓渐渐地丛战争的恐惧中平静下来。小理冉闵知道宣传的重要性,特意组织了大量的军队,到百姓中间去宣传游说。要让百姓们知道,五胡尚在中原,北方的汉人始终都有危险。现在东晋南逃,胶东王的实力也就这个样子,唯一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护汉人兄弟的军队,只有现在的新城军。

其实百姓的要求是最简单的,只要能够给他们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他们就拥护谁。胶东王下台了,上来了一个同样为汉人的闵生当权。看到了新城军的强大战力和严明的军纪,再听了新城人的宣传,以及描绘的美好生活前景,许多当初执敌对态度的本地百姓,开始接受了新城军。胶东王的军队高层中,也有人开始了动摇,思想上开始向冉家军靠拢。

利用这个时机,冉闵趁热打铁,将广顺等胶东王的旧部,全部招收了过来。龙栖深潭,士择良主,这是正常的现象。

对于俘获的胶东王及其家属,冉闵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以理相待。他亲自为胶东王莫通松绑,并设下酒席款待他。徐德也奇怪,为什么主公会对这老鬼如此之好。如此三番两次,莫通的抵触情绪有所收敛。冉闵与他也不谈什么成者王败者寇,而是与莫通谈三点说今,纵论天下事。让莫通感觉,冉闵不是来劝降的,而是来与他探讨时事的。

也许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或者莫通真的是为冉闵的才华折服了,还是他同意了冉闵的观点,以胶东的兵力,鲜卑人一旦东进,即使有东晋的庇护,整个齐鲁大地也会被战火焚为焦土,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总之,他终于同意与冉闵合作,跟随冉闵经略天下。

目的达到,冉闵大喜。他的这种在后世学来的,求同存异,共同对付外敌的哲学,在他后来的征战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

青州周围的地方武装,在莫通和他的旧部的努力下,也很快解除聚集,回归各自的驻地。其它烦顼的收编、接手地方政权的事情,冉闵就全权交给了祖影蝶和越红玉去管,她们做这些事情好象很有天分,做得很好。

冉闵听从了广顺的建议,先进军南线,截断了洪车、步夺势两军的后路。此行,冉闵并没有带莫通前来,他要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收服他们。

话说先前得到莫通命令南下的洪车、步夺势两军,在半路上就陷入了董闰、汪重两路大军的围攻,进退不得。正在他们无计可施时,却听说胶东王的青州被新城人攻占了。这下,他们就成了无根之萍,举目无家了。战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为了自保,他们两军合兵一处,准备顽抗到底。

冉闵的大军一到,与董闰、汪重的军队一起,马上就对洪、步两军形成了合围之势,令身处其中的青州军,动弹不得。

在广顺等青州旧将的协助下,冉闵的部队多了许多马车,每个车都遮得严严实实,一路上有专人押送,神密得很。其它人都不明究里,以为又是主公冉闵准备的什么秘密武器。

冉闵刚刚安下营寨,董闰和汪重两人就前来拜见。董、汪两人先是恭喜了主公旗开得胜,取下青州,然后就问怎么对付这些不投降的青州军。小理

冉闵没有回答,反问他们两人有什么主意。董闰想了想说道:“根据主公此次的行事手法,肯定是想收服这些人。我们就尽量的让他们投降吧。”

冉闵点了点头,没有表态,用目光示意汪重,让他说说。

“这个,别人要顽抗,我们剃头担子一头热,也没有啥意思。我想,还是成全他们,咱们大干一场,怎么样?”汪重永远都是好战分子。

“老汪,你比我还血腥啊。”徐德听了,哈哈大笑。

“该流血时才流血,这些人以后都是你们的战友,没有必要在这儿拼命。”冉闵也笑了,说出了他的想法。

“主公,劝降的法子,我也用过了,可是他们就是死活不从啊。”董闰有些无奈地说。

冉闵笑道:“天下没有那么轻松的事情,换作是你,手握几万重兵,即使是我不在了,恐怕有人想要来收服你,你也不可能轻易就范的。所以劝降不成,咱们只有逼降了。”

“是啊,现在咱们合兵一处,也有**万了,要收拾他们几万人马,那是很轻松的事。战马一起,刀枪一动,杀得他们心惊胆颤,他们自己就降了,何必去多费口舌。”徐德自以为是地大声嚷嚷。

“你还说汪重血腥,其实你最血腥。逼降并不一定就是用武力,还有更好的解决之道。”冉闵胸有成竹地说着,然后向汪重、董闰引见了广顺,这个现在归顺冉闵的最高级别的青州降将。

见礼过后,广顺说道:“在下以前是胶东王的帐中副将,专管军中人事。无论军职高低,在末将这儿,都登记造册存档。洪车将军和步夺势将军所率的两军中,将校以上的两千多名军官,在我这儿,都有详细的记录。”

“那又怎样呢?”汪重有些不解,董闰却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所有的与他们有关的东西,都会记录在册,比如姓名、籍贯、家庭住址,家族成员等等。以前我们胶东王很仁义,凡是有点级别的将校家属,莫王爷都会在青州城内修建房屋,让家属们居住。”广顺平缓的说着。

其它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以前的大军阀,为有效的控制带兵在外的将军,都会将有些地位的将领的家属聚在一起,明里是照顾手下,实则是一种变相的人质手段。在汉朝之时,外征的大将,如果战事失利,往往都会为他们留在京城的家眷带来灭顶之灾。这种手法很是常见,大家也见怪不惊了。

“莫非,洪车、步夺势他们的家眷都来了?”董闰反应过不,问道。掌握了对方军中高级将领的资料,而且还有那么便利的条件,换作谁也要利用一下。这种利用家眷相逼的办法,也是有些杀伤力的,可是就是怕遇到刘邦那种脸皮厚的赖人。不过在现在的敌军中,不可能再出个刘邦似的人物,他们也没有必要那么的拼命。所以听得此言,董闰就觉得此事已经成了七八分了,他有些高兴。

广顺一笑,“不仅是洪、步两位将军的家眷,还有其它的大小将领的家眷,两千多人,这次,都随同我们前来了。”说完,一指后面那一长串的马车。原来,马车上拉的,都是敌军中的那些大将的妻子儿女些。

“主公,这就请马车上的人下来,到阵前喊话吗?”广顺邀功似的向冉闵请求。

“不忙,还是让那些人歇着吧,千万不要怠慢了他们。其实这些,只是逼降的最后推力。要让对方心服口服,非得让他们走投无路,自己前来投降才行。”冉闵说完了这些话,于是就询问了董闰与汪重,他们与对方作战的情况。

董闰说,经过几次交手,大家互有死伤。并说前天冉家军在突袭时,可能受到青州失守的影响,青州军败退时,慌忙间,丢弃了大量的辎重粮草。冉闵大喜,在来之前,他就从广顺那儿得知,洪车和步夺势的两军,匆忙得到命令南下,所带军粮不是很多,全靠后方补给。如今青州失守,他们自己也丢了军粮,光是粮草这方面,他们就坚持不住。

于是,在冉闵的命令下,冉家军只是轮番派小股的骑兵对敌阵进行骚扰,弄得对方疲不堪言。突围无望,粮草也所剩不多,青州军都人心惶惶,在冉家军用风筝撒的传单鼓动下,很多人都有了投降的愿望,只是惧于洪、步两将军的威望,没有人敢提出。最艰难的还在,冉家军断了青州军的唯一水源,让这些本来就饥饿的青州军,没有了水喝,怨声四起。

眼看着军心开始动摇,洪车、步夺势对此无可奈何。叛逃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洪、步两人决定,不能够在这儿等死,准备孤注一掷,进行突围。

好象知道他们心思似的,这时冉闵将两千多敌军家属叫了出来,叫他们到阵前喊自己亲人的名字,要他们快来投降,所有的过错,既往不咎。两千多人在一起乱喊,那声势是多大啊。在又饥又喝中煎熬的军士们,此时听到自己亲人的呼喊,再也忍耐不住,许多人不顾监督军官的威胁,丢下武器,朝着他们的亲人跑去。看着与亲人团聚的人并没有受到冉家军的攻击,还得到了水和食物。这下,观望的人也动摇了,场面一时失控,将军们再也招呼不到自己的士兵,大量的士兵丢下武器,朝前涌去。其实很多将校,也听着自己的亲人呼喊,向对方缴械投降了。

冉家军的将士很有经验地控制了局势,在敌军丛中,制服了准备自尽的洪车与步夺势。在冉闵的攻心战与说服下,洪车与步夺势最终还是向着冉闵跪拜,称呼冉闵为主公,成了冉闵以后征战的名将之一。

现在,只有泰州还在司马杰手里,冉闵也不客气,来了个铁桶阵,将泰州围得水泄不通。冉闵令莫通和司马杰的儿子司马耀到泰州城下,喊司马杰投降。其实,冉闵此时是想给司马杰等人一个台阶下,不是他们愿意投降,是胶东王要他们投降。与司马杰、窦兴、关忠等人哪有不知之理,正暗自高兴,准备出城迎接冉闵。却不料莫骞飞见爱子落入敌手,一时心切,司马杰等有阻拦不及,她就带领三千人,出城来抢夺父亲与儿子。

这样冲突不可避免,伤了谁也不好啊。冉闵急忙令徐德出战,千万不要让莫氏父女会合,不然恐生事端。徐德怒喝一声,举着巨斧就冲了过去。冉闵在后喊道:“徐德手下留情,她可是你的弟媳啊。”冉闵深知徐德的脾气,杀起了兴头,他是谁都不认的。

....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中文网,手机访问请上,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勇冠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勇冠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六话逼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