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目标陈近南
来福很顺利的将蒋福海从康亲王杰书的手里要了出来,过程顺利的让他也有些难以置信,本来还准备抬出康熙的招牌压压杰书的,没想到杰书竟然这么可人。。。。。。出了康亲王府,来福还沉浸在不可思议之中:太可亲了,太友好了,太让咱家激动了。。。领导就是领导。。。。。
康亲王杰书在来福走后,也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吓死我了。。。还以为皇上要让我捐银子呢。。。这死太监早不来晚不来,偏赶这趟口来。。得来碗燕窝好好补补。。。。。。
最近有人向康熙建议,现在国库空虚,不妨让在京的王公大臣捐些银子出来以充国库,康熙对这个建议也有些动心,他几次三番暗示三藩主动提出撤藩,除了尚可喜对朝庭表示出了一定的善意,吴三桂和耿精忠却是连屁都没放一个。这要是明的上折子说反对也让康熙心安一些,这一声不响既不响应也不拒绝却让康熙的心里如针剌,康熙明白越是咬人的狗它越是不叫,因此在明珠的极力推同下,兵部已经开始着手平藩的战争,可是国库的银子却是根本不足以支撑这场战事,因此康熙对这个让王公大臣献银的意见很是心动,他连胡青华搞的快递行都要插上一手,可见其想银子的心思到了何种程度。再说前明让王公大臣捐银子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因此康熙有意无意的在某些场合放些了风声,这让满朝的王公大臣很是紧张,谁家的银子不是好的,这要是冷不丁要拿出一部分来捐给朝庭,还真是肉疼。。。。
来福以太监的身份来找康亲王杰书,让杰书着实肉跳了,他是铁帽子王,亲贵中的亲贵,为朝庭树榜样的最好人选,因此以为来福是奉了康熙的旨意要自己掏银子,却没想到这个太监只是跟他要个府中的奴才,杰书虚惊一场,赶紧让这太监把那姓蒋的老头领走,没事府上来个太监,这不是给他添堵吗。。。。。
。。。。。。。。。。。。。。。。。。。。。。。。。。。。。。。。。。。。。。。。。。。。。。。。。。。。。。。。。。。
筹备已久的大清快递行终于在七月初八正式开张了,她的开张轰动了整个北京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重点。
开张的当天,乾清宫首领太监穆有光作为应邀嘉宾隆重出席了大清快递行的剪彩仪式,另外各部衙门都接到了康熙下发的旨意,让他们与这家大清快递行保持友好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内务府也来了几名官员,在作了一番官民一家的友善举动后,这些人才离去。穆有光是什么人?在一般人眼里那就是皇帝心腹的心腹,太监中的太监,这么个有身份的人却自降身份出席一个快递行的开张仪式,这让不少人大跌眼界,再看那家快递行赫然挂出的是当今天子手书的招牌,一下子大伙全明白了。。。。。。嘿!敢情这生意是皇帝开的。。。
。。。。。。。。。。。。。。。。。。。。。。。。。。。。。。。。。。。。。。。。。。。。。。。。。。。。。。。。
胡青华在快递行的开张仪式上没有搞太多花头,只弄了个后世的剪彩仪式,其他的和当下时代商铺开业都差不多,请了舞狮子的闹一闹,放了一长串鞭炮也就了事了。那些后世的嘘头他一个都没搞,因为胡青华觉得用不着,有了康熙的支持和金字招牌,外加皇帝指定业务单位,这要是还捞不到银子还真没法见人了。。。。。。。。
蒋福海蒋掌柜果然是个做生意的老人,头脑灵活得很,在胡青华简单讲了下快递行经营的业务和如何管理后,他很快就上手了,而且办起来比胡青华利索。。。管理能力让胡青华自愧不如:这老头果然是个人才。。。。
开业当天,大清快递行就接到一百多单业务,当然这些全是各个衙门和内务府的单子,也有一些王公大臣家的快递业务,这全赖于“大清快递行”这块康熙亲手题写的金字招牌,冲着当今皇上的面子,他们不来也不行啊,有些个守财的大臣让家人拎了几件小包裹办完业务还很自得在那想:我这可是照顾皇上的生意,皇上也不能太厚脸皮让咱再捐银子吧。。。。。。。
快递行已经办了起来,业务也接了,一切都开始上了轨道,胡青华就开始准备他情报局的第一次行动了,目标——陈近南,因为胡青华觉得陈近南在北京的存在已经构成对他的危胁了。
根据二狗探查的情报表明,陈近南与一帮天地会分子隐匿在宣武门外一处民宅里,那间宅子的主人却是归义伯周全斌家的一个管家。
胡青华知道天地会在北京没有香堂,在北方的分舵只有河南的黄土堂,因此陈近南一帮人留在京城找他,绝不是一会半会就能完事走人的,能不能赶紧离开,这要看胡青华配合不配合他们。人留在北京就要找地方住,这住的地方又会是他们认为有足够安全保障的,所以胡青华很肯定的相信天地会与归义伯周全斌之间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杨起隆与周全斌、吴应熊有联系的事情康熙是知道的,不过这个情报却没有告诉胡青华,可能康熙以为这些人与天地会这间没有关系,所以没有将情报中转到胡青华的情报局,
一连几天的探查都在表明,陈近南杀胡青华的心非常急切,天地会的人每天都从那个宅子出去打听有关胡青华的消息。胡青华觉得这可不行,你们这帮人总不能老把我放在心上吧。。。
快递行开张的时候胡青华没有露面,一切的事务都是让来福与蒋福海打理,他只在幕后掌控,这么做也是为了不让天地会的人发现自己。不过胡青华觉得自己也不能总这么藏着,陈近南一天不离开北京,他胡青华就一天不能安稳,思来想去,胡青华决定动手了,动手的时机选在明天晚上。